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听出来,赵钢口中的他们,大概是学校的领导
至于具体是谁,为什么针对自己,他就不得而知了。
赵钢见杨帆还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下对这个学生也是高看了一眼。
随后,他告诉了杨帆,究竟发生了什么。
几天前,学校的老师们回校,就针对这次柏林电影节,杨帆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一次讨论。
大部分老师和领导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获得了这样国际级的荣誉,都是非常认可的。
但后来,不知是哪个领导提了一嘴,这个电影年前就已经送审了,没通过。
李扬在体系内没得到认可,然后拿出参展,上面的领导很有意见。
后面可能不但电影要禁播,导演本人,也可能会禁导几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媒体已经大肆宣扬,杨帆作为主创团队,不但是编剧,还是李扬导演口中的“联合导演”。
加之作为与主旋律不符的电影主角,还拿了影帝,这对杨帆来说,不但不是加分项,还可能因为深度参与,而承担与李扬导演一样的代价——被禁。
刚开始还说要杨帆去他们表演系的人,这时候也不敢吱声了。
还好文学系的领导,和导演系的田壮壮等人力挺,
“上面都还没定性,我们不但不在此时支持自己的学生,怎么还要落井下石,寒了学生的心……”
学校才作出了不奖不罚的决定。
“那个白头佬,真,唉……”
杨帆知道赵钢老师口中落井下石的其中一人是认,应该是他的任课老师之一。
那人固执,守旧,对杨帆经常请假不满,认为他去演戏还是不务正业。
“学校要跟紧上面的领导政策,与上面保持步调一致,本来就无可厚非。”
杨帆倒安慰起了老师,他可不想就这件事上,直上面硬刚,对以后的发展不好。
……
回到宿舍,杨帆也没跟其他人提起与老师讨论的内容。
全宿舍的人,叫上了李芯班长,一道开开心心地去了吃烤鸭。
李扬也是差不多同时回国,当晚也找了杨帆,他表示后面又剪了一版,想重新递上去。
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处女作能在国内上映。
杨帆把老师说的一些内容告诉了李扬,让他不要报太大的希望。
李扬叹了一口气,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杨帆对李扬的坚持也佩服,但是他知道了结局,大概率不会有什么改变。
后来,杨帆从媒体的报道也能看出一些事情来。
只有非官方的媒体对《盲井》获奖的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官媒只是一笔带过,“中国电影人在国际上获得了不错的奖项”。
显然,在刻意淡化或回避具体的电影名称、内容以及电影的观点,特别是具体情节和社会批判性……
过了几天,新一届的艺考开始了。
陈卓越拉着杨帆去看表演系的,凑凑热闹。
杨帆遇到了黄博,他刚从考场出来,见到杨帆,热情地打了招呼。
年前带着安静去酒吧的时候,遇到黄博,还加了联系方式。
之后一直没联系过。
黄博之后看新闻才知道,之前留了自己联系方式的那个年轻人,居然是新科的柏林影帝。
这次重新遇到,赶紧上前打了招呼。
“这次发挥得怎样?”
黄博觉得自己表现得还错,只是……
只是他的外形。
“如果有机会,高职也可以考虑。”杨帆建议道。
黄博并不是一个放不下身段的人。
他是小人物,也是以演小人物出道!
分开后,他思考着杨帆的建议。
曲线救国,高职也不是不可以。
……
随后,杨帆还见到了刘伊菲与刘母。
太好认了。
刘伊菲如今才十五岁,素面朝天,却仙气脱俗。
天真烂漫的笑容,活泼灵动的身段,一出场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妈妈,刚才的老师说,他们学校今年出了一个影帝!他们表演系一定很厉害。”
刘母面对唯一的女儿,目光一如既往的温柔,她摸了摸女儿,说:“你以后也可以拿影后的。”
“那柏林影帝与奥斯卡影帝哪个更厉害一点?”
刘伊菲天真地问。
“这个可不好说,”刘晓丽迟疑了一下,
“以含金量来说,欧洲三大与奥斯卡都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奥斯卡在商业影响力方面,可能会更高些。”
“什么是欧洲三大?”
……
两人越走越远,声音已经听不到。
杨帆没想到自己被学校拿去当招生“代言”,前不久才想要“封杀”自己呢。
好吧,也就是某些人。
并不是学校的所有人都对杨帆有敌意的。
后面,杨帆还看到了如江衣燕、白百何、朱亚文等人、
等等,白柏何不是上了隔离吗?
可能两家一起考,最后选择了其中一家。
见了不少后世的明日之星,也浪费了半天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杨帆全身心投入《电锯》,完善了分镜脚本,标注好每个场景需要使用的日期,需要的道具数量。
第一部的内核场景是废弃的浴室,还有警察局的办公局域,在棚内搭建就可以。
其他少量的公寓实拍,就让制片人提前找好个便宜的地方。
拍摄的集中度高,以低成本棚拍为主。
这电影还是靠剧本与剪辑制作紧张感,当然,演员的表演也很重要!
完成后,扫描发送给了麦克,让他们把剧组拉起来。
杨帆知道,应该是青叶屋大战的戏份了。
这场戏,是电影最内核、最血腥、最有昆汀风格化的动作场面之一。
虽然戏里面说是在东京,实质拍摄是首都。
东京实拍的成本太高!
与国内合作的是首都影厂,首都影厂有相对成熟的制片基地,熟悉国际合作制版的流程。
之前的《末代皇帝》、《狼图腾》就跟首都影厂合作的。
杨帆作为首都电影学院的学生,想要参观,本来也不太容易,但是,他除了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还是新晋的柏林影帝。
认出杨帆的不是其他工作人员,正是《 》的导演昆汀。
“你是杨吧?!我在柏林见过你!”昆汀热情地与杨帆握手拥抱,把旁边的陈卓越给羡慕得不行。
“你和朋友是想来参观一下吗?非常欢迎。”
正当杨帆准备跟着进去的时候,身边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一个女生,她问杨帆:
“你跟这个工作人员是认识的吗?可不可以带我们也进去参观一下。”
杨帆与昆汀聊的是英文,女生听不懂他们刚说了什么,但能感觉到他们很熟。
杨帆转头看去,这不是幼版的高元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