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这份诏旨,袁术马上就开始整顿手下人马,并派人传令虎贲军中的留守人员,以及西园军所剩不多的散碎兵马,将所有能够掌控的兵马,全部移师到北军大营,聚集一处。
东汉朝廷,为了防止驻扎在洛阳的各路兵马发生叛乱,可谓是煞费苦心。
东汉洛阳的常备的兵力本就不多,且被分为了多个部分,由不同的官员来执掌,互相制衡,防止一家独大。而这些常备军中,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的,无疑就是北军五校。
北军五校名义上的直属长官是北军五校尉,秩两千石,常以勋贵近臣出任,却并不能够真正领兵,只是用来制衡大将军或三公的职位罢了。
真正拥有领兵之权的,其实是各营中千石军司马,而为了防范这些军司马,又派遣了六百石的北军中侯为监督。
对于北军,袁术自然不陌生,此前袁术就曾经任职五校中的长水校尉。
也正是在任职这个职位之时,袁术才因骄横跋扈,跃马长街,横冲直撞,才得了“路中悍鬼”的名声。
事先已经命人先一步来到北军通传过太后诏旨和袁术的军令,袁术来到北军大营时,北军的诸多将校,已经在营门之外,列队迎接。
为首迎接之人,正是此时担任北军中侯的刘表刘景升。
此时的刘表还只是大汉的中下级官员,要等到被董卓外派,刺史荆州之后,才有机会一跃成为了一方诸候。
见到袁术到来,刘表虽然心中腹诽来了一座瘟神,但也不得不疾步前趋,上前迎接。“北军中侯刘表,拜见后将军。”
刘表虽然官职不高,却是党人所相互标榜的士人名士,号称“八俊”之一,袁术自知对士人的魅力属性为负值,根本没想过能将刘表收归己用。
见到刘表上前拜见,袁术并没有摆出礼贤下士的样子。反而高踞马上,俯视打量眼前这个汉末诸候半晌,才懒懒的哼出一句,“免礼”,把骄横跋扈的姿态做个十足。
接着,袁术也不下马,直接对着刘表厉声责问起来:“刘景升,十常侍谋逆,挟持天子,北军身负护卫京师之责,为何只知龟缩于这军营之中。”
这一声喝问,直叫刘表汗流浃背起来。心中腹诽,“你袁氏兄弟,无诏悍然攻打皇城,这又与谋反何异?形势不明,我哪敢随便趟这个浑水?”
只是现在袁术奉诏而来,之前的各种妄为,就是已获得了合法性的追认,无法再行质疑,只能另找理由遮掩。
“启禀后将军,昨日听闻宫中变乱的消息,我北军即已整顿好兵马,只是军中有律,无令不得擅自出兵,我等只能在此等侯朝廷的调兵诏令。”
“哼,若本将军今日不来,尔等难道还要在此一直坐看京中乱局不成?简直是巧言令色,尸位素餐。今日军情紧急,吾就暂不与尔计较。”
袁术上来就厉声质问刘表,就是要显示一下“官威”,以便快速在北军中树立强硬形象,压制诸将心中的多馀心思。见到刘表身后的将校,一个个已经目光下垂,甘愿俯首听命,也就见好即收,直接下起了军令:
“吾,后将军袁术,奉诏平叛。
此时即是我大汉危急之刻,也是诸位将校效忠天子,建功立业之机,望诸位能够谨遵军令,尽忠职守,奋勇向前,待平定此次叛乱,我自会向太后和天子,为诸位请功。
如今十常侍挟持天子,龟缩于北宫之内,当务之急,即是解救天子。北军中侯刘表接令,着你带领步兵营,随杨弘先生即刻前往北宫,协助吾兄司隶校尉袁绍,营救天子。
屯骑、射声二营,分作若干小队,巡视京中各处道路,严禁五十人以上兵马无诏擅自调动,但遇有趁机作乱者,杀无赦。
越骑、长水二营,随我坐镇中军大营,以防不测。”
“唯!”
袁术打压完刘表,也不忘给其馀人等画一个饼,恩威并施之下,北军各将校纷纷放下各自心思,领命而去。
此时,袁术才领着手下的兵马入营,大堂坐定,袁术一边等待其他人马到来,一边开始盘算起手中掌握的实力。
袁术本身为虎贲中郎将,直属的虎贲军并不满员,麾下兵马只有千人出头,这北军所属五营,虽然建制均在,但同样并不满员,只有两千人出头,即将到来的西园军,早就外调一空,所剩的散碎兵马,合起来也不足千人。这三支部队,加起来也就四千人不到。
而且这三支部队,都是朝廷正规军,各级将校,都是朝廷所任命的大汉官员,只是暂时归属于袁术执掌,想要将这三支部队转化为私兵,带出洛阳,后面还需要仔细谋划才行。
能够让袁术更加容易收拢的,其实就是何进和何苗所留下来的私兵,其中何苗的一千五百人,已经被袁术接掌了过来,只剩下何进所馀的那些兵马,还需要在董卓到来之前,赶紧收拢到手中。
此事还得着落在吴匡、张璋二人身上。
之前吴匡、张璋二人攻杀了何苗,也只是将二人的危机向后拖延了一时罢了。
何氏之中,何太后一向与何苗更为亲近,而且何苗与何太后的生母舞阳君,此时可就在这洛阳城中,一旦何太后重新执掌朝政,追责下来,他二人就是性命堪忧。
而此时能够救得二人性命的,只有大权在握的袁氏,只要自己露出招揽之意,相信这二人一定会识得时务,愿意向自己投诚。
盘算已定,等到虎贲军与西园军到来之后,袁术让阎圃与朱灵自去安排人马驻扎安顿之事,却将吴匡、张璋二人喊到了大堂之内。
“二位将军,此次吾奉诏节制洛阳城中各处兵马,虎贲、西园、北军俱已在此,车骑将军的亲军也已被我亲自接掌,只剩大将军所遗留的亲军在外,不知二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果然不出袁术之前的预料,两人之前就曾私下商议过,早有投靠袁术以保性命的心思,只是还在担忧袁术不肯收留。
闻听袁术所问,二人马上露出喜色,“禀后将军,大将军所遗之亲兵共有三千人,日常皆是由吾二人统帅,如今大将军身故,吾等愿即刻前去,将这三千人马带来后将军帐下。”
说罢,二人就想马上起身,一副生怕袁术反悔之色。
“二位将军稍留片刻,我还有其他事情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