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渊来说,多给皇宫里送一些女人,并不费什么劲。
这些小事可以任由太康帝折腾,但对于他的监视,却绝对不可以放松。
一旦被外人察觉到空子,插手进来,事情就麻烦了。
“养老送终?不!朕才不会死!”
“朕的爱妃是天上仙女,她给了朕长生不老药,朕一定可以长命百岁,不!是千秋万岁!”
太康帝哈哈大笑着,神态疯狂,说着颠三倒四的话。
就连陈渊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他到底是真的如此想,脑子已经发疯,还是一种掩饰伪装。
不过,那也不重要了。
不管太康帝如何表现,他都会一以贯之,慎重对待,将其软禁在皇宫之中。
“你喜欢做梦,就继续做下去吧!”
“来人,传本殿下的命令:尽量去找几个和董如玉长得相像的女子,送入宫中,陪伴父皇。”
“除此之外,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宫,接近父皇三尺之内!”
留下这样一道命令,陈渊无奈地摇头转身离去。
他不介意多给太康帝一点时间,一直等到他老死。
反正现在陈渊大权在握,朝中也没有人敢反对,早一点晚一点登上皇帝之位,都并没有任何区别。
眼下最重要的,是静以观变,不要做出任何大的改动。
正所谓“子承父业,三年不改其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朝野上下安心,才能让局势稳定。
陈渊虽然不是必须要等三年,可短时间之内,也不想再有什么大动作,免得继续扰动人心。
可他不想动,却有人想动。
七皇子陈昭的讨贼檄文明发天下,很快被人送到了陈渊面前。
“殿下,这是江南金陵府送过来的文书,我等不敢擅自决断,请殿下过目!”
礼部尚书顾青主动入宫拜见陈渊。
他本来只是礼部侍郎,在朝中一直没有多少存在感,却因为没有怎么跟陈渊作对,陈渊掌权之后,便将其提拔为礼部尚书,勉强算半个自己人。
“好一个老七,原来是跑到了江南去了。”
“他倒是有点本事,能够在江南忽悠住这么多人,还找人写了这么一封讨贼檄文,文采倒是不错!”
陈渊接过文书,仔细看过之后不由哈哈一笑。
他并没有被讨贼檄文里面的各种斥责怒骂所激怒,反而觉得大有意思。
不过是文人的一些口诛笔伐,扯大旗做幌子而已,没有什么大用。
虽然文书中指责陈渊弑君弑父,可如今太康帝还活得好好的,但凡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赤裸裸的抹黑,没有任何可信度。
陈渊并不因此发怒,这点心胸他还是有的。
“殿下圣明!”
“这封檄文之中内容大都不实,只是一些夸张言辞,蛊惑不了人心,更动摇不了殿下的地位!”
顾青在一旁小声奉承着,似乎对陈渊的态度也有些意外。
吹嘘两句之后,他才面露为难之色:“殿下,江南发兵十余万,欲要联合各方人马,一齐出兵京城讨伐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应对之法?”
文字上的骂战可以不当一回事,但实打实的兵马却必须慎重以待。因为那才是要命的地方。
陈渊却轻轻一笑,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应对?没什么好应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并不是陈渊轻视陈昭,轻视他的十万大军,而是对他现在来说,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最好的做法。
如果非要主动抛弃京城这块最重要的根据地出城野战,才是失心疯,自寻死路。
还不如以逸待劳,等着敌人的大军打来,在京城外面展开一场决战。
陈渊手底下的大军,是跟东夷一路打过来的,不说是百战精锐,至少也经过战争的血与火的淬炼,对比起江南的十万乌合之众,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陈渊有绝对的信心,正面战胜他们。
“殿下,还是莫要轻忽大意。此番起兵的不止江南,还有许多郡县的地方官。”
“他们都想浑水摸鱼,趁乱起事,各自凑齐了不少兵马,如果让大军汇合,恐怕会有二三十万之众!”
“再加上一些辅兵和运送物资的民夫劳力,号称五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即使殿下信心十足,有绝对的把握,可京城朝野上下,恐怕会人心动荡,难免有不开眼之人,做出错误的选择。”
顾青一边摇着头,一边劝解道。
他倒的确有几分真的为陈渊考虑的意思,似乎没有倒向陈昭那边。
平心而论,他这几句提醒,都是很有道理的,并非胡乱开口。
可陈渊听了却只是不屑一笑:“顾大人,你不擅军事,这些方面就不要发言了,免得惹人发笑。”
“还五十万大军?你知道养活这么多人口,需要多少后勤物资吗?”
顾青摇了摇头,显然没有想过。
不过他到底是个老狐狸,略微沉思,有些明白陈渊的意思了:“殿下是说,如果他们真的凑齐五十万大军,光是后勤就会将他们拖垮,我们完全可以不战而胜?”
陈渊微微颔首,摆了摆衣袖,缓缓说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就算江南历来富庶,支持五十万大军的行动,也会彻底将所有财富和粮食掏空。到时候,那些支持他的人只想着毕其功于一役,绝对不会拖延。”
“一旦战争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那些承受代价的江南士绅便会立即反叛,比谁都想要早点弄死陈昭!”
战争可不是儿戏,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代价不光包括人命,还包括许多财物和资源。
陈昭光凭一张嘴,一个太子的身份,就想招揽这么多人为他效命,那是因为背后有江南士绅的支持。
可这些人之所以选择支持,是想要获得回报的。
如果在陈昭身上看不到希望,而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沉重,他们会怎么选,简直是不言而喻的事。
“殿下英明!竟然还有如此考量,是老臣浅薄了。”
顾青有些赞叹地说道,看向陈渊的神色中,也隐隐露出几分钦佩。
他终于知道,陈渊能从一个差点要被废掉的皇子,一步步走到今日,绝对不是虚有其表。
他背后的心思和算计,比任何人都要深。
如今陈渊掌握朝堂大事,又怎么会让区区一个陈昭给翻了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