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决定借天花瘟疫爆发的契机,直接启用“医家当代圣人岐伯氏”这一身份!
不多时,燕长倾换上一袭青衣,用棉布条粗制口罩遮面,仅露双眼与额头。
一旁的周王朱橚看出他的意图,明白燕长倾想如塑造农家圣人神农氏一般,再创一位医家圣人岐伯氏。
“可先生,文武百官会识破吧?”朱橚忍不住问道。
尽管换了装束,但若对神农氏稍有印象者,多半能认出这位“岐伯氏”实为神农氏所扮。
燕长倾瞥他一眼:“你猜,满朝文武中有几人已看穿神农氏就是燕长倾?”
他从未打算彻底隐瞒“神农氏”与“岐伯氏”的关联,正如未遮掩“神农氏”与万民农学院副院长燕长倾的关系。
事实上,朝中早有大臣猜到燕长倾即“神农氏”。
然而,即便心知肚明,谁敢当众揭穿?
无人敢!
只要燕长倾与朱元璋不认,百官便只能佯作不知,继续陪演这场圣人大戏。
即便满朝文武都认出医家当代圣人岐伯氏农家当代圣人神农氏燕长倾又如何?!
只要朱元璋承认医家当代圣人岐伯氏的存在,这个名号就是真实不虚的!
至少在洪武一朝,没人敢揭穿这个真实的谎言!
走,回去!
换好青衣戴好口罩的燕长倾大步流星走向庆功宴的宫殿,周王朱橚戴着自制的简陋口罩紧随其后。
不到半个时辰,二人便已返回大殿。
山野草民拜见陛下!
顶着岐伯氏名号的燕长倾向御座上的朱元璋行礼。
文武百官看着这位医家圣人,嘴角不住抽搐——虽然换了装束,但谁都认得这就是方才离席的神农氏。
此刻众人虽满腹牢 ,但在天花威胁下无人敢多言半句。
朱元璋早知其中玄机,面对改头换面的燕长倾,神色如常道:你便是医家圣人岐伯氏?虽是问句,语气却斩钉截铁。
山野之人不敢当圣人之名。燕长倾仍按礼数推辞。
少废话!朱元璋挥手打断,今日起朕便虚封你为医家圣人,享一切尊荣。若能解决天花之患,事后实授圣位!
朱元璋目光锐利地凝视着燕长倾,眼中透出催促之意。
燕长倾立即抱拳行礼:谢陛下!
他直起身来,环视殿内众人,沉声道:途中已听神农氏说明情况。现简述天花瘟疫:此疫最早见于东汉记载,由天花病毒引发。所谓病毒,乃肉眼难辨之微小生物,需借助显微镜方能观测。
天花传染性极强,可通过飞沫及患者物品传播,致死率高达四成以上。即便幸存,亦会留下永久疤痕或失明等后遗症。
听闻此言,朱元璋与群臣皆面色骤变,纷纷后退数步,远离殿中被缚的北元降俘恩克卓里克图等人。
燕长倾瞥了眼地上挣扎的俘虏,继续道:既有病,便有医。东晋葛洪首载此症于《肘后救卒方》,详述其发病特征:病发时头面周身起疮,状如火灼,内含白浆,此起彼伏。
若不及时医治,病情加重者多会丧命;即便治愈,皮肤上也会留下紫黑色瘢痕,经年方褪,此乃邪毒侵体所致。”
“其记载的治疗之法为:‘以优质蜂蜜遍涂全身,亦可用蜜煎升麻内服,频饮为佳;另有一方,以浓煮升麻汁,棉布浸渍擦拭患处,若用酒浸更佳,然疼痛剧烈难忍’。”
御座上的朱元璋与满朝文武目光灼灼,皆望向太医令戴思恭及众太医。
殿中唯有太医署众人精通医理,燕长倾所言真伪,需由他们定夺。
戴思恭颔首道:“岐伯氏所言不虚,葛洪《肘后救卒方》确有相关记载。”
0
此前他提议集中诊治天花患者,正是准备采用葛洪所述之法。
稍作迟疑,戴思恭又道:“然则……”
朱元璋眉头一拧:“直言无妨!”
燕长倾未等太医令答话,径直道:“然此法收效甚微!”
莫说明初洪武年间,即便在燕长倾前世,天花亦无确切特效疗法——
是缺乏针对性治疗方案,而非预防手段。
二者迥然不同。
戴思恭目露讶色,原以为岐伯氏欲循葛洪古法治疫,此刻方知对方深谙此道。
医道最忌外行妄议,见其洞悉弊端,戴思恭神色稍缓:“确如岐伯氏所言,葛洪之法虽存,然效力有限,不过尽人事听天命耳。”
听完太医令戴思恭的话,朱元璋与文武百官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燕长倾身上。
燕长倾神色平静,继续道:
严格来说,天花本是无解之症。
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言一出,朝堂上隐约传来 动。
朱元璋却依旧沉稳,静待下文。
然而,历代医家在对抗天花的漫长岁月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
凡患天花痊愈者,终生不再染病。
此现象,我称之为天花免疫
于是便有医者提出设想——
能否让轻症患者传染常人?如此痊愈后既无性命之忧,又可获得终身免疫。
此法确实可行。
我将其命名为人痘接种
人痘接种共有四法:痘衣、痘浆、旱苗、水苗。
痘衣法乃令健康孩童穿戴患者衣物。
其余三法,皆以患者痘浆或痘痂接触孩童鼻腔。
此法最早可追溯至唐朝。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
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
此即人痘接种之术。
言罢,燕长倾看向戴思恭求证。
戴思恭沉思片刻,激动道:
确有此记载!
众人一直以来,只将《千金方》中记载的方子视为治疗小儿赤黑疵的方法,却未曾想到其中竟隐藏着药王孙思邈所留的防治天花瘟疫的人痘接种法!
“若施行人痘接种法,极有可能有效防治天花瘟疫!”
太医们对《千金方》并不陌生,可谁曾想,这部医典中竟暗含如此关键的防治之法!
尽管“人痘接种法”这一说法闻所未闻,但结合已知的天花病愈者终身免疫的特性,太医令戴思恭等人确信此法可行!
得知此法有效,御座上的朱元璋与文武百官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尚无根治天花之法,但至少有了防治手段,性命安危总算有了保障!
然而,燕长倾却摇头道:
“人痘接种法虽有效,但成功率低,风险极高,仅能作为万不得已的选择。”
“不过,它证实了以轻微感染获得免疫的思路可行。”
“因此,我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另一种更安全的防治方法——”
“牛痘接种法!”
“牛痘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牛类传染病,亦可传染给人,但症状轻微,不会致命,痊愈后却能终身免疫天花。”
朱元璋与群臣刚因“人痘法”的危险而悬心,又因“牛痘法”的安全而落定,心情如过山车般起伏。
朱元璋急切追问:
“如何接种这牛痘?!”
群臣目光灼灼地望向燕长倾,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解答。
燕长倾毫不迟疑地开口道:只需令天花病患与牛群同处,牛只便会染病。染病牛只的 部位会出现牛痘疹疱。
接种时在受种者臂上划开寸许伤口,将牛痘脓液滴入。约莫半月后,待疹疱消退,便可获得终身免疫之效。
若需紧急大规模接种,可取幼牛染病。剃净牛毛后刮出创面,涂抹牛痘脓液。五日后宰杀取苗,即可批量制备痘苗。
此乃预防之法。至于已染疫者,虽无特效疗法,但可施以辅助治疗。
所有患者须严格隔离四十日。其衣物用具及分泌物必须焚毁。隔离期间需补充大量牛乳、豆浆、鲜果汁等富含电解质之物,辅以药物控制高热疼痛。
同时需保持患者眼口鼻及皮肤清洁。此乃当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案。
燕长倾将防治要点娓娓道来。朱元璋与群臣闻言,紧绷的神色稍霁。
为陛下及诸位大人接种牛痘并非难事。燕长倾话锋一转,眉宇间仍凝着忧色。
“最棘手的是驻扎在应天府外的十万北伐军,要为他们全部接种牛痘,难度极大。”
“其一,需要大量牛只,必须让尽可能多的牛感染天花,才能获取足够的牛痘浆液,供十万大军使用!”
“其二,还需召集足够的大夫,在接种期间日夜巡视军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朱元璋闻言,当即决断道:
“此次北伐缴获牛五万余头、羊三万余只、马一万余匹!所有牛只,尽数用于牛痘接种!”
“若仍不足,可征调民间耕牛!”
“太医院全体太医,即刻起听岐伯氏调遣!应天府所有大夫亦需征召,归其统辖!”
“防治天花所需钱粮物资,皆由岐伯氏调配!”
“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让十万北伐军全员接种牛痘!应天府数十万百姓,亦需全部接种!”
朱元璋决心已定,誓要根除天花之患。
在场文武百官无一人反对。毕竟他们自身亦面临感染风险,阻挠牛痘推广,无异于断己生路。
因此,众人非但不阻挠,反而全力支持。
燕长倾神色稍缓,但仍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