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赵江身上,心跳不由加快。
真帅气!
真耀眼!
这是她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场面——满屋子都是省里的领导和有名的技术专家。
她原以为父亲当评审就能压赵江一头,没想到接受考核的竟是赵江本人。
虽然有点小失落,但更多的是惊喜!
“发什么呆?还不给我介绍一下。”
李素华轻轻推了推周蓉的后背。
周蓉这才回过神,脸微微发红:“啊,这位就是我们开荒团的团长,赵江。”
“妈,秉坤和爸你都见过了,大哥前两天出发了,所以今天没来。”
赵江微笑着点头:“阿姨好,难怪周蓉这么漂亮,原来是遗传了您。”
李素华顿时笑开了花:“我还以为你们搞技术的只会干活,没想到嘴这么甜!好,小伙子精神又有本事,真不错!”
周蓉不屑地撇了撇嘴。
这个莽夫总算说了一句顺耳的话。
“赶紧进去吧,时间快到了,回头再聊。”
周志刚看了眼手表催促道。
“好。”
赵江应了一声,向李素华点头致意后便走进了房间。
考核地点设在待售的楼盘里。
此刻正在进行理论考试。
考场在室内。
周蓉、周秉坤和李素华都被挡在门外。
持枪士兵守着门口,他们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周秉坤那颗渴望学习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但正是这种庄重严肃的气氛,
让几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
周秉坤不停地搓着手来回走动,
周蓉则竖起耳朵想听些声音。
“你能不能安静点?别晃来晃去的。”
“我……”
“闭嘴!”
“……”
周秉坤干脆坐在门边的石阶上。
李素华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屋内一片寂静,
没有任何声响传来。
时间在沉默中慢慢流逝。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
半小时过去了……
周蓉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怎么还没动静?
是不是出问题了?
……
会议室里。
正前方挂着一块大黑板。
赵江站在讲台的台阶上。
这场八级工破格评审会,
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庄重而严肃。
会议室里,两排人端坐整齐。
左边是清一色的领导,右边则是技术专家。
角落里,四五名记录员低头书写,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后排有两台摄像机,红灯不断闪烁——这是全程录像的安排。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会议开始仅由主持人简单介绍流程,随后便是一片沉寂。
郝向阳提交的图文资料在众人手中传递。
陈东民的指节被捏得发白。
随着翻阅的深入,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二十分钟后。
主持人敲了敲话筒:“初审环节结束,请同意的评委举手。”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不需要评分。
话音刚落——
唰!唰!唰!
周志刚率先举起手,郝今龙几乎同时响应。
电力局局长也紧接着举起了手。
这位昨天实地考察过沼气发电项目的官员,此刻的表态毫不意外。
水利局局长的手也缓缓抬起。
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张张手臂接连举起。
最后,陈东民僵硬地抬起了右臂。
“全票通过!”
“五分钟后进入第二轮测试,大家稍作休息。”
人群中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陈东民阴冷的目光紧紧盯着讲台——赵江正在从容地整理文件。
五分钟很快过去。
工作人员分发新的资料,纸张摩擦发出沙沙声。
“考生需要根据现有地块完成厂房设计图,并进行详细说明。”主持人指向窗外,“具体要求请参照材料,限时三小时。”
窗外黄土地上插着规划旗,待建的厂房轮廓仍停留在蓝图上。
赵江快速浏览密密麻麻的参数表,所有数据瞬间印入脑海。
他迅速看完资料,脑海忠已形成完整方案。
以他12级建筑设计师的水平,即便设计军事要塞也轻而易举,眼前这个厂房设计对他来说简直微不足道。
再加上远超常人的精神力,他片刻之间便确定了最终方案。
不到两分钟,当其他人还在看文件时,赵江已拿起笔走向黑板。
黑板旁边贴着白纸,旁边放着各种绘图工具,都是为考核准备的。
笔尖刚触到纸面,全场都愣住了!
主持人皱了皱眉,观众席上议论纷纷——这个年轻人是不是太急了?
难道只是草稿?
但随着线条一点点展开……
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赵江正在创造视觉奇迹。
不用尺子和圆规,他徒手画出的横竖线条竟像用仪器画的一样笔直。
短短两分钟,
一张完整的厂房平面图已经画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数观众还是一脸困惑,
但建委领导、周志刚和专家们却猛然睁大了眼睛!
【9“能不能给我几支彩色笔?”说,“用颜 分功能区会更清楚。”
主持人立刻明白——对非专业的人来说,单 纸很难看懂。
工作人员马上递来彩色笔。
笔又开始飞快地舞动,
原本单调的线条逐渐被赋予了生动的颜色。
画得越来越快,
直到第一张纸画满,
接着是第二张,
第三张……
当最后一张图完成时,整个会场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几张平面图,效果差不多。
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建三层楼。
不过十分钟,三张图一气呵成。
在行家眼里,这简直像艺术一样!
外行人虽然看不懂,但接下来的场面让他们确信,赵江就是一位运笔如神的绘画大师!
换新纸!
这次画的是建筑结构!
侧面、正面、背面、全景、剖面——五张图依次出现。
众人仿佛看见一座高耸的三层厂房,里面灯火通明,工人忙碌而愉快,厂外车水马龙,卡车正装货。
这就是大师的功力与想象力。
即使没有画完,观者的思绪也已自由延伸。
厂房设计全部完成!
外观图、剖面图、平面图、地基图……一共十张图纸,只用了十五分钟!
当地基图和剖面图出现在大家眼前时——
“我……”
周志刚差点说出来,又赶紧捂住嘴。
这里需要安静。
建筑局领导握紧拳头,差点站了起来。
那竟然是……抗震防塌的地基结构?
题目里根本没提到这个要求!
这一带靠近大江,地质不稳定,他一直有顾虑,但从没跟别人说过。
赵江竟然一眼就看穿了?
心思真是缜密!
“好!”
他忍不住鼓掌,被周围人目光扫过才尴尬地停住。
郝今龙深深叹气。
陈东民脸色更加苍白。
然而——
赵江没有停下笔。
他无视了建筑局领导和其他人的反应。
又换了一张纸!
电机房!
食堂!
员工宿舍!
化粪池!
还有……
下水道排污系统!
一样不缺。
最后,赵江展开一张大图,将所有建筑整合在一起!
图纸边缘还标注了砖石选用、水泥比例、钢筋规格等细节,十分详细。
写实风格,却也生动形象。
建筑专家!
绘图高手!
总共30张图纸,只用了不到一小时。
“图纸已经完成,现在开始讲解。是逐张说明,还是我写一份总结报告?”赵江问道。
全场安静。
虽然不少人并不懂,但看到赵江镇定自若的样子,以及建筑局领导和几位技术评委震惊的神情,结果已经很明显。
建筑局领导举手示意。
主持人允许发言。
建筑局领导说:“你的标注已经很清晰,不需要额外报告,口头讲解即可,记录员会全程记录。总结后如果有问题,我会提出来,你做好准备。”
其他评委纷纷点头。
陈东民呼吸急促,几乎要吐出来。
“谢谢。”赵江微微鞠躬。
然后开始详细讲解。
从选址依据到设计理念,从成本核算到各项细节,一一讲得清楚。
最后补充道:“靠近吉水,要考虑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因此对地基结构做了优化。考虑到未来可能作为化工厂或印刷厂使用,排污系统必不可少。”
“单层建筑浪费土地,所以采用多层设计,通过升降机运输货物,节省空间和材料。”
“电路布置和消防系统必须完善,具体方案见备注。”
“厂房设计具有通用性,能适应各种办公需求。”
赵江从容地说:“宿舍和食堂的设计是额外加上的,如果觉得多余,随时可以去掉,不会影响厂房主体功能。”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心服口服。
实际上,仅做厂房设计对赵江来说不过十分钟的事情,其他配套设计都是他主动加上去的。
意思很明显:如果有人想找茬,可以直接用基础方案;如果觉得多余,配套部分随时可以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