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名正言顺的监国圣旨,陈渊也终于开始了他的行动。
他缓缓扫视群臣一眼,声音威严地说道:
“这段时日以来,闻香教妖人蛊惑百姓,散播谣言,害死朕的诸位皇兄皇弟,诸位爱卿都有所听闻吧?”
“传本殿下旨意!闻香教祸国殃民,罪不容诛!传令全国各地,严厉打击闻香教,所有教众一并擒拿,严加审问,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若有无辜的闻香教信众,令其即刻改信,若是执迷不悟,则将其流放三千里,勿谓本殿下言之不预!”
陈渊掌权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闻香教定为邪教,严厉打击。
同时,也将太康帝拿皇子炼丹的臭屎盆子全都扣在闻香教头上。
因为再怎么说,他也是太康帝的儿子,要从他身上继承皇位。
如果太康帝臭了,陈渊将来想要继承皇位,身上也会跟着染脏。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把太康帝洗干净。
只说他听信谗言,宠幸闻香教妖人,而这些皇子全都是闻香教害死的。
至于什么拿人炼丹,根本没有的事!
谁敢继续传播谣言,朝廷都会严加处置。
“殿下圣明!”
“我早就看闻香教妖人不顺眼了,他们蛊惑陛下祸乱朝纲,还害死诸位皇子,不将其全都斩尽杀绝,不足以正人心!”
“殿下要严惩闻香教,臣万分赞同。
“对了!还有一位闻香教圣女,好像名叫董如玉是吧?她如今正在皇宫之中,请殿下将其捉拿归案,凌迟处死!”
群臣对于将所有的黑锅都扣在闻香教身上的做法十分赞同。
恨不得现在就将闻香教斩尽杀绝,免得留下什么后患。
他们甚至开始对着董如玉喊打喊杀,生怕其不死。
“臣附议!”
“就是董如玉这个妖女蛊惑了陛下,她才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大学士董屺何在?看看你教出来的好女儿!”
“殿下,董屺和闻香教勾连不清,应当一并处置下狱问罪。臣请殿下允许,这就派人去捉拿董屺,免得让他逃跑!”
在清算闻香教的时候,有人竟然直接将董屺揪了出来。
他本来就是大学士,在朝堂地位不凡,后来又因为董如玉的关系得到太康帝的信任,当了内阁首辅。
现在当然要将他第一个拿下。
空出来的位置,就给了其他人机会。
陈渊听完群臣的话,微微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有理。”
“董如玉这个妖女,祸乱天下,曾经还试图行刺本殿下,凌迟处死都太便宜她了!”
“来人,传本殿下旨意!将董如玉捉拿归案,严加审讯,待查清其罪责之后,罚其骑木驴游街三月,巡游太康诸多郡县,让天下人以其为耻!”
对于董如玉这个女人,陈渊早就恨之入骨。
之前屡次派人去捉拿,都没有抓到。现在在皇宫里将其拿下,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他直接判处了一个木驴游街之刑,务必要让其遗臭万年。
“殿下圣明!”
群臣虽然有些意外陈渊这个处罚太过狠毒,却最终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毕竟不过一个妖女而已,不值得同情。
甚至他们许多人,也都想看一看这个能将太康帝迷得神魂颠倒的妖女到底是如何模样?
如果能看到被扒光衣服骑在木驴之上的董如玉,也算一饱眼福了。
处理完了闻香教和董如玉,陈渊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他又让人宣读了许忠良、杨世平等人的任命,还有对朝堂进行一系列的人事调整。
不过最终,他没有动太多人的职位。
因为现在陈渊手底下能用的人有限,如果将所有大臣都贬谪出去,那朝廷政务就实在没有人能担任。
那些跟他作对的人,他则只是在心中默默记下,暂且忍耐。
准备秋后再算账不迟。
看着松了一口气的群臣,陈渊却忽然微微一笑,抬起手:“诸位爱卿,如今朝堂人才匮乏,本殿下要开一场恩科,重新选拔人才,诸位以为如何?”
所谓恩科,就是皇帝恩赐特地开的一场科举。
按照原本的规矩,科举本来是四年一届,每届选拔一两百位进士,直接入朝为官。
如果还有其他空缺职位,考上举人的也可以入选。
但是跟进士的前途却是天差地别。
太康朝上次科举还是一年之前,本来下一届科举应该在两年之后。
陈渊等不了这么久。
只有他亲自主政开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才算做他的亲信。
因为科举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天然就是陈渊本人的班底。
之前他在东夷的时候,都想过发布招贤令的方式来招揽人才。
没想到事情发展的太快,还没招来几个有才之人,他便已经入主京城。
现在大权在握,可以名正言顺的选拔人才,当然不用再费那个事。
听陈渊准备开一场恩科,群臣先是一愣,接着全都兴奋起来,大声赞叹。
“殿下圣明!”
“恩科一开,天下寒士皆有出头之日,此乃泽被苍生、牢笼天下英才之举!”
“昔年太祖立国,亦以科举揽贤,殿下今日之举,堪比太祖盛德,臣恭贺殿下,贺我太康江山永固!”
对于所有朝堂大臣来说,开恩科都是大好事。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儿孙子嗣、亲友故旧。
多开一场科举,他们的亲友就多一分考上进士、当官出头的机会。
这是笼络人心之举,群臣怎么会不赞同?
更别说,陈渊这种做法不仅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更是代表着他没有胡乱来,而是照着过往朝堂的规则做事。
这就更让人高兴了。
陈渊微微颔首,对群臣的反应十分满意。
“诸位爱卿,既然都同意,那事情就这么定了!”
“来人,传旨昭告天下,这场恩科本殿下要亲自主持,亲自出题!”
“所有自负才学之人,都可前来参与科举!”
很快,陈渊的旨意便下达了下去。
原本因为昨日变故有些人心惶惶的京城,于是开始热闹起来。
百姓们四处议论着朝堂中传出来的消息,特别是得知要开设恩科之后,一个比一个高兴。
“太好了!”
“二皇子殿下监国,第一件事就是开设恩科,果然心怀江山社稷,圣明无比!”
“如果殿下继承皇位,将来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