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萝公主仰着头,谦卑地展示自己的容貌,任由陈渊打量。
还别说,到底是个公主,没有像一般的东夷女人那样,长着一张大饼脸。
容貌甚至能称得上中上。
陈渊微微点头:“还行,说得过去。”
“你以后就留下,老老实实在我身边伺候着,听见了吗?”
“青萝遵命!”她乖巧地跪在地上,比狗还听话顺服。
收下此女之后,陈渊很快越过她,抬头看向其他一众东夷王族。
“你们说愿意在前面带路?那就请吧。”
“等我大军攻入东夷王都,就算你们立功,以后只要本皇子在一天,便能保你们一天太平富贵!”
陈渊淡淡地说道。
东夷众人顿时喜出望外,激动地躬身行礼:“多谢魏王殿下!”
“我等一定尽心竭力,愿为魏王殿下效死!”
自从他们投降之后,就已经不再把自己视为东夷人,而是自认陈渊的手下。
陈渊如今是正儿八经的魏王,他们自然如此称呼。
没再跟这些人继续废话,陈渊一抬手,下令大军继续前进。
有着这些东夷王族带路,接下来的行动很是顺利。
很快。
杨世平带领军队,便占领了整个狼林山所有险要之地,将这一东夷天险彻底据为己有。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东夷腹地之外最后一重关卡了。
不等陈渊询问,几个东夷王族便主动过来,向陈渊报告:“启禀魏王殿下,前方一座大城名为宜州,东夷最后的守卫力量便驻扎在此。”
“只要越过宜州,就能直捣王都!”
宜州又称义州,历朝历代以来,中原王朝与东夷交战,经常在此地损兵折将、寸步不前。
根据陈渊得到的情报,东夷王已经调集了最后的力量,全部汇聚到此地。
不想让陈渊轻易打进去。
“殿下,末将愿为先锋,先去攻打宜州!”
杨世平主动请命,显然颇为渴战。
见他如此,许忠良等人也纷纷坐不住了。
“杨将军手下乃是骑兵,不适合攻打城池。殿下,我愿带领步兵出击,为殿下拿下宜州!”
“殿下,属下也愿出战!”
看着麾下众人纷纷主动请缨,陈渊满意地点头。
军心可用啊。
看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连胜利,众人已经将东夷视为囊中之物,想要争取功劳了。
只是,到底让谁上,他还要考虑考虑。
“我们从白头堡开始,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恐怕东夷人早已警醒。
“甚至朝中也在准备受降事宜,夺取宜州、直取东夷王都,宜快不宜慢。你们谁有信心,在最短时间内攻克宜州?”
陈渊神情微肃,心里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轻松。
萧长天已经传来消息,朝廷接连发来五六道金牌,要召他回京复命。
显然,太康帝是不想让他独自打下东夷,立下赫赫军功。
所以,现在要争的就是一个时间!
必须在朝廷拖后腿、阻止他,或是主动接受东夷投降之前,彻底征服东夷。
否则,之前的种种努力都可能沦为他人的嫁衣。
“想要最短时间攻克?这个怕是不易。”
众位将军都有些迟疑,不敢轻易接下命令。
显然他们知道,宜州不是那么好打的。
这时,已经全面投降的东夷王族忽然眼神一动,上前请示道:“殿下!”
“我等愿代表殿下,前去宜州劝降!”
若能劝降宜州,他们就又立下一桩大功,将来在太康的地位绝对稳固,不会再被人清算、秋后算账。
他们身为东夷王族,就算劝降不成功,守城的将领也不敢杀他们。
看着几人的踊跃表现,陈渊微微点头:“可,你们尽管一试!”
“若是不成,再大军出击也不迟。”
反正劝降又用不了多长时间,试试也无妨。
就算敌人决心死战,无非是先杀这几个去劝降的东夷王族。
死的只是几个带路党,又不是陈渊的心腹手下,他才不在乎。
“殿下,我等去了!”
几人朝陈渊恭敬一礼,很快开始行动起来。
趁着现在陈渊的大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他们来到宜州城门之外,开始大声呼喊。
“开门!快开门!”
“我是东夷王族李明义,有重要的事要见宜州守将!”
他们一上来就主动表明身份,并没有直接说是什么事。
城墙上的士兵犹豫一下,认出了李明义等人,不敢阻拦,立马回去找主将禀报。
没过一会儿,便见一个虎背熊腰、满脸坚毅的中年男子走上城楼,正是宜州守将郑怀节!
他按着腰间宝剑,登上城楼,遥遥俯瞰李明义等人。
“原来是桂阳君,你们不是在狼林山抵抗陈渊的大军吗?”
“为何会突然来此?你们手下的军队呢?”
桂阳君是李明义的封号,是个虚衔,并无多大权力。
郑怀节此人乃是东夷最后的军中大将,也一向尽忠于国、忠心耿耿。
他对李明义这种肯主动去抵抗太康的人,本来是极为欣赏的。
可此时却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并不奢望仅靠李明义等人就能挡住陈渊这等可怕的对手,就算他们战败逃回来,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郑怀节却眼尖地发现,李明义等人身上的衣袍干干净净,并无任何战斗痕迹。
根本不像是经历战斗后逃回来的,反而像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一样。
所以,要么是李明义等人还没看到敌人的影子,便主动放弃守卫职责逃跑;
要么,就是他们早已投敌!
面对郑怀节的质问,李明义尴尬一笑,勉强说道:“郑将军,那陈渊是何等可怕?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现在狼林山几乎全部丢失了,我们也掌握了敌军的重要情报,还请将军放我们入城,我当面跟你说!”
李明义还算有点脑子,知道不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劝降的话。
否则定会有忠心于国之人恼羞成怒,远远给他一箭。
却不想,郑怀节早已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知道这几个所谓的王族根本靠不住。
不过,他并没有当场拒绝,而是命人放下吊篮,将几人拉上城墙。
不等李明义开口说话,他便直接拔剑而起,横在李明义脖子上:“说!你是不是早已投靠太康,来劝降我的?”
“敢卖国投敌,本将军留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