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反叛(1 / 1)

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完了之后,贾诩想要离开。

刘末却是将贾诩拦住了,贾诩转过头疑惑的看着刘末。

刘末却是笑了笑。

“有文和在李傕不值一提,只是城中不止我一人啊。”

贾诩见刘末这么说,顿时就笑了起来。

确实是如此,这借口要是找不好,张济郭汜可不会袖手旁观。

贾诩脸上虽然有三分醉意,但却笑的轻松惬意。

“此有何难?”

刘末赶忙开口。

“还请赐教。”

贾诩摆了摆手道。

“我反了便是。”

刘末看着贾诩片刻之后这才反应了过来。

确实是如此,凭什么你只允许李傕杀贾诩,不允许贾诩反击呢?

将李傕在城外的大军击溃之后,将其指挥权给贾诩不就行了。

刘末帮贾诩击溃了李傕,收缴李傕士卒给贾诩,刘末自己一点不沾。

谁能说是刘末想要吞并李傕?

这分明是你内部贾诩叛乱,关刘末什么事?

张济和郭汜就算是想要找事,也没办法找。

毕竟刘末到时候不仅不会收缴李傕士卒,也不会占据李傕地盘。

郭汜和张济想要对付贾诩,贾诩可与刘末为援。

而贾诩从头到尾都不掺和,只是出个名头罢了。

唯一会受损的也就是贾诩的名声了。

但是对于贾诩来说名声是什么?

贾诩说完之后,只是看着刘末。

一般来说如果是其他西凉将领的话,是不会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毕竟你凭什么能保证贾诩的忠诚呢?

刘末看着贾诩片刻之后笑了起来。

“文和果然大才!便是如此了!只待营中火起,我便率军杀入!”

贾诩点了点头,朝着刘末又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刘末与荀攸一路相送,将贾诩送出去了之后。

荀攸赶忙上前对刘末开口道。

“将军,此人可疑,恐其有诈,将军不可亲去,遣李将军前去便可。”

刘末摇了摇头。

以贾诩的性格,哪怕是李傕用他亲爹的命来要挟贾诩,贾诩都不可能冒着被自己杀的风险来,为李傕忽悠自己。

为什么是为了李傕呢?

因为就贾诩自己的性格,没有生命危险他是绝对不可能办这事的。

刘末缓缓的开口道。

“不必相疑。”

没有多馀的话,简单的四个字就能够表现自己对贾诩的信任了。

至于帮贾诩之后,贾诩要是根本不管刘末,反而自己跟李傕一样,自成一派怎么办?

刘末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就贾诩的那个性格。

你给贾诩一辈子时间,他也不可能会出这个头啊。

在历史之中,哪怕是为了保命撺掇李傕郭汜,保住命了之后,贾诩根本不掺和西凉诸将之间的争斗。

哪怕是几十年后投靠了曹操,贾诩都看出来了曹丕会继位,要不是曹丕去求,贾诩也不可能主动出头的。

到时候打下来了李傕的兵马之后,名义上虽然是贾诩的,但其实实际还是刘末的。

贾诩只会在事成之后,自己躲在一边喝茶。

刘末说罢之后便走出大堂,找李蒙做准备去了。

荀攸看着刘末的背影,良久之后叹了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刘末会对贾诩这么信任。

但想到刘末以往的事迹,似乎刘末对人的判断,从未出过错。

“识人之明”

李傕的大军就驻扎在长安北面,军营之中有士卒三千人马。

平常李傕就呆在军营之中,不怎么进城。

因为李傕虽然疑心重,但他不是傻子。

刘末的人多,可以在城内驻扎四千人马,城外四千人马。

你无论是想怎么跟刘末打,刘末都有一战之力。

但李傕不行,李傕只能顾及一端。

估计城内就无法在城外驻扎,在城外驻扎就没有办法保持城内的力量。

那为什么不索性全都驻扎在城内呢?

因为这样一来一旦被打的话,人家只需要把他相对于的城门一堵,他连跑路的地方都没有。

那全都驻扎在城外呢?

城内的金银珠宝不要了?

其他三方都是什么乖宝宝吗?

划分了地区之后,就绝对不会越界?

后世的小混混都还会抢地盘呢,城内的这些西凉军难道连小混混都不如?

没有士卒你凭什么占的住?

因此李傕想了想,还是将大局放在城外算了。

城内是他的侄子李利主掌,每过一些时日,李傕就会入城内来看看。

喜欢住军营,那也是因为董卓的教训,长安的治安太差了!

董卓就是在长安城内被杀的,还是皇宫之中!

如今西凉军入长安之后,治安甚至还不如以前。

李傕哪怕是二十年脑血栓也知道,城内的这些西凉将领根本不可信!

如此一来的话,就意味着,只要将城外的军营击破,李傕的势力就彻底崩溃。

如今只用等到时候贾诩的举火为号了。

刘末将一切都安排好了之后,便沉沉睡去。

待到了第三天清晨,距离与贾诩约定的时间就只有几个时辰了。

大军已经准备妥当,只等今晚贾诩了。

刘末也是难得的有了些放松的机会,慢慢的来到自己所据有的东面城墙上。

当登上城墙之后,刘末这才突然发现,如今竟然已经是春天了。

积雪早已不知何时消融,路边的草木也抽出了绿芽。

甚至于连城墙的缝隙之间,也冒出来了丝丝绿意。

胸中浊气呼出,清新的气息涌入肺腑,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自从入长安来已经半个多月了,这一段时间里入籍造册,招募新的士卒,安排百姓出城远离长安耕种。

都已经走在路上了,不知不觉间竟然做了这么多事了。

这都得归功于李儒和荀攸,有这两人在,想要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

以前看三国的时候,还总是喜欢那些武将的英勇与强大,真正到了三国之后这才意识到,文武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

有荀攸、李儒这种人在,后勤以及各种政令,都可以迅速传达。

将地方治理的越来越好,将地方治理好了之后,无论是粮草还是民夫,都可以快速征调。

也是变相的加强大军的战斗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刘备自身能力不弱,但前期却混的那么惨,没有好的谋士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天色渐渐变暗,直到一片漆黑。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夺舍三年,她杀回来了 追校草四年我放弃,他却疯狂诱我 踹翻极品全家,我带外祖家暴富 凤临异世:绝色特工复仇录 性转穿越修仙界后的那些事 超神杂货店,我把琪琳养成了剑仙 美利坚文豪1905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诡玲珑 别惹摄政王的小王妃,嘴太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