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犀利起来:“事实上,我手头就有宁川市委市政府当年关于这些项目所有的会议纪要、专家评审意见、公示文档复印件,足足有十几册之多。”
“如果陈凯同志,或者任何一位同志有兴趣,会后可以随时调阅核查。”
他顿了顿,看向陈凯,一字一句地说:“我倒是想请教陈凯同志,你提到的百姓议论和质疑,具体是哪些百姓?反映了哪些具体问题?”
“有没有调查核实过?还是仅仅听信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传言,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诬告?”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敲打在寂静的会场上。
陈凯没想到王江涛准备如此充分,直接把决策记录都准备好了,反击如此直接,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王江涛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说道:“至于所谓的为了速度牺牲程序和为了效率忽视风险,这更是不负责任的臆测。”
“宁川的发展,是在守住安全、环保、廉政底线的前提下取得的。这一点,宁川的百姓最有发言权!反倒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声音不高,却清淅无比:“我最近了解到一些情况,与我们省政府班子内部某些同志的工作方式有关。”
“比如,在分管领域,是否存在违反规定,为特定企业在地价、税费方面打招呼、递条子,施加不正当影响的情况?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干预司法,为涉及国有资产纠纷的特定一方撑腰的情况?”
王江涛每说一句,陈凯的脸色就白一分。
这些事,他做得很隐蔽,但并非无迹可寻,尤其是在王江涛和裴一泓有备而来的情况下。
“江涛同志,你……你这是什么意思?说话要讲证据!”陈凯有些气急败坏。
“证据?”王江涛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材料,但没有打开,只是放在桌上。
“关于鹏程国际贸易公司那起官司,对方企业依靠某些领导打招呼,险些导致国有资产损失八千万的事,省高院应该有完整的记录。”
“关于某位领导亲属控制的公司,在土地使用方面享受超常待遇的问题,国土和审计部门也并非完全没有察觉。”
“如果需要,我想纪委的同志会很感兴趣深入了解一下。”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会场炸响!
谁也没想到,王江涛竟然在民主生活会上,直接说出了如此具体的问题!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批评,而是近乎揭发和控诉了。
会场的空气几乎凝固。
几位副省长面面相觑,神色震惊。
省纪委书记的眉头紧紧锁起,看向陈凯的目光充满了审视。
裴一泓适时地开口,语气沉痛而严肃:“同志们,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但前提是我们要坦诚相见,实事求是。”
“如果个别同志自身不正,甚至存在违纪违法的嫌疑,却还在会上道貌岸然地指责其他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同志,这不仅是对其他同志的不公,更是对纪律的藐视。”
他转向张平书记:“张书记,今天会上反映出的这些问题,特别是涉及陈凯同志的一些情况,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我建议,请省纪委介入,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核实!”
张平书记面色凝重,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面如死灰的陈凯身上,沉声道:“一泓同志的建议很中肯。不允许有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打击陷害坚持原则的同志。”
“纪委的同志,按照程序,对今天会上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解核实。”
“在核实清楚之前,陈凯同志暂时回避相关的工作。”
这话一出,等同于宣布了对陈凯的初步处理。
等待陈凯的,将是被彻底边缘化,以及后续严格的纪律审查,一旦坐实,绝不仅仅是一撸到底那么简单。
这场惊心动魄的民主生活会,以王江涛和裴一泓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王江涛用他超绝的政治智慧和充分的准备,不仅干净利落地洗清了泼向自己的污水,更将幕后黑手之一陈凯当场反杀,揭露其问题,使其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这场精彩而激烈的交锋,充分展现了王江涛在复杂政治斗争中的原则、勇气与谋略,也让所有与会人员见识了他的锋芒与力量。
民主生活会上的风波,如同一次强烈的政治地震,在汉江省高层引起了巨大反响。
陈凯被省纪委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赵达功闻讯后,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栽了。
巡视组那边,针对王江涛的举报,经过严密核查,被证实纯属诬告。
那个所谓的证人在强大的政策攻心和事实面前,最终承认是受人指使,提供了伪证。
巡视组组长亲自与王江涛进行了一次沟通,明确告知核查结果,并对其在谈话中的坦诚与配合表示感谢。
钟小艾在参与处理此事的过程中,对王江涛的印象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她原本带着几分先入为主的偏见,但通过这次事件,她看到了一个真正清廉、正直、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干部形象。
在向巡视组汇报核查结论时,她客观公正,甚至不吝啬地肯定了王江涛的表现。
一次在巡视组驻地走廊的偶然相遇,钟小艾主动停下脚步,对王江涛说道:“王省长,经过这次事情,我深受教育。”
“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为我之前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向您表示歉意。”
她的态度诚恳,与之前那种带着距离感的客气截然不同。
王江涛大度地笑了笑:“钟主任言重了。巡视工作是组织的重托,你们也是职责所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感谢你们还了我清白。”
三月底的一个周末,春光明媚。
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紧张气氛终于稍稍缓解。
王江涛难得地没有安排工作,和周绘敏在家里享受了一个悠闲的下午。
儿子王金山去了同学家讨论课题,家里只剩下夫妻二人。
两人坐在阳台上,喝着茶,看着楼下院子里初绽的玉兰花,享受着难得的静谧。
“总算是雨过天晴了。”周绘敏轻轻舒了口气,看着丈夫略显清瘦但精神矍铄的侧脸。
“这段时间,真是难为你了。”
王江涛握住妻子的手,笑了笑:“没什么,习惯了。倒是你,跟着我担惊受怕了。”
“我没什么,就是心疼你。”周绘敏温柔地反握住他的手。
“对了,上次文化展,效果比预想的还好。”
“特别是汉东高育良书记带来的那个木偶戏团,表演的传统剧目,吸引了好多年轻人,连带着宁川那个文创园的游客量都涨了不少。”
提到文化展和宁川,王江涛忽然想起了什么,若有所思地说:“绘敏,你办这个文化展,把静态的文化资源盘活了,形成了动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给了我一个启发。”
“哦?什么启发?”周绘敏饶有兴趣地问。
“你看啊,我们汉江省,经济总量上去了,但在一些软实力、在凝聚人心士气、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王江涛目光投向远处,似乎在构思一个蓝图。
“我一直在想,除了抓项目、抓改革,还能做点什么更能让老百姓有参与感有获得感,同时也能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事情。”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我喜欢足球,你是知道的。虽然咱们国家的足球……唉,一言难尽。”
“但足球的魅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我在想,我们汉江省,能不能自己搞一个职业足球联赛。”
“就叫汉江超级联赛,简称汉超!”
“汉超?”周绘敏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