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繁星璀璨,残月高悬。
东宫寝宫屋顶,李承干大宝二人舒舒服服的躺在明黄色的砖瓦上,李承干朦朦胧胧间看着天空的月与星辰。
大宝则是盯着李承干,不时还会嘿嘿乐两声。
“大宝,你以后想干什么?”
“以后?”大宝挠挠头,似懂非懂地看着李承干:“大哥?”
李承干以手掩面:“就是,长大之后”
“哦…”大宝眼神清澈了少许:“布吉岛啊!大哥呢?”
“我啊…”李承干将手覆于眼前,双眼透过指缝看着纯白而皎洁的明月:“打造一个阶级存在,却又是人人公平的矛盾帝国!这个帝国只会存在两个阶级,一个是我,一个是百姓!
我会让百姓吃饱,穿暖,让人人皆可读书,人人皆可对未来憧憬,人人都可向阳而生。
这个帝国不会有喊着人人平等,却满是三六九等!不会垄断,不会有论资排辈!不会有欺压,不会有特权!
而我便是这个帝国唯一的皇,百姓心中的皇!所有一切都由我来统治,垄断。
而我要将会按照制度给百姓公平!马革裹尸者为百姓,战场冲杀者为百姓,守卫边疆者也是百姓。
所以百姓不该被吊着一口气,上不来又咽不下。”
“所以本王要做这理想主义帝国的千古一帝!虽然可太过理想化,可我还是想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大宝愣愣地看着李承干,虽听不太懂,可此时此刻大哥眼睛是如此的明亮,那眼神里面有他看不懂的情绪!
可虽不懂,大宝还是拍手:“大哥,真厉害!”
看着他的模样,李承干洒脱大笑
“大哥!”
“嗯?”李承干嘴角含笑,歪头看向大宝:“又饿了?”
“不是!我只是知道以后要干嘛了。”迎着李承干那明亮的眼眸,大宝咧着嘴露出大白牙:“我要找划师学艺,以后我要将大哥的一生都划出来!”
李承干笑问道:“不练武了?”
“练!”大宝语气坚定:“现在是大哥保护大宝,以后就是大宝保护大哥!嘿嘿嘿嘿”
说完,大宝又开始乐了起来,李承干见此轻轻地揉了揉他的头:“好,那大哥以后就靠大宝了。”
“好!”
寝宫对面走廊上,惊鲵背靠着柱子,将一切尽收眼底。
就在李承干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她内心掀起惊涛骇浪,不敢想象要是真的建立这样一个国度。会是哪般场景。
原来她的主子心中竟然有如此沟壑,惊鲵此刻同样也找到了以后的人生目标,保护主子李承干,不能让他受到伤害!
夜深,李承干独坐桌前,而在他面前跪下的是惊鲵。
“罗网,天字级惊鲵,参见主子。”
“起来吧,”李承干淡淡开口:“是赵高让你来找本王?”
惊鲵果断摇头,将赵高如何设计,如何玩砸,让她背锅等事一一道出。
“所以,你希望本王处理赵高!”李承干双眼微眯盯着惊鲵。
“不”惊鲵声音细若蚊蝇:“就是属下想跟随在主子身侧!”
要不是殿内足够安静,李承干可能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不过既然听见了。
思索一下可能性,目前身边确实没有高手,若发生紧急之事,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那你便留在本王身边吧!”李承干提醒道:“注意,平日里注意隐藏自己,不要让眼线发现。本王这东宫啊,漏的跟筛子一样!”
惊鲵嘴角挂起了好看的弧度,语气轻松:“属下遵命!”
偷家成功!以后她就可以常住主子身边,有时间就给赵高上眼药,喜欢让人背锅,这次让你赵高背个够!桀桀桀桀桀桀
然而,惊鲵这一笑让李承干竟有些许失神,先前怎么就没有发现惊鲵笑起来还蛮好看的,可能是因为他还小吧。
嗯!哪里都小!
〈惊鲵图〉
天牢,李君羨此刻浑身都透着一股酸味,整个人失神般的靠在牢床上,这时一阵稀稀疏疏的脚步声在这安静的牢房中响起。
只见。李世民身边的贴身太监张阿楠在两名狱卒的护送下,走到了李君羨的牢门前!
张阿南挥手示意狱卒离开后,他打开牢房径直入内,走到李君羨面前,张阿南道:“李君羨,接旨。”
李君羨麻木的起身跪好,这是要死,不过死了好!
不过接下来并没有所谓的圣旨,张阿南凑到耳边低声几句后起身离开。
“皇上,要你接近太子,取得他的信任,最好成为太子心腹!能不能重新获得陛下重用,就看这次!”
牢房内,李君羨黯淡的眼眸越来越亮。
接下来的时间像是按上了加速键,半年后贞观三年,魏王李泰操办科举为朝廷选拔出了许多人才。太宗李世民大喜。
封魏王为秦王,开府仪同三司!魏王大喜之时,李世民让其滚回禁足。
同时东宫换了护卫,而护卫长正是李君羨!
同年,发生了一件大名鼎鼎影响后世的重举,玄奘西行取经。取的什么经?咳咳咳
贞观四年,李靖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李世民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李世民大喜,说出那句诸皇子中,恪儿最类朕!于是同年
李世民加封蜀王李恪,赐金玺紫绶,食邑二千户(实封),遥领益州、襄州,两州赋税四分之一入王府,赏长安永业田百顷,许传子嗣。
另授特进、上柱国,许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进入尚书府学习!兼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使持节!
同年倭国遣唐使抵达大唐,又顺走大唐不少好东西!
同年底,有期徒刑秦王李泰终于刑满释放,可当未完满心欢喜前往甘露殿,给李世民请安时,见蜀王居然与李世民在商谈奏摺。
秦王终是天塌了,
贞观五年顺遂平安,并未发生任何的名义上的大事!秦王李泰一系官员与蜀王李恪一系官员,在朝会上可谓是打的鼻青脸肿,太宗李世民垂坐高堂。
贞观六年,李世民亲录囚徒,纵三百九十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明年秋归狱行刑,次年这些死囚全部按时归来,李世民遂赦免他们。
贞观七年,
李承干刑满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