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庙旁搭建起了一座高台,颜旭就站在上面,手里拿着图纸,观察着开荒进度,而幽灵就在他脚下盘旋,如雷达一般,将波扩散出去的同时,也将地下的情况一一反馈给他。
亡灵巫师与亡灵兵种之间的联系要比颜旭想象的更为紧密,只不过之前他达不到要求。
就象是同样一台计算机,在高手手里简直无所不能,可在菜鸟手里,只能挖个雷,还老炸。
在获得更多的魔法知识,并初步掌握了波以后,颜旭才将这些能力逐步发挥出来。
如今他已经升到五级,属性全加知识,并将智慧术升到中级,同时获得新技能土系魔法,悟性再次得到突破,对魔法的感悟也日益加深。
换成东方的说法,智慧术就是悟性,土系魔法就是灵根,没有这样两样,别说修行了,门都进不去。
正是有了这些基础,颜旭才能深入了解并重新构架死亡波纹这一魔法。
作为二级土系魔法的死亡波纹,其内核为性质变化,将魔力转化为一种蕴含死亡之力的波,通过传导,对生命体进行杀伤。
因为波是扩散性的,虽然造成范围效果,杀伤却逐步降低,这是不可避免的。
原本的魔法框架是最优解,兼顾了范围与杀伤的平衡,所以无论颜旭怎么修改,都会造成短板效应,影响整体效果。
但是对如今的颜旭来说,研究其本质才是关键。
而且有些时候平衡就是平庸,所以颜旭打破了其中的平衡,成功构建了一个一级魔法。
幽波之眼,同样是对死亡波纹的运用,却不考虑杀伤力的问题,而是大幅增加波的范围,释放一次,方圆百米的生命气息与地形环境便映入他的脑海。
最妙的是,他可以将此魔法以亡灵兵种为媒介进行释放,其中幽灵兵种效果最佳,因为幽灵本身就是一种死亡波动,可引发共鸣,尤其是附近有多个幽灵联动的时候,能够形成更大范围的波动潮汐,就象往水里丢的石头越多,产生波纹的范围就越大一样。
只不过范围越大,信息量就越多,他处理不过来,只能忽略大部分细节,所以顶多在侦测地形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
可最让颜旭自豪的不是自创了一个一级魔法,而是自主掌握了魔力转化为波的技巧。
以此为基础,内功创造不出来,波纹气功却是有可能模仿的,而这也是他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那边有个深水坑,插中旗,让他们绕着走。”颜旭抬头对身边的管事吩咐道。
颜家不光有四大管事,还有一二十个小管事,负责整个颜家庄的方方面面,此时抽掉大半来这里。
这不是坏事,因为他们的位置可以安排自家的孩子提前接任。
农民的孩子是农民,管事的孩子是管事,老爷的孩子是老爷,除非改朝换代,否则祖祖辈辈皆是如此,所以颜旭不担心他们的忠诚,也不担心尾大不掉,只因他是老爷,还有金手指。
为了自家孩子能坐稳位置,这些管事做起事来一个比一个卖力,明明年龄不小了,依然亲自扛着旗亲自去,而一路上的人只要看到的都赶忙让开,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干什么去的。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也不知道颜老爷怎么做到的,只是站在高台上,他们站在跟前都看不到的泥泽水坑,那是一指一个准,并按照面积大小,插上不同的旗子,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
有人说这就是读书人所说的‘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这天地虽大,可都在读书人肚子里装着,但是更多人觉得这是颜老爷保佑。
至于那个颜老爷,别问,问也不知道,反正去山水庙上香的人越来越多。
等日头高了,高台上敲起了铜锣,负责开荒的人纷纷扛着朴刀往回走。
虽然累的很,却一个个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们不怕出力,就怕出力也填不饱肚子。
你知道一年忙到头,只能书着米粒下锅,唯有农忙才敢吃几顿干的日子吗?
你知道寒冬腊月一家子挤在一起,算着还有多久才能开春,到时候能挖野菜多吃两口的滋味吗?
颜旭也不知道,因为他记事的时候,国家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就算不能顿顿大鱼大肉,基本的温饱还是没问题的,等年龄再大些,就变成考虑营养过剩,如何减肥的问题了。
老祖宗度过多少饥荒,留给后人的宝贵易胖体质就这么华丽丽的被嫌弃了。
要知道现代人羡慕的怎么吃都吃不胖的瘦子,在闹饥荒的时候是第一批倒下的,只有那些喝凉水都长肉的,才有机会活下来。
所以现代人易胖,那是有原因的,是经历生死考验活下来的证明。
不容易胖,那就更得感谢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了。
开荒砍伐下来的灌木不会浪费,晾干晒透后可是上好的柴火,此时燃起的火焰舔舐着锅底,从锅盖缝隙冒出阵阵香味,显然又是能让肠肚满足的一天。
一口气多了几百人吃饭,庄上的锅肯定不够,是颜旭从现代商品中购买的大铁锅,每刷新一次就是十口,一口锅足够满足二三十人吃饭,此刻沿着空地一溜摆开二十口,日夜不停,不是做饭就是烧水,光是看,就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他们不怕出力,不怕受罪,不怕危险,就怕吃不饱,饿肚子的滋味,尝过的人这一辈子不想再尝第二次。
村头带着同村人从藤筐里拿出粗瓷大碗,这碗跟人脑袋差不多大,然后到灶台前规规矩矩排队打饭。
至于为何这么规矩,因为这是颜家的规矩,所以没人有意见,更没人敢闹事,真有这不长眼的,同村人都饶不了他。
开玩笑,给别人干活,闹也就闹了,给自家族长干活,让你讲规矩,那是看得起你,还敢闹事,这不是不长眼的问题,而是不长脑子,屎都给你打出来。
第一顿饭是鼓舞士气,不可能顿顿都这标准,真天天这么吃,颜旭一句话,这帮人敢一人一刀把皇帝老儿细细剁成臊子,再给他披身黄袍,然后一起包饺子。
伙食虽然有所消减,却没多过分,一人一碗陈米饭,一大勺齁咸的菜。
陈米味道差了些,可照样管饱,菜咸,可他们干体力活正是需要补充盐分的时候。
这帮人抱着海碗蹲下唏哩呼噜往嘴里拔拉,那边伙夫忙着往锅里倒水,将锅巴煮成一锅说不出是什么的汤,依然一人一碗。
两大碗下肚,差不多也就饱了,脱了衣裳跟布靴找地方晾晒,那味道,都得离土灶远点,怕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