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导,听说你是《那些年》的作者,只不过之前用的是笔名,大家都不知道,是吗?”
“哄”的一声,安静的会场瞬时热闹了起来,观众们纷纷问旁边的朋友,这是真的吗?
而媒体们纷纷拿出手机,向场外的同事报告此事,想杨帆回答的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抢先发出去。
“是的。”
杨帆苦笑。
随后,首映会结束,媒体开始翻天了。
“《那些年》在香江再曝出大新闻,原作与导演主演竟是同一人。”
“《那些年》导演原是小说作者,市民纷纷涌入电影院一探究竟。”
“电影才子,小说与演戏、执导三项全能的大一新生!”
……
洪副总听到这个消息后,骂道:这小子,藏得这么深?
当初光顾着去南方出版商打听销量来着,倒真把作者信息给忽略了。
……
累了一天的五人,在杨帆的带领下,来到香江最中心的中环。
百白何以为是吃什么大餐,谁知道这里居然是一个大排档!
高耸的金融大厦下,搭着简陋的塑料棚,厨师就在旁边猛地颠勺,火势呼呼的,有点吓人。
百白何高考完后,整天找杨帆他们。
不是去电影学院,就是探班高元元,或者跟着黄博走商演。
杨帆与陈胖子放假了,本来就不会太忙。
高元元这次专门请了几天假,一起过来。
同样,黄博是推了一些商演,专门赶来的。
点了完菜,三人开始准备严刑逼供。
“居然连我们都瞒着?!”
“胖子也知道!”杨帆是懂得转移火力的,看形势不太对,立刻就把胖子推了出来。
“好呀,陈小胖,看拳……”
一番打闹后,他们点的菜也上了。
牛肉炒河粉色泽均匀,花甲鲜嫩多汁,菜心鲜已翠欲滴,一看就让人食指大动!
还有金黄的炸鸭舌,蒜香的烤生蚝,一会儿就被几人给清扫干净。
打了一个饱嗝,心情真舒畅。
“估计是出版社那边漏出来的。”
“繁体版的小说,也同步在销量,他们那边可能保密工作没做好。”
“不过无所谓了,我其实也不是故意要隐瞒大家,只是有时候,朋友看自己写的小说,会觉得很社死。”
吧啦吧啦,聊到了十二点。
走在空旷的马路上,几人开心地聊着最近的变化。
这时候,港台的票房同时传来了。
香江首日450万港元,
湾省1800多万新台币,折合内地也有400多万元。
几人虽然也是习惯了《那些年》的成绩,但亦都被两地的票房给吓了一跳。
……
韩总,票房出来了。
韩总听到手下的汇报,强忍住没有站起来,“最近大家都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还真小看了这小子。
原来他还是小说的作者,连我都瞒着!
看我下次不收拾你。嘻嘻。
……
百白何抢进了高元元的房间,她吱吱渣渣的说个不停。
“杨导太有才了,我以前以为他就擅长改编剧本。《盲井》是,《那些年》也是。”
“你可不可以不要犯花痴。”
“大才子喔,百万销量作者,内地电影票房冠军的导演加主角。真的是又帅又多金。”
高元元把枕头放在大腿上,香江的酒店空调太给力,有点冷:
“是是是,他还柏林影帝。你家杨导最厉害了。”
“你可是沉佳仪?你不要我要了?”百白何躺在床上,两个小脚丫不停地来回动着。
她当初面试的时候,也想要演沉佳仪来着。
“要什么要,你要就快出手了,不然被这里的妖艳贱货色了魂,就没你什么事了。”
“真心话?”
百白何侧起身来,面向高元元,
“我检查一下,是不是你的真心话。”
说着,双手猛地向高元元圆圆的睡衣抓去。
“要死你,抓这么大力……”
“谁知道你这么大,平时都看不出来……”
高元元以其人之道,反抓其人之身。
两人一时之间“扭打”成一团,满院春色,溢满了房间……
……
《蜘蛛侠》在香江的上映时间,比在美上映晚了一周,7月初日票房剩下十几万,最后在港总票房3400万港元。
但对《那些年》的排片购不成什么影响。
但是7月初港台同步上映的《黑衣人2》,在两地分别拿了2500万港元,和9千万新台币。
对《那些年》造成了不小冲击。。
成为了港台在暑假档,当之无愧的黑马。
加之400万的制作成本,全部新人的创作团队,超高的利润率,杨帆一时之间,成为了圈内热议的话题。
8月初,《电锯》也在港台上映。
冠以杨帆导演的名头,打出了“小清新”恐怖片的名头,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入场。
杨帆看到他们这样宣传,真怕自己被寄片。
内地恐怖片爱好者一时之间有些心痛,大骂当局不作为,在论坛呼吁电影分级制度。
这时,杨帆回了趟杨城。
这个暑假太忙,可能只能待在家里几天的时间。
麦哲伦不断催他去好莱坞拍《电锯2》下一部,但是杨帆怕涸泽而渔,想缓一下,也吊一下观众的胃口。
被麦克烦了,答应把《死寂》给先拍了。
麦克知道他们感觉兴趣是,不是杨帆手上的那些恐怖片,也就乐得卖个人情,给他们牵了线。
在老家休息的时候,洪总找他吃了次饭。
热闹的茶楼里,洪总把头发往中间一拔,“当初我就非常看好你,跟我年轻时候一样帅气有才华。”
杨帆目光一触即走,没带一丝尤豫,象是怕在他光滑的头顶上滑倒。
洪总谈到《外来媳妇本地朗》第二部已经开拍,问他,要不趁在暑假来客串一下,或者导个一两集也是可以的!
两岸三地《那些年》票房加起来已经过亿,这时候,内地对亿元导演还没什么概念。
因为之前根本没有导演做到过。
冯小钢每年在内地拿四五千万票房,去了港台地区,就水土不服。
《大腕》今年去香江,创下自己在当地票房的新高——十几万。
可想而知,之前他在香江的票房有多拉胯。
杨帆知道年底张老谋子的《英雄》很快会统治这一切!
但是按利润率来说,《那些年》已经是吊打《英雄》了。
杨帆这样安慰自己。
洪总放着亿元导演,不薅一把羊毛,怎么对得起家乡的父老乡亲。
杨帆最后还是答应了。
不是因为《外来》第一集的收视率高,
或者因为这部剧,同样是他美好回忆的家庭情景喜剧。
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