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分组讨论中,王江涛的发言引起了一位特殊人物的注意——美国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田教授。
“王市长,您对科技创新的见解很深刻。”会后,李平主动与王江涛交谈,“特别是关于政府如何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搭建桥梁的观点,我很认同。”
王江涛受宠若惊:“李教授过奖了!您是世界顶尖科学家,我们还处在学习阶段。”
李田微笑道:“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很愿意为祖国做点贡献。”
王江涛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李教授,我们宁川正在建设科技创新港,希望能汇聚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和资源。不知您是否有兴趣担任我们的高级顾问?”
李平略作思考,欣然应允:“能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是我的荣幸。”
与李平创建联系,成为宁川科技创新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消息传回宁川,裴一泓高兴地说:“江涛,你可是为我们请来了一尊大佛啊!”
六月初,王江涛回汉东省参加一个局域协调发展论坛。
利用这个机会,他回家探望了父母。
母亲林云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又瘦了!工作再忙,也要记得吃饭啊!”
“妈,我没事,身体好着呢。”王江涛安慰道。
父亲王泽抽着旱烟,关切地问:“在宁川干得怎么样?听说你当市长很忙?”
“忙是忙了点,但很充实。”王江涛简单介绍了宁川的情况,“宁川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就是老国企多,改革任务重。”
“不管在哪里,都要为老百姓办实事。”王泽叮嘱道,“咱们王家世代农民,你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
“爸,我记住了。”王江涛郑重地说。
在家住了一晚,王江涛又匆匆返回宁川。临行前,周绘敏细心为他整理行李。
“江涛,别太拼了。”周绘敏柔声说,“我和金山都好,你不用惦记。”
王江涛握住妻子的手:“等暑假,我一定接你们来宁川住一段时间。”
回到宁川,王江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科技创新港的规划进入关键阶段,他亲自参与方案论证,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
七月,宁川市遭遇罕见暴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王江涛第一时间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宁川县,指挥抢险救灾。
“王市长,上游水库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可能要泄洪!”水利局长焦急地报告。
王江涛站在堤坝上,看着汹涌的河水,果断下令:“立即组织下游群众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他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堤坝上,查看险情,慰问受灾群众。
“老乡,家里进水了吗?人员都安全转移了吗?”王江涛走进一个临时安置点,关切地询问。
“都转移了,谢谢政府关心!”一位老大娘拉着王江涛的手,“王市长,您也要注意安全啊!”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险情得到控制,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王江涛几乎没合眼,眼睛布满血丝,声音沙哑。
裴一泓从省城打来电话:“江涛,辛苦了!我听说你三天没休息了,赶紧回去睡一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王江涛这才感到疲惫不堪,在工作人员的再三劝说下回宿舍休息。
救灾工作结束后,王江涛推动市政府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月,科技创新港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李田教授专程赶来参加,裴一泓和王江涛陪同参观。
“规划很有前瞻性。”李田赞赏道,“如果能按计划推进,宁川有望成为局域科技创新中心。”
“这离不开李教授的支持和指导。”王江涛真诚地说。
奠基仪式后,裴一泓与王江涛进行了深入交谈。
“江涛,科技创新港是我们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招。”裴一泓说,“但我要提醒你,省里有些同志对我们这么大的投入有不同看法,认为我们好高骛远。”
王江涛点点头:“我也听到了一些议论。不过我认为,发展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只看眼前。”
“我完全同意。”裴一泓坚定地说,“压力我来顶,你放手去干!”
九月初,王江涛接到一个让他意外的消息——赵瑞龙再次来到宁川,而且这次带来的是一个高科技项目计划。
“王市长,别来无恙啊!”赵瑞龙笑容可鞠,“这次我可是带着诚意来的,绝对符合你们的产业政策。”
王江涛谨慎地接待了他,仔细审阅项目计划。
出乎意料,这次赵瑞龙提出的确实是一个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
“项目看起来不错。”王江涛客观评价,“不过还是要经过专家评审和规范程序。”
赵瑞龙这次表现得十分配合:“应该的,应该的。我一定按规矩办事。”
项目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获得通过。
签约仪式上,赵瑞龙对王江涛说:“王市长,我是真心想在宁川做点事业。以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您多包函。”
王江涛大方地说:“只要合法合规经营,我们都欢迎。”
事后,裴一泓对王江涛说:“江涛,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既坚持了原则,又没有把投资者拒之门外。”
“我也是就事论事。”王江涛说,“项目本身确实不错,对完善我们的产业链有帮助。”
十月,宁川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江苏等地学习考察。
王江涛对苏州工业园和杭州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印象深刻。
“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但也不能照搬照抄。”王江涛在考察团讨论会上说,“必须结合宁川实际,走出自己的路子。”
考察回来后,王江涛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包括简化审批流程、规范行政执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十一月初,王江涛接到刘正东的电话。
“江涛,听说你们宁川发展很快啊!”刘正东语气欣慰,“汉江省的领导见到我,都夸你能干。”
“省长过奖了,都是裴书记领导有方,班子同志们共同努力。”王江涛谦逊地说。
“不骄不躁,很好。”刘正东赞许道,“不过我要提醒你,树大招风,成绩好了,更要谨慎。”
“谢谢省长提醒,我一定注意。”王江涛知道,这是老领导在关心自己。
十二月中旬,宁川市召开年度经济工作会议。
初步核算,2001年宁川gdp实现翻番,增速继续领跑汉江省,与省会江州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裴一泓在会上兴奋地宣布:“同志们,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照这个势头,明年有望实现历史性跨越!”
王江涛在做报告时,依然保持冷静:“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的经济总量上去了,但质量和效益还有提升空间;产业发展了,但环境污染的压力也在加大;城市建设加快了,但民生改善的任务依然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