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赵横前去上任,只有二三十个乡兵在等侯,还大都是颜家庄周围的,剩下的不是忙着抗包赚钱,就是借口躲了。
这帮乡兵愁眉苦脸的凑了把铜钱,自家田中摘些时鲜果蔬,然后你抱来一坛土酿,他抓来一只活鸡,我背来两捆柴,好不容易弄了一桌招待上官的酒菜,结果被赵横的大气给折服了。
别人上任,都是人模人样的训斥一番,展现自己的权威,然后寻摸着怎么吃点空饷,赵横不同,他是让人担着米面,牵着一头猪去的。
百来斤糙米,一头大黑猪,过年都没这吃法,所以不用多说,没过多久,呼啦啦聚来几十号人,大锅煮饭,高笼蒸饼,大块的肉连同骨头下水一并洗净等着下锅,众人一边忙,一边小嘴抹了蜜般,就差把赵横供起来了。
向来都是他们这帮苦哈哈凑钱买酒买肉巴结上司,何曾吃过上司的酒肉。
赵横心里明白,不需要天天酒肉,隔三差五吃顿饱的,就足以让他掌控这支乡兵,卖命难点,出把力却没问题。
可在颜旭看来还不够,他对赵横还有更多的期待,因此特地每月拨他十两银子跟许多米面酒肉,让他对外树立起豪气大方的人设,不论是捕快衙役,还是三教九流,来者不拒,说白了就是打造一个及时雨宋黑子的角色。
本来颜旭想要亲自出面担任这一角色的,毕竟巅峰时期的宋江如割地军阀一般的存在。
可后来发现自己的家世与身份才是最宝贵的,犯不着自降身份。
这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颜家百多年出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官,虽然有一部分是靠走门路上位的举人,可其中也不乏进士出身的京官,说是官宦世家也算够格。
也就是这两代才开始没落的,毕竟爷爷走得早,当爹的不光走得早,还摆烂。
哪怕如此,颜旭若是想要当官,就算不再科考,也不过是花些钱,走走门路的事,不算太难。
可宋江不行,别看他家中同样有个庄子,手头也不缺银钱,却只是个吏,所以别管他在所谓的好汉中有多大的名气,却始终是个不入流的小人物,根本混不到官圈里去。
但凡能有个官当当,你看他愿不愿意上梁山。
另外颜旭恐怕也跟这些人聊不到一块去,所以既当过兵,又混过江湖,现在还披了身官皮的赵横,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对赵家有大恩,二哥赵雷又对他忠心耿耿,等过些时日,从颜氏寻一貌美贤惠的小娘子嫁给他,再置办些田产,差不多就是养死士的待遇了。
现在来看,赵横还真是天生干这个的,豪爽且精干,既让人觉得为人大方,又不会被当做冤大头,三教九流都愿以心相交,用不了多长时间,不光十里八乡,就连整个县城都没什么消息能瞒得过他。
日后若有强人盯上颜家,也能提早得到消息,光是这点就值得投资了。
赵横这边进展不错,颜旭这边也很顺利,很快就召集了三五百颜氏子。
颜氏在当地可是大族,与他同一高祖的就有数百人之多,也就是他若造反,诛九族必有他们一刀的那种。
出了五服只挂个颜氏之名的更多,所以召集三五百青壮汉子根本不算事。
事实上,若非限定只要颜氏的人,来的人会更多。
从这就能看得出现在底层的日子有多难过,要知道他们可不是对当地一无所知的外地人,谁不清楚去逐浪山开荒等于拿命去拼,可他们没有选择的馀地。
从古至今,底层从不缺为一口吃的而卖命的人,更何况这是能多生就多生的时代,夭折的是不少,可长大后没地种吃不上饭的人更多。
这些人全是不稳定因素,因为和平年月还好,不论是当长工,还是外出讨生活,好歹有条活路,就怕遇到无路可走的乱世。
而且穷就代表牵挂少,即娶不上媳妇,也赡养不了老人,等于了无牵挂,所以干出什么事来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颜旭就听闻附近已经有不少人上山落草,显然这还只是个开端,由不得他不早做些准备。
及时雨赵横只是他安插的耳目,用来打听县衙,民间,绿林等各处的消息,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他才选择带着过得不好的颜氏族人开荒种地,就是为了稳定内部,好应对外界危机。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颜家大小管事开始登记造册。
一个村的是一队,选出一个村头管事,再按照邻里跟血缘关系细分,以防村头搞事,比如多报瞒报克扣钱粮什么的,因为这会败坏颜家的名声。
老子给足了钱粮,结果还落得骂名,怎么可能忍。
所以与其事后恼火,还不如提前杜绝。
等按了手印,面对众人的目光,站在高台上的颜旭也不废话,直接招呼一声开饭。
围着土灶忙乎的伙夫纷纷掀开锅盖,随着蒸汽升腾,肉香开始弥漫,周围的人探头一看,嚯~
满满一锅的大米饭上铺满了巴掌长三指宽的腊肉,随着闷煮,肉味早已渗透到米饭中,此时粒粒泛着油光,让人看了口水直流。
腊肉好吃,却是一人一片,吃完就没了。
但是米饭跟咸菜管够,这帮人趁着嘴里的肉味,是越吃越有精神,就是饭量有点吓人,一碗起步,三碗不算多。
颜旭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时代出大力的人放开了吃饭,暗道难怪庄上的利润这么低,光靠种田跟那几家店铺根本发不了财,看来自己要另开财源了。
大多数农民一辈子就没吃过几顿饱饭,更别说这一顿还是新米,没拿放了好几年的陈米糊弄他们,于是放下碗筷,一抹嘴,开始卖力气,他们也只有这一身力气能回报这一饭之恩。
既然要开发逐浪山,颜旭就让人将河底石桩铺木板的独木桥升级为能过马车的大木桥,毕竟‘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他可没忘。
颜家庄每年都会储备一些木料,都是干透的好料,正好用来建桥。
不过光修桥用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剩下的人去对面建庙,供奉小清河神跟逐浪山神的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