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翠云心里有些庆幸,得亏前阵子在给林峰订衣服时,她特意多给林峰订了两套。
要不然现在再订,八成还不赶趟呢。
李翠云感觉有两身衣服打底,就能抵了林峰给自家买东西的花销。
但她多订衣服的事,李翠云却没当着林峰的面说,因为她图的是个心安理得。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柳金顺也是这样的人。
两口子简单和林峰道别后,便带着闺女、押着儿子往家走去。
目送柳家人离去,林峰上车往右拐直奔清河屯。
可让林峰没想到的是,这车开出没多远竟然熄火了!
“艹!”
林峰生气之余又有些庆幸,得亏这车没坏在半道上,要坏在半路可就麻烦了。
也庆幸得亏柳金顺没让送,要不然多丢人!
现在离家不远,林峰下车就往家跑。
当林峰快到家时,家里的狗就开始叫。
此时林家屋里,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但大伙都没开饭,全在等林峰回来。
听外面狗一叫,王铁柱直接从板凳上蹿起来,嚷道:“峰哥回来了!”
说着,王铁柱和崔三运起身就往外走。
紧接着是林成功、王东、王铁牛他们,再后面是一众妇女。
他们知道林峰出门去采购,都出来帮着搬东西。
可连修车带搬东西,半个多小时后,众人才全进到屋里。
这时林槐花扑过来,一把拽住林峰的手嚷道:“哥,娃娃呢!”
“先吃饭!”
刘淑英板着脸喝住了小丫头。
这都七点多了,再折腾一会儿就不用吃饭了。
刘淑英发话,小丫头也没敢说啥。
刘淑英凑到林峰身旁问道:“儿呀,钱呢?”
林峰闻言一笑,把麻袋卷给了一旁的王铁柱,然后拎起手里的三角兜,将其放在炕沿上打开,瞬间露出里面的公文包。
当看到那公文包时,几人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尤其是王铁牛,那只公文包对王铁牛而言,简直是只在电影里才见过的稀罕物。
他的目光一沾上就再难移开,仿佛被磁石吸住一般。
他刚伸手想去触碰,却听“啪””的一声脆响,手背上火辣辣一疼,吓得他猛地缩回手。
王铁柱瞪着眼呵斥:“咋这么没规矩!”
林峰见状伸手轻推了王铁柱一把,王铁柱立马转怒为笑。
他们兄弟间本没这么多讲究,他纯粹是想寻个由头教训弟弟。
挨了打的王铁牛一声没敢吭。
他可不敢跟哥哥顶嘴。
“先吃饭。”
刘淑英掀帘子进来催促,“有啥事吃完再弄。”
今晚林峰家吃的是酸菜锅子。
炭火盆上架着铁锅,酸菜、五花肉和粉条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掰碎的烤红辣椒点缀其间。
连汤带菜往米饭里一浇,唏哩呼噜扒拉进嘴,那滋味真是给个神仙都不换。
西屋依旧摆了两桌。
炕桌上坐着林成功、王东、王铁柱和崔三运,几个男人推杯换盏;地桌上林峰、王铁牛和妇女孩子们凑在一处。
饭桌上聊起林峰今天采买的年货,自然又扯到他和王铁柱的婚事。
说到红烛映夜、红纸缠树的喜庆场面,刘淑英顿时来了精神。
倒不是她浮夸张扬,实在是家里有这个底气。
都说面子不值钱,可世上真能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个?
虚荣虽是个贬义词,但若人人都顾惜脸面,这世道或许反倒更和睦。
这年头无论红白喜事,家境宽裕的人家都往热闹里办。
场面越是隆重,屯邻越是夸赞,家里人走出去也格外光彩。
刘淑英自幼常听母亲念叨:男人固然要以事业为重,可若是家宅不宁,再大的基业也守不住。
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处处要为林峰打算。
当初听说林峰相中了柳青霞,她反复思量,觉得那姑娘模样周正、家境相当,柳金顺夫妇也都是本分人,对这桩婚事很是满意。
如今亲事既定,刘淑英决心要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
反正家里不缺这个钱,场面越大越好!
饭后收拾完桌子,最令人期待的时刻到了。
把几个小丫头带去东屋,林峰便从公文包里往外掏钱。
一沓沓大团结摊在炕上,映得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
林峰这趟一共卖出十一枚熊胆:一枚是他自己的,一枚是王铁柱的,其余那些有的两家分,有的三家分,甚至还有四家分的。
这笔错综复杂的账目,算来算去折腾到深夜十点多。
林峰家差了三千多,但这不是算错了,之前他在城里置办红烛、红纸、鞭炮时都捎带了王家那份,这笔开销要单独扣除。
不过除了鞭炮,其他东西王家用不了那么多。
毕竟王东和杨秀娟不打算像刘淑英这样大操大办。
分完钱已是深夜。
第二天清早快五点,林峰才从炕上爬起。
他穿衣下地,掀开窗帘看见外面雪花纷飞。
林峰急忙戴上帽子手套出屋,刘淑英正在灶台前装馒头。“妈,扫雪咋不叫我?”
林峰有些过意不去。
崔三运不在屋里,肯定是扫雪去了,林成功定然也在外面忙活,唯独自己睡到这会儿。
“叫你干啥?”
刘淑英道,“三运说你睡得沉,估摸是昨天开车累着了,我们就没喊你。”
正说着,却见一架爬犁由远及近。
老牛拉着爬犁,后面还跟着头毛驴。
“呀!大哥!”
王东拄着柳条扫帚对林成功说,“三哥来还驴了!”
刘国明家的耕牛生了病,前几天借走了林峰家的驴,到今天终于还了回来。
见刘国明来了,几人忙上前招呼。
林成功邀他进屋坐,刘国明推说有事,把缰绳交给林成功后,转头对林峰说:“大侄,我知道有帮猪”
林成功眨眨眼,气势瞬间矮了半截:“多大帮猪?”
“得有三四十头!”
刘国明比划着,“乌泱泱一大片!就是”
听到“三四十头”时,林峰、林成功、王东、王铁柱眼睛都亮了。
前四人琢磨的是猎获,王铁牛盘算的却是这笔生意能抽多少利。
五人各怀心思,都没留意刘国明后半句的迟疑。
“在哪儿啊,张哥?”
王东抢着替林成功问。
刘国明眯眼道:“在大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