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29章 仪器初解,学用浑仪

第29章 仪器初解,学用浑仪(1 / 1)

午后的阳光透过松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观星台角落的油布上,将布面照得有些发烫。崔道演走到油布旁,伸手掀开那层厚厚的帆布,露出下面一架青铜仪器,顿时有股陈旧的金属气息混着松脂香散开。

那仪器足有半人高,由多层圆环嵌套而成,最外层的圆环直径约莫三尺,上面刻着细密的刻度,虽有些地方生了暗绿色的铜绿,却依旧能看出铸造时的精巧——圆环接口处严丝合缝,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像时光在低语。中心贯穿一根铜轴,顶端打磨得光滑,反射着细碎的阳光。

“这是‘浑仪’。”崔道演的手轻轻抚过最外层的圆环,动作里带着几分珍重,像是在抚摸一位老友,“是老道年轻时从一位云游的道友那里得来的,他说这是前朝司天台的旧物,虽不及如今朝廷司天台的精密,却也能测星辰的赤道坐标,对咱们来说,够用了。”

叶法善凑近细看,只见圆环上的刻度用阴文刻就,填着朱砂,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可辨。最外层的圆环上刻着“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显然是用来定方位的。

“这最外层固定不动的圆环,叫‘子午环’。”崔道演指着刻有地支的圆环,“上面的刻度对应南北方向,就像地上的子午线,用来定天体的南北位置。你看这‘子’位对准正北,‘午’位对准正南,分毫不差。”

他又指向中间一层可以转动的圆环,那圆环上刻着二十八宿的名称,从“角”到“轸”依次排列,每宿旁都标着距度。“这是‘赤道环’,标着二十八宿的距度,每度又分四刻,能测出星辰距离北极的度数,就像给星辰量身高。”

最后,他握住最里层的圆环,轻轻一转,圆环便灵活地转动起来,环上装着一根细长的铜制窥管,管身笔直,两端有小孔。“这是‘四游环’,转动它,让窥管对准星辰,透过小孔看星,就能从赤道环和子午环的刻度上读出星辰的位置。”

崔道演亲自演示,他俯身调整窥管,让小管精准对准心宿二,然后直起身,指着赤道环上的刻度:“你看,此时游环上的刻度显示,心宿二入角宿五度,去极度六十度,这便是它此刻的位置。记下来,等子夜再测,位置便会不同。”

叶法善学着他的样子,握住四游环的把手,试图将窥管对准心宿二。可那圆环看着轻巧,实则用料厚重,入手沉得很,稍一用力就偏了方向,要么偏左,窥管里看到的是旁边的小星;要么偏右,连星群的边都摸不着。他折腾了半个时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窥管始终没能稳稳对准那颗亮星。

“别急,”崔道演在一旁看得耐心,“浑仪的核心是那根铜轴,必须严格对准北极星,误差不能超过半度,否则测出来的位置全是错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叶法善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从头来。他先调整子午环,让“子”位精准对准正北的北极星,用细绳吊着重物校正方向,确保分毫不差;再转动赤道环,让铜轴与北极星连成一线。他跪在地上,眼睛贴着窥管的一端,透过小孔望向星空,一点点微调四游环,手臂酸得几乎抬不起来,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青铜环上,发出细微的“嗒”声,在寂静的观星台上格外清晰。

这样练了三日,他的手臂酸痛得连筷子都快握不住,青禾心疼地给他揉肩,却被他笑着推开:“没事,这是功夫活,练熟了就好。”第三日傍晚,他终于能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让浑仪稳稳对准北极星,误差不超过三分之一度。

“好小子,有韧劲。”崔道演看着他精准的操作,眼中露出赞许,“北极星是‘天极’,众星皆绕它转动,就像百官围绕帝王。测准北极星,才能定其他星的位置。”

他指着北方的北斗七星,斗柄正指向东方。“《天官篇》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斗指的就是北斗,而北斗的斗柄,其实是绕北极星转动的,一年转一圈,指引四季。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叶法善顺着他的话望去,果然,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绕着北极星缓缓转动,斗柄的指向与季节的关联清晰可见。他忽然明白,这浑仪的设计,正是模拟了天球的运转,将浩瀚星空浓缩在了这青铜圆环之中。

除了浑仪,崔道演又从屋角搬出一个铜壶,壶身刻着云纹,古朴雅致,壶底有个细小的孔,清水正从孔中缓缓滴出,滴在下方的承接盘里,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壶内竖着一根木质浮箭,箭上刻着从子到亥的十二时辰,每时辰又分八刻。

“这是‘漏刻’,计时用的。”崔道演指着浮箭,“水从壶底漏出,壶内水位下降,浮箭也跟着下沉,看箭上的刻度便知时刻。观星需知精确时刻,比如某颗星出现在正南的具体时辰,漏刻与浑仪配合,才能记下星辰出现的精确时间,否则光知位置不知时辰,星轨图就是残缺的,算不得数。”

叶法善试着用漏刻计时,他看着浮箭在水中缓缓下沉,每过一刻,便在竹简上画一道痕。他发现,漏刻的一刻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十五分钟,与浑仪配合,果然能更精准地记录星辰的运动。

他用浑仪测得木星每日移动约008度,一个月下来,累计移动约24度,与之前根据《甘石星经》推算的“每月三度”基本吻合,只是因木星运行速度受引力影响略有变化而稍有偏差。这让他对仪器观测更加信服,也明白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肉眼观测再精准,也难敌仪器的分毫之差。

“老道这浑仪有个缺憾。”崔道演看着仪器,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他指着太阳的方向,“缺了‘黄道环’。黄道是太阳运行的轨迹,五星也大致沿黄道运行,少了它,测五星轨迹时总有些偏差,像隔了层纱看东西,看不真切。”

叶法善盯着浑仪的结构,忽然想起现代的“赤道式望远镜”,其原理与浑仪相似,只是多了调节黄道角度的装置。黄道与赤道有个约235度的交角,若能加个对应角度的圆环,便能直接测量星辰的黄道坐标。

他灵光一闪,对崔道演道:“道长,晚辈或许能加个‘黄道环’试试。”

说干就干,他找来几根坚韧的竹片,放在火上慢慢烤弯,按235度的交角弯出一个圆环,又用刻刀在环上刻出与赤道环对应的刻度。他找来几个铜钉,小心翼翼地将竹制圆环固定在浑仪的赤道环外侧,确保圆环能随四游环灵活转动。

做好后,他请崔道演来看。老道半信半疑地走上前,用窥管对准太阳,转动新加上的黄道环,果然,环上的刻度能准确显示太阳的黄道位置,误差极小,连太阳在“寿星”“大火”等十二次中的位置都能清晰标出。

崔道演眼中满是惊讶,他反复转动黄道环,又换了几颗行星观测,发现测算结果与自己多年的经验吻合,甚至更精确。他拍着叶法善的肩膀,力道比往常重了几分:“你这法子虽简陋,却解了老道多年的难题!观星之器,本就是人做的,何必拘泥于旧制?能实用,能测准,就是好器!”

叶法善看着自己改装的浑仪,竹制的黄道环虽与青铜的主体有些不搭,却像给这古老的仪器安上了新的眼睛。阳光透过窥管,在刻度上投下细小的光斑,仿佛是星辰在低语。他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更明白一个道理:工具是手的延伸,而智慧,则是工具的灵魂。有了巧思,即便是竹片,也能与青铜同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在不一样的宝可梦世界 华娱2008?顏值拉满逆袭巨星 废柴逆袭之林轩 让你当昏君,你竟成千古一帝? 两界穿梭,我是王 末世里当个犟骨好了 圣元纪事一双华传奇 宝可梦:我的精灵全员恶人! 末世娇娇挺孕肚,被大佬们团宠 五岁奶团甜度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