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风云变化,秦阳只是深居后宫,一边潜修武道,时不时操劳一下大小乔。
偶尔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会去乾清宫与雪皇后对坐品茗,享受雪皇后的雅趣别致;
或是溜达到长乐宫,坐看百美娇练,更是享受着宁红夜心防一点点卸甲、悄悄泛红的愉悦。
秦阳的日子过的无比惬意。
只可惜作为如今宫中唯一的皇帝,哪怕是伪皇,一些必要的朝政流程,也是躲不过去。
很快,前线的战报便雪片般飞入天京,呈阅至秦阳面前。
永寿历二年,四月一日。
苍狼王军攻破凉州最后一座郡城,铁蹄踏遍千里平原,凉州府这座雄关赫然成为一座孤城。
超过半数的凉州子民聚在此雄关,被苍狼王军三十万铁骑重重包围,鸟雀难度。
外围燕云要冲,唐王麾下的玄甲军与朔风骑,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露出了狼子野心。
他们悍然接管了被苍狼王军攻破的十一座郡城,甘为鹰犬,形同苍狼王庭在大秦境内扶持的傀儡政权!
更令人发指的是,唐王竟强征民夫、驱役军士,为苍狼大军鞍前马后输送粮草军械,稳固其后方!
消息传回天京,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唐王逆贼!”
“狼心狗肺!竟与异族勾结,祸国殃民!”
满朝文武群情激愤,唾沫星子几乎要将唐王府的牌匾淹没,弹劾,肃清的折子如雪花飘来
看着朝堂上群臣对唐王的口诛笔伐,秦阳好笑的同时,设身处地的为唐王设想,竟发现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不反抗,就是死!
作为一个皇帝,绝不允许自己的国度有这么个不安定的炸弹存在!
凉州的战乱局势对大秦极为不利。
而徐州叛乱虽暂时偃旗息鼓,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叛军在积蓄力量。
万幸的是,大秦并非没有擎天之柱!
不过一日之隔,重伤未愈的元帅宁无缺,递上了一封加急奏折——恳请朝廷授予他在青州、豫州、兰州三州的募兵之权!
这封奏折,瞬间就在朝堂之上引爆了轩然大波,争论不休。
有御史谏言,开此先河,兵权下放,无异于养虎为患!一旦将领拥兵自重,便是国乱之兆,社稷倾复之始!
有武将据理力争,值此国难当头,强敌环伺之际,岂能再因循守旧,拘泥于成法?
宁元帅忠勇可嘉,此时放权,正是为了抵御叛军,稳定局势!
叛军在徐州强抓壮丁,训练死士,日夜不休!难道我等天子王师,还要站在原地干看着,等着敌人的刀架到脖子上吗?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
秦阳本想当个甩手掌柜,可等到争论不休,需要“皇帝”拿主意时,刘忠秦却低眉顺眼表示此乃真皇留下的考验,他不敢僭越。
秦阳当即心中嗤笑,狗屁考验!恐怕是这阉人自己也没遇到过这种棘手局面,拿不定主意,才把皮球踢给自己。
加之军情如火,根本没时间去请教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真皇永寿帝。
这愈发让秦阳笃定——永寿帝,绝不在宫中!
面对这种情况,秦阳也懒得再纠结,军情如火,当务之急还是平乱,其他事后再说。
便很是干脆利落的,就象是胡乱做了个决定,将募兵之权下放给了宁无缺。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
永寿历二年,四月三日。
苍狼王军备齐攻城器械,对凉州雄关发起猛攻。
凉州诸将率部奋力搏杀,鏖战三昼夜,城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终是将苍狼军击退。
此一役,凉州军折损三万将士,苍狼王军亦丢下数万具尸体,双方舔伤罢战。
四月八日。
仅仅休整两日,苍狼王军便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竟驱赶着抓来的民夫充当肉盾,逼他们扛着云梯登城先攻,为大军铺路,攻势更胜从前。
当民夫的尸体几乎填平了护城河,垒满了城墙,苍狼王庭精锐踏着尸骨登城!
凉州军浴血奋战,勉力维持之时,先天大宗师,苍狼王军元帅赫连屠亲自登城,先天之威横行无忌,凉州军无人是其对手。
好在,生死存亡之际,凉州军背水一战亦不畏生死,用人命硬生生挡住了赫连屠的杀伐。
先天大宗师纵能磨灭万军,却终究是磨灭而非杀溃!
深陷军阵重围,面对数十万带甲之士,纵是先天之躯,杀个千甲便也会真气耗竭,避战后撤。
又经两日连番血战,凉州军伤亡惨重,战损比高达二比一,几乎是以血肉磨坊的代价,勉强守住了城池!
战报传回天京,朝堂之上一片死寂,赫连屠之威,如乌云压顶,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大秦虽有四位先天大宗师,却大多桀骜不驯,非朝廷所能驱使。哪象苍狼王庭举国一统,先天大宗师尽是铁木真麾下爪牙,指哪打哪。
群臣亦无人敢直谏吾皇先天之境,当御驾亲征,抵挡赫连屠。
毕竟铁木真还坐镇王庭,王对王,将对将,才是王道正统。
万一皇上御驾亲征,出了什么差池,那大秦就真的万劫不复!
可赫连屠这尊凶神,又有何人能制?
这等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军伍大宗师,与武林中那些于深宅大院或名山大川中苦修而成的先天,岂能同日而语?
尤其是两军对垒,战场之上,武林大宗师一旦陷阵,面对的是千军万马,强弓硬弩,稍有不慎便是十死无生!
皇室那位先天老祖龟缩深宫,武林宗师们又岂会冒着生命危险,为大秦赴汤蹈火?
须知,即便大秦复灭,以他们先天大宗师的身份,苍狼王庭也需以礼相待。
只要不主动招惹是非,依旧能安享逍遥,何苦蹚这浑水?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秦虽无先天驰援,征调的援军却星夜兼程,不日便至!
二十万虎豹骑,已抵沧州地界,虎豹杀气腾腾,旦夕间便可驰援凉州!
消息传至朝堂,群臣紧绷的心弦终是稍稍松弛,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安心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