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黄巾之后,这大汉十三州,各地民乱就没断过。尤其是南阳之地,更是在黄巾之乱中,数次被乱军攻破了郡治宛城,此后几乎隔几个月,就会有小型民变发生。
如果南阳真有什么重大民变,肯定是得报就要紧急处理,哪会还等到朝会之时才上奏?华歆这明显就是在给董卓出主意,以所谓民变为借口,将袁术撵出洛阳。
让袁术领兵去南阳?这个乍听起来十分突兀的建议,似乎也不是不行啊。董卓略微惊讶之后,开始仔细沉吟起来。
而此时,群臣之中,不少人已经领会了华歆的意图,不由暗赞一声,华歆果然不愧是计谋之士,在如此剑拔弩张的局面之下,居然提出了如此良策。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董氏与袁氏争权,董卓为何要如此急急对袁术下手?还不是袁术手中的兵马,让董卓感受到了威胁和阻碍,董卓才不惜刀兵相见,也要即刻去解除袁术的兵权。
如果按照华歆之策,将袁术调往南阳。即使不能彻底解除袁术对董卓的威胁,至少也可以让双方的矛盾暂时缓解。
最为重要的是,只要袁术去了南阳,哪怕将来董卓与袁术再起纷争,乃至刀兵相向,这战场也必然会转移到洛阳城外。那可比今天董卓与袁术就在这洛阳城内火拼好多了。
这些朝中公卿,汉室重臣,此时最关心的,可不是董氏、袁氏谁对谁错、谁胜谁败,而是千万不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今日董卓二人真要是就此兵戎相见,这些朝廷官员,都有可能被卷入旋涡之中。兵者,凶器也。抽出来容易,想要再还鞘可就难了。
尤其是董卓所领的外兵,都是凉、并之地的边鄙武夫,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胡人,如果在这洛阳繁华之地,杀起了性子,借机劫掠起来,弄不好整个洛阳可就要沦为炼狱了。
想清了这个关节,尚书郑泰赶紧站出来支持,“臣附议。”
有了郑泰领头,更多的朝臣也快速跟上“臣等亦附议。”
同样站在群臣中的鲍信,看着原本安静无声的大殿,突然变得象菜市场一样热闹,心中哀叹一声,“公路,你想要死节,恐怕这群公卿都不会允许啊。”
这些人如此积极的要将袁术调往南阳,可不是为了搭救袁术,而是将袁术当成了会带来灾祸的“瘟神”,想要赶紧送出洛阳,以便消灾解祸。
纵然董卓欲行废立之事,目前仅有董袁两家及少数亲信之人才知道,并未公开。但看看今日的诸朝臣,有一个人在询问为何袁术要紧握兵权,不惜武力对抗董卓吗?
董卓听到诸多朝臣纷纷出声,眉头一皱,回身冷冷扫视一圈,立即让原本纷乱的朝堂,再次安静下来,再没有人敢贸然发言,打扰董卓的思路。
既然有了要废立天子的打算,董卓自然早就下了用武力镇压朝中一切反对声音的决心。对于董卓来说,现在有多少朝臣支持华歆的计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计策对自己来说,是否有利。
从昨日延请袁绍、袁术兄弟开始,董卓其实都是在给袁氏不断施压,赌的就是袁氏不敢与自己舍命相搏。昨夜袁隗派人传话,说要推举董卓进位司空,这在董卓看来,应该是袁氏在表达屈服自己的意思,本来已经颇为满意。
直到又有探查之人回报,袁术在北军大营整军备战,却再次让董卓猜疑起来。董卓刚刚不断用言语逼迫袁隗的原因,一方面是在不断给袁隗施压,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不断试探袁隗的心思。
早在昨日董卓与弟弟董旻谋划废立之时,董卓就曾明言,与袁氏兵戎相向,乃是下下之策,万不得已,方可为之。
董卓本就不是鲁莽之辈,反是野心极大的胸有沟壑之人,想要的是能够真正掌握大汉朝廷的中枢大权,自然明白想要掌控大汉朝廷,必须需要收天下的士人为己用方可。
对于董卓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彻底压服袁氏,让袁氏自行交出兵权,只要有了袁氏带头屈服,再想收服其他士人可就容易多了。
从今日袁隗的表现来看,袁术称病不朝,躲在兵营之中,似乎并非袁隗指使,反而更象是袁术已与袁隗离心,擅作主张。这就让董卓有些尤豫了起来。
其实刚刚董卓说要亲自去探望袁术的威胁之语,还是在试探袁隗。
如果董卓真要下定决心武力解决袁术,根本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来,而是会直接带领手下人马杀将过去。
今晨董卓的河东援兵已经到来,在洛阳城中的兵力已经超出了袁术,何况还有两万步卒也已距此不远,今日定能到来。有了三万强兵在手,董卓对于解决袁术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就是在董卓这个尤豫未定的空档,华歆的献言,却是给董卓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袁术调离洛阳。
袁氏之中,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袁隗,只要袁隗能够彻底屈服,那么无论是袁绍弃官出逃也好,还是袁术被派到南阳也好,都不足以影响大局。
事有轻重缓急,对于董卓来说,尽快彻底掌控洛阳,废除少帝刘辩和何太后,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放走袁术可能留下的后患,完全可以等另立天子,彻底掌控朝廷之后,再行解决。
想透了这些利弊,董卓才转向了袁隗,再次试探起来:“袁太傅以为,华尚书此议如何?”
其实,刚刚华歆献策之时,袁隗就在心中暗赞了一声,“好计”。只是,董卓没有主动询问之前,袁隗却一点不敢抢先表态,以免引起董卓更多猜疑。
如今董卓再次出言询问,袁隗赶紧应声,“南阳既然军情紧急,公路身为后将军,前往镇压,自然责无旁贷。我之意,当严旨传命,让他即刻整军出发,不得有片刻眈误。”
听到袁隗不但答应将袁术调离洛阳,还主动要求限时离境,董卓心中颇为满意,转向前方,“太后,请拟诏旨,以后将军,领南阳太守,以镇民乱。”
“准!”何太后此时已经有了放弃权柄,甘为傀儡的觉悟,对董卓的话,根本不敢有任何反对。
“华尚书,既然后将军是由你所举荐,这传诏之事,就由你亲往如何?军情紧急,既然后将军昨夜已经整顿好人马,就限他今日启程吧。”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