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军营之中,吕布听着部下的禀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刘末打下李傕营寨,竟然将李傕营寨之中的物资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这确实是有点出乎吕布的预料了。
与西凉军其他人不同,吕布可不是那些人。
吕布本来就觉得自己是王允的女婿,如今天子年幼,政事皆由王允所掌。
为朝廷除掉刘末,那就为王允出力。
王允跟自己又是岳父和女婿,那就是为了自己出力啊!
吕布军中虽然说只剩下一千来人了,但是不要说一千多人,就算是只剩下五百人吕布也敢直接冲杀刘末的大军。
但问题是,敢冲杀是敢冲杀,那也得有收益啊。
樊稠那狗东西在发觉自己无法获胜的时候,竟然下令将军中的粮草烧了。
好在吕布打的快,救下来了一部分。
但是那些粮食也就够撤军或者固守的。
按理来说这每天吃饭都是固定的,怎么还只够固守或者撤军不够进攻呢?
因为一旦打起来了,你敢不给士卒吃饱,那士卒是真敢临阵反水的。
士卒来参军就是拼命来了,结果你还不让士卒吃饱,那还打个什么劲?
反了狗日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固守待援以及行军的时候,粮草消耗量远远低于打仗的时候。
一旦开战的话,粮草消耗甚至能够翻两倍到三倍。
若是刘末带着李傕的物资撤军,吕布二话不说就带着人去打刘末了。
不仅把仇报了,还能拿到物资。
但是现在要是去的话,那就根本不划算了。
人家没有带物资跑的也快,你就是说追到了,打过一仗之后也没有什么缴获的。
完全是得不偿失,最关键的是吕布一旦损失的兵力太多,其他的西凉军对他们会不会有想法?
要知道吕布和那一伙西凉军已经闹翻了,趁人之危是这一伙西凉军最喜欢干的事情。
吕布只能选择按兵不动了。
长安城中,王允看着前来禀报的士卒,脸上满是喜色。
是的,是喜色。
王允根本不在乎吕布还是西凉军,更不在乎是郿坞西凉军还是来投靠的西凉军。
在王允的眼中,这些西凉军和并州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之所以让他们前去攻打郿坞,那只是为了将他们手中的大军消耗殆尽。
如今樊稠竟然和吕布打起来了,这更是给了理由。
王允拿着情报就朝着皇宫的方向去了,刚好今日朝会,就将这些卑劣的西凉军铲除了吧。
不多时王允便到了皇宫之中,在宦官尖锐的嗓音之中,朝会也开始了。
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之后,王允便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了一旁的内侍,让内侍传给一众官员看看。
“这西凉军劣性不改,温侯与那刘末恶贼交战,其他西凉军竟无一人愿上前救援,事后竟还与温侯开战。”
“西凉久在蛮荒,其人未经开化,不识礼数,不知尊卑,先有董卓,后有李傕郭汜,合该将其罢官夺爵”
听着王允的话,荀攸站在原地愣了好久。
原本以为自己将王允劝住了,没想到到头来王允还是会这样。
这就是刘兄所言的本性难移吗?
荀攸想要上前劝阻,但是理智却告诉他,自己劝不住了。
以自己的那一点力量,根本不是王允的对手。
更何况王允还将战败的锅全都扣到了西凉军的头上,朝堂百官刚从董卓的治下脱离出来,对西凉军的畏惧是深入骨髓的。
再加之西凉军战败,又远在郿坞,只要控制住军粮,不愁那些西凉军不乖乖的臣服。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荀攸急的差点喊出来了,哪里会这么简单!
西凉军虽然快两万在郿坞,但还有三万就在长安之外。
一旦朝廷选择对西凉军动手,铲除西凉军的这些将领,他们毫无疑问会立刻动手杀入长安。
一旦走到了这一步,所有的西凉军都会受到裹挟。
长安附近,甚至于整个雍州的西凉军都会导入其中杀向长安。
那就不是三万人了,那加起来起码六七万人。
忠于朝廷的大军才多少?
也就是段煨吕布罢了,张济这种人甚至都不能信。
然而根本轮不到他说话,他的职位才多大。
虽然说位列九卿之一,但是九卿与九卿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他的职位是少府令,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管家,管理皇宫之中的杂物。
比如说纸笔、用度、祭祀用的牛羊、皇宫的吃穿等等。
连一点兵权都没有,拿什么去反对王允?
赞同一件事情,说白了就是你有力量去推动这件事做成。
反对一件事,就是你有力量让这件事做不成。
荀攸有什么力量去反对王允?
去刺杀王允吗?
这根本不可能,刺杀董卓还能有人志同道合,你现在刺杀王允那就是彻底的谋反了。
荀攸确实是忠,但是你说他能将自己的身后名一起放在这上面,那荀攸可不愿意。
荀攸低着头,脸上满是惨白的神色。
朝廷官员皆是赞同,他一个人反对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看着朝廷的百官纷纷表达对西凉军的痛恨,荀攸只是惨笑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荀攸突然想起来了刘末。
荀攸发现,似乎拯救朝廷的唯一可能就在于刘末身上。
如今天下间能够将那些西凉军挡住的人,也就只有刘末了。
刘末在郿坞有大军八千,而且粮食充足,又是郿坞西凉军众之主。
而去方才将吕布击溃,必然名声大振。
一旦事情有变,或可使刘末为一支偏师,从外解长安之围。
想到这里荀攸的原本苍白的脸上这才恢复了些血色。
越是细想荀攸越是感觉此计可行,到了最后甚至于脸上一片潮红。
看起来就与那些支持王允清算西凉军的诸多官员无异。
王允向下扫视一眼,发觉百官皆是赞同。
脸上也愈发的得意了起来,终于可以将这些西凉贼子清算一番了。
只有荀攸一个人望着郿坞的方向出神。
刘兄,可救大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