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的起点(1 / 1)

2002年的元旦,宁川市是在一种悄然而又坚定的自信中迎来的。尽管汉江第一强市的消息尚未正式公布,但市委市政府内核圈层的干部们已然心照不宣,一种昂扬奋发的精气神弥漫在各项工作之中。

节后第一天,裴一泓便主持召开了新年的第一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室里,暖意融融,但与会的常委们都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往年的凝重与期待。

“同志们,新的一年开始了。”裴一泓开门见山,语气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过去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宁川打赢了一场翻身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并没有直接点破那个众所周知的“成就”具体是什么,但所有人都明白其所指。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

“这绝不是我们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站在新的平台上,我们如何巩固优势?如何弥补短板?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考题。”

王江涛紧接着发言,他面前的笔记本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新一年的工作构想。

“裴书记说得很好,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昭示未来。根据市委的总体部署,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我考虑,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巩固、提升、创新、共享’八个字上做文章。”

他条分缕析地阐述:“巩固,就是要巩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确保经济走廊的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确保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不下降。”

“提升,就是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营商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吸引力。”

“创新,就是要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上大胆探索,特别是要在绿色发展和局域协同上走出新路。”

“共享,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民生领域取得新突破。”

他的发言思路清淅,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得到了常委们的一致认同。

会议最终确定了2002年为宁川的质量提升年和民生改善年,并原则通过了王江涛牵头制定的年度重点工作清单。

散会后,裴一泓与王江涛并肩走在走廊上。

“江涛,思路很清淅啊。”裴一泓赞许道。

“巩固、提升、创新、共享,这八个字概括得很到位。特别是共享,这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一定要落到实处。”

“裴书记,我始终认为,经济发展如果不能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那就是失败的。”王江涛诚恳地说。

“今年我们财政状况好了,更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民生上加大投入。”

“我完全支持。”裴一泓点头。“需要市委协调的,你尽管提。”

开年工作的号角已然吹响,王江涛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执行中。

他深知,蓝图绘就得再好,关键还在于落实。

一月下旬,王江涛重点调研了宁川经济走廊的运行情况。

他不再满足于听汇报、看报表,而是直接深入到企业车间、研发中心和员工食堂,与管理者谈困难,与技术人员聊创新,与一线工人话家常。

在一家去年引进的精密制造企业,总经理向王江涛反映:“王市长,我们企业发展势头很好,订单充足,但现在最头疼的是高端技术工人招工难,现有的员工住房压力也大,很多人每天通勤要花一两个小时。”

王江涛认真记录下这个问题,当场表态:“人才公寓项目正在加速建设,首批五百套今年年中就能交付使用,优先保障象你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

“关于技工短缺问题,我回去就让人社局研究,和本地的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搞‘订单式’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帮着培养什么样的人!”

他的现场办公和务实作风,让企业负责人倍感振奋。

调研结束后,王江涛立即召集人社、教育、住建等部门负责人开会,专题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人才和住房问题。

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宁川工匠培养计划和人才公寓分配细则很快出台,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二月,春节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去,王江涛便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李达康率领的京州市政府代表团。

这次来访,规格更高,阵容更大,目的也更明确:深化两地全方位合作。

“王江涛,我又来了!”李达康依旧是大嗓门,握着王江涛的手用力摇晃。

“你们宁川现在是名声在外啊!再不抓紧合作,我们京州都要落后了!”

王江涛笑着回应:“达康书记,您太谦虚了。京州是我们的老大哥,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合作是互惠互利,我们求之不得。”

在裴一泓和王江涛的陪同下,李达康一行详细考察了宁川经济走廊和科技创新港。

看到宁川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李达康不禁感慨:“说实话,江涛,你们这几年干得确实漂亮!这个规划和执行力,不服不行!”

在随后举行的两地合作洽谈会上,李达康直接抛出了重磅提议:“一泓书记,江涛市长,我看我们两地的合作,可以再升级一下。”

“我提议,共建京-宁协同创新示范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共享研发平台,共育创新人才,怎么样?”

这个提议的魄力和前瞻性,让裴一泓和王江涛都为之振奋。

裴一泓当即表态:“达康书记这个提议非常好!体现了战略眼光和开阔胸襟。我们宁川完全赞同!细节问题,让江涛市长和你们的团队具体对接。”

王江涛也紧接着说:“达康书记,这是推动局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拿出最大的诚意,最好的资源,全力推动示范区建设落地。”

洽谈会气氛热烈,双方很快就示范区建设的框架原则达成了共识,并约定成立联合工作组,尽快拿出具体方案。

送走李达康后,裴一泓对王江涛说:“江涛,和李达康合作,虽然有时候他风格强势,但确实是干实事的人。这个示范区要是搞成了,对我们宁川提升产业能级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是啊,”王江涛深有同感。

“达康书记虽然急性子,但眼光准,魄力足。和他打交道,直来直去,反而效率高。这个项目,我会亲自盯着。”

就在王江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三月初,他接到了高育良打来的电话。

这次通话,高育良的语气比以往少了几分师长的随意,多了几分正式的意味。

“江涛啊,最近工作还顺利吧?”高育良照例是先寒喧。

“谢谢高老师关心,一切都好,正在按计划推进新一年的工作。”王江涛躬敬回答。

“恩,宁川的发展势头,我们都看到了,很不错。”高育良顿了顿,话锋一转。

“我今天打电话,是有个事情想跟你沟通一下。”

“同伟在公安厅工作表现很突出,最近部里有个重要的专案组,需要从地方抽调精干力量,考虑到他以前在岩台山区和缉毒战线都立过功,部里和厅里的意思,想让他去牵头负责这个专案。”

王江涛心中微微一动,他谨慎地回应:“这是组织上对同伟能力的认可。”

“是啊。”高育良语气平和。

“不过这个专案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可能有时候需要一些跨局域的协调配合。万一到时候需要宁川这边提供一些协助,还希望你看在老同学的情分上,以及为了工作大局,能够给予必要的支持。”

高育良的话说得很委婉,但王江涛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这既是提前打招呼,也是一种隐形的请托。

“高老师,请您放心。”王江涛措辞严谨地回答。

“只要是合法合规,符合程序,有利于案件侦办的工作需要,我们宁川市政府一定全力配合,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这是我们的责任。”

他没有提及老同学情分,而是强调了合法合规和工作责任,既表明了态度,也划清了界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两秒,随即传来高育良不变的笑声:“好,好,有这个态度就好。江涛啊,你原则性强,我是知道的。那就先这样,不打扰你工作了。”

挂了电话,王江涛眉头微蹙。

祁同伟的仕途轨迹,似乎总与某种强大的推力相伴而行。

他并不怀疑祁同伟的能力和立功的真实性,但这种过于顺遂的晋升和重要任务的委派,总让他感觉有些不安。

他提醒自己,未来在与祁同伟可能的工作交集上,必须更加恪守规矩,一切按程序办事。

家庭的温暖,依旧是王江涛忙碌工作中最有效的减压阀。

三月中旬,周绘敏带着放春假的王金山再次来到宁川小住。

这次来,周绘敏发现丈夫比年前更加忙碌,但精神却愈发饱满。

她一如既往地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将他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天无论王江涛多晚回家,总有一盏灯、一碗热汤在等着他。

“绘敏,辛苦你了。”一天深夜,王江涛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看到在沙发上边看书边等他的妻子,心中充满歉咎和感动。

“跟我还说这些。”周绘敏放下书,温柔地笑着,起身去给他热汤。

“看你这么投入,我知道你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我和金山都为你骄傲。”

王江涛接过妻子递来的汤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京州和宁川要共建协同创新示范区,接下来可能会更忙。暑假的时候,我可能也没多少时间陪你们。”

“工作要紧。”周绘敏在他身边坐下。

“对了,金山县文化馆的讲座很成功,他们还想请我做一个系列讲座呢。我想着,以后是不是可以把宁川和金山,甚至京州的一些文化资源联动起来,做一些跨局域的文化交流活动?”

王江涛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很好啊!经济发展了,文化传承和交流也要跟上。你这可是帮我们拓宽了局域合作的思路!需要什么支持,你跟我说,或者我让文化局的同志跟你对接。”

看着妻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王江涛感到由衷的欣慰。

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与支持,远比生活上的照料更让他感到富足。

儿子王金山也渐渐长大了,不再只是缠着爸爸问这问那,而是开始有自己的思考。

一次晚饭时,他忽然问:“爸爸,我们老师说,发展经济有时候会破坏环境。宁川发展这么快,会不会也把环境弄坏了?”

儿子的问题让王江涛既惊讶又欣慰。

他放下筷子,认真解释道:“金山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确实有时候会有矛盾,但爸爸和裴伯伯,还有宁川的很多叔叔阿姨,一直在努力找到平衡点。”

“我们关停了很多污染大的老工厂,规划了很多公园和绿地,还在推动企业使用更清洁的技术。”

“就象我们家的生活,既要过得更好,也要保持干净整洁,是一个道理。发展,不能只顾眼前,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王金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眼中闪铄着思考的光芒。

王江涛知道,自己对这座城市的责任,不仅在于当下的发展,更在于为下一代塑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进入四月,宁川的质量提升年和民生改善年活动全面铺开。

王江涛主导的几项重大民生工程相继激活:宁川市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旨在满足市民健身须求和承接大型赛事。三家新建的公立幼儿园完成招标,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复盖全市的智慧政务系统开始试运行,目标是让市民和企业最多跑一次。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锁春情 乱世狂龙,从打猎开始杀穿朝堂 白切黑四爷每天都在欺负娇福晋 娶妻就涨帝王运?我怒收三千佳丽! 惹不起的玉面神探 小圆脸与小男左 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公主和亲记 终极:想当咸鱼的我,被人曝光了 对母后的表外甥女姐姐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