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今天的开幕式我让秘书录下来看了,搞得不错嘛!”赵安邦的声音透着欣慰。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足球改革更是大势所趋。你们敢为人先,这种精神值得肯定。”
“谢谢老领导鼓励,我们一定稳步推进,不急于求成。”
“这就对了。”赵安邦说。
“我听说边西的沙瑞金前几天去你们那里了?”
“是的,主要谈能源和产业合作。”
“恩,瑞金同志能力强,有魄力,将来必成大器。你们要保持良好关系。”赵安邦顿了顿。
“另外,立春同志前几天来京城开会,还特意问起你,说汉江有你这样的年轻干部,是汉江之福啊。”
王江涛心中冷笑,赵立春这话说得漂亮,背后不知在打什么算盘。
挂了电话,王江涛对周绘敏说:“赵立春又在打听我的情况了。”
周绘敏担心地说:“他会不会又给咱们使绊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王江涛目光坚定。
九月初,汉超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已经成为汉江百姓茶馀饭后的热门话题。
而王江涛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更广泛的改革领域。
在省政府会议上,王江涛提出要对全省开发区进行系统性调研:“我们省有各类开发区、高新区一百多个,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很突出。”
“有的开发区亩产税收超过百万,有的却连基本运营都困难。这种差距背后,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管理体制、产业定位的差异。”
裴一泓表示支持:“江涛同志这个提议很好。开发区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必须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我同意开展一次全面调研,摸清家底,找准问题。”
九月七日,王江涛带领省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负责人,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开发区专题调研。
第一站是位于江州市郊的江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这个成立于二十年前的老牌开发区,曾经辉煌一时,但近年来发展势头明显放缓。
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伟汇报工作时面露难色:“王省长,我们开发区最大的问题是土地资源基本用完,新增项目无处落地。另外,早期引进的一些企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但搬迁成本太高,腾笼换鸟难度很大。”
王江涛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直接去了园区。
在一家电子企业,他看到生产线还是十年前的设备,产品附加值很低。
在另一家建材企业,环保设施简陋,粉尘飞扬。
“这样的企业,怎么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王江涛对随行的当地领导说。
“开发区不是企业的养老院,必须创建优胜劣汰机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要么升级改造,要么坚决清退。”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江涛指出了江州开发区的问题:“我看你们是陷入了路径依赖,守着老摊子,不敢动大手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他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对园区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一企一策的转型升级或退出方案。第二,提高准入门坎,未来只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项目。第三,学习深圳等先进地区经验,推广工业上楼,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离开江州开发区,调研团队又来到宁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里的景象截然不同:现代化厂房林立,园区环境优美,企业生产繁忙。
宁川市委书记自豪地介绍:“我们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亩均税收达到180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特别是科技创新港建成后,带动了整个开发区的能级提升。”
王江涛深入几家科技企业调研,详细了解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情况。
在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年轻的创始人介绍他们的新药研发进展:“王省长,我们的抗癌新药已经进入临床三期,成功后将是全球首创!”
“很好!科技创新就是要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王江涛鼓励道。“政府会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你们心无旁骛搞研发谋发展。”
当晚在宁川住处,王江涛根据连日调研情况,开始起草《关于推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他写道:“开发区建设必须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从政策优惠转向制度创新……”
写到深夜,周绘敏打来电话:“还在忙吗?别忘了按时吃饭,你的胃不好。”
“马上就完。”王江涛心里一暖。
“金山在学校怎么样?”
“挺好的,他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说是受你影响。”
王江涛笑了:“这小子……你告诉他,踢球可以,别眈误学习。”
挂了电话,王江涛继续工作。
他知道,开发区改革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九月中旬,王江涛的调研团队来到汉江省南部的南湖市。
这里是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但近年来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在南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向王江涛反映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王省长,我们园区有家龙头企业想扩大生产,需要200亩土地,但园区已经无地可用。”
“而旁边有家传统纺织企业占地300亩,年年亏损,但因为是老国企,职工安置问题解决不了,僵持在这里。”
王江涛立即去看了这两家企业。
一边是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订单排到明年。
一边是破旧的老纺织厂,厂房空旷,机器闲置。
“这种资源配置太不合理了!”王江涛对随行的南湖市委书记说。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优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这个结必须解开!”
他当场指示:“由市政府牵头,国资委、人社局参与,成立工作专班,一周内拿出纺织厂的搬迁安置方案。要依法依规,妥善安置职工,盘活土地资源。”
南湖市委书记面有难色:“王省长,这家纺织厂有在岗职工八百多人,退休职工五百多人,安置费用不是小数目。而且一些老职工对企业感情深,不愿意搬。”
“困难肯定有,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改革。”王江涛语气坚定。
“安置费用可以从土地出让金中解决一部分,省里再给予适当支持。对职工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讲清道理,保障权益。”
他特别强调:“改革不是冷冰冰的,要有温度。对老职工的历史贡献要充分肯定,安置方案要尽可能优惠。”
回到住处,王江涛想起白天的情况,深感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牵涉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他打电话给省国资委主任,要求他们总结全省类似情况,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的指导性政策。
深夜,王江涛继续完善开发区改革方案。
他在稿子上写道:“创建以亩均税收、亩均产值、单位能耗、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为内核的评价体系,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倒逼开发区转型升级……”
这时,手机响起,是祁同伟打来的。
王江涛眉头一皱,祁同伟这么晚打电话过来是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