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东宫引 > 第212章 将门慧女

第212章 将门慧女(1 / 1)

八月十日的朝会结束后,文武百官鱼贯退出紫宸殿。勇毅侯裴承敬正要随众人离去,却被王丕斌轻声唤住:

"侯爷请留步,陛下请您圣宸宫一叙。"

裴承敬心中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有劳公公引路。"

圣宸宫内,李允贤已换下朝服,穿着一身明黄色常服,正在翻阅奏折。

见裴承敬进来,他放下朱笔,含笑示意:

"裴爱卿不必多礼,坐。"

"谢陛下。"裴承敬在下首的锦墩上坐下,姿态恭谨。

内侍奉上茶点后悄然退下,屋内只剩君臣二人。窗外蝉鸣阵阵,更衬得室内安静。

李允贤轻啜一口茶,缓缓开口:"西北战报,爱卿可都看过了?"

"回陛下,今早兵部已经将战报抄送臣处。"

裴承敬语气沉稳,"赫卿侥幸立功,全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

"不必过谦。"

皇帝摆摆手,"裴赫卿以寡敌众,不但守住鹰嘴崖,还重创敌军后勤,此等大功,朕记在心里。"

他话锋一转:"说起来,赫卿今年二十一了吧?可曾婚配?"

裴承敬心中一动:"回陛下,犬子一心报国,至今尚未娶妻。"

"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成家立业也是大事。"

李允贤意味深长地说,"待他凯旋,朕要亲自为他指一门好亲事。"

"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

沉默片刻,李允贤看似随意地问道:"朕记得,爱卿家中还有一位千金?"

"回陛下,小女绾宁,今年刚满十七。"

皇帝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朕听过她的琴,琴艺精湛,仪态端方,颇有大家风范。"

裴承敬心中警铃大作,谨慎应答:"陛下过奖了。小女愚钝,不过略通音律罢了。"

李允贤微微一笑:"爱卿过谦了。朕的三皇子承瑞,今年二十有三,与令爱年纪相当。这孩子性情温厚,勤奋好学,在工部当差也颇得赞誉。"

他顿了顿,观察着裴承敬的神色:"朕有意撮合这门亲事,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裴承敬立即起身,躬身道:"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只是小女资质平庸,恐配不上睿王殿下。"

"哎——"

李允贤抬手虚扶,"裴家世代忠良,绾宁又是爱卿嫡女,与承瑞正是门当户对。"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的古柏,语气深沉:"如今西北战事正酣,赫卿在前线为国效力。若是此时皇家与裴家结亲,必能鼓舞军心,也让前线将士感受到朝廷的倚重。"

这话中的深意,裴承敬如何听不出来?皇帝这是要借联姻之名,进一步笼络将门,同时也是对裴赫卿战功的褒奖。

"陛下圣明。"

裴承敬斟酌着词句,"只是婚姻大事,还需过问小女的意思"

"这是自然。"

李允贤转身,目光如炬,"三日后宫中设宴,让绾宁进宫陪太后说说话。年轻人多见见面,也是好的。"

离开御书房时,裴承敬的心情颇为复杂。皇家提亲,本是莫大的荣耀,但联想到如今朝中的局势,这门亲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三皇子李承瑞是贤妃所出,虽不涉党争,但在朝中口碑颇佳。皇帝此时提亲,莫非是有意平衡各方势力?

"侯爷。"

王丕斌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陛下特意吩咐,让您从西华门出宫,车驾已经备好了。"

裴承敬会意——西华门离勇毅侯府最近,这是皇帝特意给的恩典。

"有劳公公。"

回府的路上,裴承敬闭目沉思。女儿绾宁的婚事,如今已不单单是家事,更关系到朝局平衡。而远在西北的儿子,此刻恐怕还不知道,自己的战功已经为妹妹换来了一桩天家姻缘。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的李允贤,正对王丕斌吩咐:

"去告诉贤妃,三皇子的婚事,朕已经有了打算。让她这些日子安分些,别再生事。"

"是。"王丕斌躬身应道,犹豫片刻又问,"那皇后娘娘那边"

"皇后病重,这些事就不必打扰她了。"皇帝语气淡漠,"待婚事定下,再知会她一声便是。"

勇毅侯府的书房内,檀香袅袅。

裴承敬刚将圣宸宫中的谈话说了一半,李琼华手中的茶盏就"啪"地一声落在了地上,碎瓷片和茶水溅了一地。

"你说什么?"

李琼华猛地站起,声音发颤,"皇上要把绾宁指给三皇子?"

裴承敬沉重地点头:"陛下亲口所说,三日后还要让绾宁进宫陪太后说话。"

"不行!绝对不行!"

李琼华脸色煞白,浑身止不住地发抖,"裴承敬,你你竟然答应了?"

"陛下的意思,我如何能拒绝?"裴承敬无奈道。

李琼华——这位曾经的皇室贵女,太宗皇帝的五皇子之女,此刻完全失了往日的端庄。她指着皇宫方向,声音凄厉:

"李允贤!他这是要逼死我的绾宁吗?皇室是什么好去处?啊?他自己后宫那些腌臜事还不够多吗?非要再搭上我的女儿!

"琼华!慎言!"裴承敬急忙上前想要捂住她的嘴。

"让我说!

李琼华一把推开他,眼中含泪,"我从小在宫中长大,见的还不够多吗?那些公主、郡主,哪个不是政治联姻的棋子?现在我好不容易脱离了那个牢笼,他们又要我的女儿步后尘!"

她跌坐在椅子上,泣不成声:"姜保宁多好的一个孩子,从前在闺中时何等灵动?自从嫁入东宫,你可曾见她真心笑过?整日端着太子妃的架子,连说句话都要思量再三"

裴承敬沉默不语。他想起上次宫宴见到姜保宁的模样,确实如妻子所说,虽然雍容华贵,眼中却少了从前的神采。

"还有二皇子妃袁静姝!"李琼华越说越激动,"表面上是相敬如宾,可沈贵妃整日插手睿王府的事务,连纳个侧妃都要过问。这样的日子,我的绾宁怎么过?

“太子上战场,他连自己的孩子都能利用,先太子也是毫不留情直接流放,绾宁未经世事,怎么可受这种苦楚?太子太子妃睿王妃都是人中龙凤,他们尚且举步维艰,何况绾宁?

就在夫妻二人争执不下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书房外的屏风后,一个纤细的身影静静伫立。

裴绾宁原本是来给父亲送参汤的,却不料听到了这番对话。

她手中的托盘微微颤抖,参汤在碗中漾起涟漪。

少女的脸上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很快恢复了平静。

她轻轻将托盘放在一旁的几案上,整理了一下衣裙,缓步从屏风后走出。

"爹,娘。"她声音轻柔,却让争执中的父母同时愣住。

李琼华慌忙擦去眼泪:"绾宁你什么时候来的?"

"女儿刚来。"裴绾宁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娘说的,女儿都听到了。"

裴承敬愧疚地看着女儿:"绾宁,爹"

"爹不必自责。"裴绾宁微微一笑,"皇家提亲,本就是莫大的荣耀,父亲若是当场拒绝,才是大不敬。"

李琼华急切地拉住女儿的手:"可是绾宁,皇室水深,娘舍不得你"

"娘,"裴绾宁轻声打断,"您忘了女儿是谁教养长大的吗?"

她挺直脊背,虽然年仅十七,眉宇间却已有了将门虎女的英气:"我是勇毅侯的女儿,是曾在千军万马中驰骋的澹王的外孙女。皇室的水再深,难道深得过爹爹和哥哥征战的沙场?"

她转向父亲,目光坚定:"爹爹,若这门亲事当真无法推拒,女儿愿意嫁。"

"绾宁!"李琼华失声惊呼。

裴绾宁握住母亲的手,柔声安慰:"娘,您说得对,皇室确实不是好去处。但正因如此,女儿更不能退缩。"

她的目光渐渐深远:"姜姐姐嫁入东宫,是为了姜家的荣耀;二皇子妃忍受贵妃的干涉,是为了袁家的前程。如今轮到女儿,为了裴家,为了在前线征战的哥哥,这门亲事,女儿心甘情愿。"

看着女儿如此懂事,裴承敬心中五味杂陈。他沉声道:"绾宁,你若不愿意,爹就是拼着这顶乌纱帽不要,也要"

"爹,"裴绾宁摇头,"不必如此。女儿既然要嫁,就会风风光光地嫁,绝不会让裴家蒙羞。"

她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三日后进宫,女儿知道该怎么做。既然躲不过,不如坦然面对。"

李琼华望着女儿坚毅的侧脸,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那个曾经也在深宫中挣扎,最终凭借智慧和勇气赢得幸福的自己。

"好"她终于哽咽着点头,"既然这是你的选择,娘支持你。"

"爹,娘,"她声音轻柔却坚定,"这门亲事,女儿愿意应下。但女儿有一个条件。"

裴承敬和李琼华同时看向女儿,只见裴绾宁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

"三日后进宫,女儿会亲自向太后娘娘请示——请求待哥哥凯旋归来后再行婚嫁之礼。"

李琼华急道:"这太后能答应吗?"

"娘,"裴绾宁转身,月光在她身后勾勒出清丽的身影,"您想,哥哥如今正在前线为国效力,若是此时办婚事,难免要让他分心。况且"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沉稳:"哥哥自幼最疼我,我的终身大事,岂能让他缺席?于情于理,这个请求都说得过去。"

裴承敬若有所思:"你是想以孝悌之名,行缓兵之计?"

"不止如此。"

裴绾宁走回父母身边,"爹爹可曾想过,若哥哥此战大捷而归,我们裴家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固。到那时,女儿嫁入皇室,也能多几分底气。"

她看向母亲:"娘总说皇室水深,那女儿就更要等到哥哥建功立业,有了娘家坚实的依靠,再踏入那个漩涡。"

李琼华怔怔地望着女儿,忽然想起年少时在宫中嬷嬷的教诲:"琼华,在皇室中生存,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进三步。"

她轻轻握住女儿的手:"你说得对。若是现在就急着成婚,倒显得我们裴家迫不及待要高攀皇室。但若是以等待赫卿凯旋为由,既全了兄妹之情,又显出家教之严。"

裴承敬也恍然大悟:"而且这个理由,陛下和太后都无法拒绝。毕竟孝悌之道,乃是皇室最看重的。"

裴绾宁见父母理解了自己的用意,继续道:"三日后进宫,女儿会这样向太后禀奏:"

她微微躬身,模仿着觐见的仪态:"臣女叩谢陛下、太后隆恩。然兄长此刻正在边关为国效力,臣女身为将门之女,深知家国大义。恳请待兄长凯旋,再行婚仪,既全兄妹之情,亦可告慰将士之心。"

裴承敬连连点头:"好!说得好!既表明了忠心,又全了孝道,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李琼华却仍有些担忧:"可若是太后不允"

"娘放心。"裴绾宁微微一笑,"太后最重孝道,亦看重亲情,到时候我会去拜见太子妃。

她压低声音:"如今西北战事正酣,朝廷还要倚重哥哥。这个时候,皇室不会不给裴家这个面子。"

看着女儿如此沉着冷静、思虑周全,裴承敬不禁感慨:"绾宁,你真是长大了。"

裴绾宁轻声道:"女儿身为裴家儿女,自当为家族分忧。这门亲事既然躲不过,那就要争取最有利的条件。"

她望向西北方向,眼中流露出思念:"而且,我是真的想等哥哥回来。他答应过我,要亲自为我梳妆送嫁的。"

李琼华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就依你。三日后进宫,娘陪你一起去。"

"不,"裴绾宁摇头,"女儿独自去更显诚意。娘若是同去,倒像是家长在施压了。"

夜深了,裴绾宁告退离去。走到门口时,她回头轻声道:"爹,娘,不必为女儿担忧。裴家的女儿,知道该如何在风雨中前行。"

房门轻轻合上,留下裴承敬和李琼华相视无言。

窗外,月色正好,一如他们女儿此刻澄明的心境。

三日后的大内深宫,将见证一个十七岁少女,如何用智慧为自己、为家族争取最好的未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竟是水怪 野火烧灼翎 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 八零换亲,娇软美人嫁绝嗣大佬一胎三宝 假如沈文琅早点发现高途是欧米伽 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 序列公路:不要掉队! 凡人修仙:我有随身灵田 天龙八部后传之风云再起 明末饿殍:开局召唤游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