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恩早有预谋。
实际上,向茂凯讨要这颗可以快速发育的种子时,他就已经存着用来勾引婕拉的心思了一一别的不说,单就福光岛黑雾褪去之后那丰饶的土地,就绝对不是任何一株植物能够拒绝的。
别看库莽古雨林的植物生长极其繁盛,甚至放眼望去,赫然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但迪恩非常确定的是,实际上这里的土地是非常贫瘠的。
高温多雨的气候下,雨林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再加之强烈的淋溶作用会使得养分流失,使得土壤之中的营养物质积累少得可怜。
而且,繁盛的植物形成了严重的内卷式竞争,为了能尽快地、尽可能地利用这些可怜的营养物质,雨林植物往往拥有着速生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又反过来导致雨林土壤无法沉淀养分,如此循环之下,雨林虽然繁盛,但土地却一日贫瘠过了一日。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考察,迪恩已然确定,如果不是元素魔法活跃,不少动植物已经催生出了利用元素能量的能力,恐怕整片库莽古雨林,最后都会象是蟒河北岸的部分一样,满目苍翠,却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但福光岛却不一样,福光岛的黑色土地是非常丰饶的,甚至可以出油来。
虽然在暗影岛期间,那里才是真正的死亡之地,但这种死亡并非来自于土地,而是来自于土地之上的黑雾。
这种黑雾对于土地是没有破坏性的一一甚至恰恰相反地,黑雾对暗影岛的土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保护效果,强行压制了土地的生机,导致了肥力的持续性积蓄。
按照茂凯的话说,他在岛上开辟花园,不是因为别的地方没法让种子萌发,而是因为别的地方种子萌发很容易出现烧根的现象。
嗯,肥料使用多了那种烧根,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福光岛上的泥土养分不仅没有经历任何消耗,而且还沉淀了大量的天然肥料,诸如鸟粪积累、天然岩石风化等来源的营养物质充分混入了泥土之中。
而随着黑雾的逐渐消散,当生命不再被压制,这片土地必然拥有惊人的承载能力。
这就是迪恩笃信自己能把婕拉忽悠上岛的内核原因。
和茂凯相处得时间久了,他虽然依旧难以接受令人头疼的植物伦理学,但至少他已经对于植物们的好恶有了一个比较清淅的判断。
无论是从降雨、阳光还是土壤的角度,其实福光岛才是那个真正的植物乐园。
也就只有茂凯这种过了太久孤独日子的可怜自然之灵,才会把库莽古雨林这种对于植物来说极度内卷的不正常地区,当做是植物的天堂。
而现在,从婕拉的反应来看,迪恩的推测非常准确。
她几乎一眼就看出了茂凯枝条所代表的意义,并精准地得出了“那片土地富饶得惊人”的答案。
这也正是迪恩期待看她得到的结论。
虽然梭布灵忧心,但迪恩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现一样,诚恳地向她发出了邀请。
在迪恩的言辞之中,茂凯就象是个憎懂的新生植物一样,只是“单纯地渴望着有更多生命来到那座可怜的岛屿上,给这里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嗯,从某种意义上说,迪恩倒是没有撒谎,现在的茂凯的确在为岛上的生物多样性着急,如果不经过人为干预的话,短时间内岛上的植物也只有茂凯自己的子嗣,以及极少数由飞鸟带来的各种形式的种子,还有些随海水漂来的椰子之类的水媒植物。
这些显然满足不了一个“孤寂了一千年的老人的心”,所以他甚至在迪恩离开的时候,希望迪恩再来岛上的时候,能帮助自己搜罗些种子。
现在,迪恩很好地完成了这份嘱托一一他成功地说服了婕拉,并从她那里,拿到了一颗捷兰花的种子。
“拿着它吧,凡人。”婕拉的语气里带有几分期待,以及几分微妙的得意,“它会在最丰饶的地方扎根生长,并开出最美的花朵,绝对是你从未见过的美丽。”
“当然。”迪恩笑着接受了种子,“正如这片美妙的花园。”
最终,秉持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原则,婕拉放任迪恩和梭布灵全须全尾地走出了自己的花园。
在终于离开了那片花园的范围之后,迪恩将种子收好之后,终于看向了似乎还有些恍惚的梭布灵。
“你觉得那片花园怎么样?”他问道,“如果在岛上也开辟出来一片,茂凯会喜欢吗?”
“茂凯——也许会吧?”梭布灵的语气不是很确定,“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她很漂亮,是我从未见过的美丽,但也太危险了,我总觉得她一直在压制看自己的攻击性,那些藤蔓和荆棘,仿佛已经期待着把我们撕碎了。”
“那说明你的感知没有什么问题。”迪恩点了点头,“正如我讲过的,婕拉花园在当地人的眼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可你还是想要把她带到岛上!”梭布灵提高了声调,“你要把这份危险,送到福光岛上!”
“别紧张,放宽心。”迪恩摆了摆手,“难道婕拉再怎么危险,茂凯还看不住她么?””
梭布灵迟疑了片刻,终于勉强地晃了晃自己的枝条。
“茂凯是可以的。”
当然可以一一实际上,哪怕在自然之灵的范围内,茂凯也是一个相当程度的老资格迪恩敢说,论及自然之灵的影响力,他恐怕仅仅会逊色于艾欧尼亚的某些老怪物。
幻梦树、帝柳之类的,茂凯也许比不了,但其他地方的自然之灵,统统都是他的后辈。
而且,茂凯的树芯可是经过生命之水滋养的,别看他体表麻麻赖赖的扭曲痕迹已经无法驱散,但那是他和破败之咒的黑雾直接对抗所留下的功勋,和茂凯这样树大根深的自然之灵相比,速生速死的婕拉花园—也就是那么回事。
或许在茂凯角度上的婕拉,就和主人眼里会哈气的猫咪一样一一漂亮、但脾气有点不够好。
“但我总觉得不对劲。”梭布灵还是有点不放心,“除了自然的力量,那个婕拉的身上还有另外一种力量,一种让我非常不安的力量。”
只能说不愧是茂凯的子嗣,梭布灵也察觉到了婕拉身上符文之力的痕迹。
诚然,世界符文的力量总是危险的。
但别忘了,福光岛上,现在正立着一尊大神呢一一瑞兹的教程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虽然期间他不可避免地会离开福光岛,去查找世界符文的踪迹,但至少崔斯特在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载的时间里,要乖乖待在岛上学习。
他的魔法理论水平和迪恩坐一桌,虽然应用水平比之迪恩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但需要补课的内容却一点都不能落下。
婕拉这种情况,让瑞兹瞧上一眼,应该就会有个结论了。
而且,如果婕拉身上的符文之力在瑞兹看来真的严重到“必须倾刻炼化,作为世界符文封印起来”,那迪恩倒也是不介意换一个看家的护院犬。
只是这部分内容他实在不好开口和梭布灵解释,面对着她隐隐的担忧,迪恩也只能拍着胸口保证,自己已经“准备了充分的预案,绝对不会让她在上岛之后造成任何形式的破坏。”
结束了短暂的支线任务后,迪恩带着捷兰花的种子,转道向着西南方前进,靠着过人的精力和体力,以及佐兰妮的辅助定位,他在三天之后就顺利地追上了大部队。
或者说—从第三天开始,大部队那边就停下了脚步。
因为沿着一条蟒河的支流,按照那个被俘的瓦斯塔亚山的指引,他们找到了附近最近的人类城市。
帕若萨。
谨慎起见,他们并未直接进入这座城市,而是将营地设置在了城外的雨林之中,并持续关注着这座城市的情况。
当迪恩抵达的时候,卡萨丁已经记录下了好几页详尽的笔记。
“这不象是一个什么以绪塔尔的城市。”他用一句详略得当的话,概述了这些笔记的内容,“倒象是一座和泥镇一样的城市一一你敢相信么,城外居然还有个规模不算太大的码头!”
这就有点出乎迪恩的预料了。
在迪恩的印象之中,以绪塔尔这个国家干脆就是整个藏在雨林之中,几乎从不与外界交流的。
或者说—他们只是将自己藏在了雨林之中,单方面地窥探着外界的情况,而不会主动和外面有交集。
可是,按照卡萨丁的观察结果,帕若萨这座城市,甚至有依托着蟒河支流的外贸网络?
这简直难以置信。
由于帕若萨的情况超出了迪恩的预期,所以他专门花了一天的时间,拎着海克斯望远镜,小心地关注着这座城市的情况。
然后他惊讶地发现,一切似乎正如卡萨丁所描述的一般,似乎帕若萨并非是以绪塔尔的城市,而是一座和泥镇一样的贸易城市。
但这明显很不对劲,因为有资本和能力参与这种深入雨林贸易的,不应该是什么无名之辈一一毕竟组织一大批人手,乘着细长的桨划船,从蟒河口逆流而上,经过几道支流的中转来到这座城市,然后再一番买卖后原路返回,这之中的成本是非常惊人的。
这种惊人的成本注定,能有资格在其中掺一脚的,都不会是什么无名之辈。
在迪恩的印象里,大河游民没有这份能耐,皮尔特沃夫也没有这份资源,思来想去,或许也只有泥镇那几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股东,才有这份能力和资源,在帕若萨做生意吧?
可是,为什么在此之前,自己从未听到过任何关于帕若萨存在的消息呢?
似乎这座城市压根就不存在一样,泥镇的每一项雨林特产,都顶多被追朔到“某个大河游民部族”的身上。
陷入了思考的迪恩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
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测悄然出现在了他的心头一一或许,这座城市正是以绪塔尔和外界的“有限交界处”,是一个特殊的开放口岸,以绪塔尔允许某些人来这座城市做生意,但却禁止他们将消息散播开来。
而得到了这份许可的人,也乐于闷声发大财,将这些信息全部隐藏了下来,使之不会流传于世。
虽然一座雨林之中存在的城市总会让人有些好奇,忍不住遐想其建成的原因和方式,但相较于亮闪闪的金币,好奇心也不是不能退让一步。
如果这份猜测是真的,那作为一个“个人冒险家”,迪恩恐怕并不会受到什么欢迎一帕若萨人的态度还不太好说,但至少那些占据了本地贸易份额的商人,恐怕会忍不住做出一些不太友善的反馈。
意识到了这一点,迪恩很快发现了供自己活动的空间,他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身份,一个让帕若萨人认为安全无害、可以合作,但却会让那些二道贩子跳脚的身份。
这种凭空捏造倒还算是迪恩擅长的领域,他只是思付片刻,便很快找到了思路。
一个落魄的富家子弟,在察觉到了泥镇上数量有规律的雨林特产之后,带上了全部的身家和可靠的人手(忠心耿耿的仆人、情人和护卫),冒险孤注一掷,进入了雨林之中。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危险,这一路的冒险内容自然需要额外编篡一一不能说自己直接横穿库莽古雨林过来,否则是人就知道来者不善,要说自己沿着蟒河逆流而上,直至水流太大,不得不弃船进入雨林。
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那些已经死亡的诺克萨斯探险者的笔记,稍加一些改动就行。
至于怎么找到了帕若萨这也不难。
因为队伍之中有瓦斯塔亚人的缘故,自己用“坦率和真诚”得到了瓦斯塔亚部族的帮助,他们为自己指引了道路一一反正以绪塔尔人和瓦斯塔亚人的关系并不和谐,这里随便编,帕若萨人也没法求证。
这种孤注一掷的落魄商人,无论迪恩还是卡萨丁都相当熟悉,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下,一个全新的“贸易团”就这样被搭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