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求活(1 / 1)

刘末站起来看着荀攸,脸上带着一丝后怕。

这荀攸看似好象一直在询问自己同意不同意,似乎自己的意见很重要一样。

但其实荀攸根本就没有给自己选择,从自己到荀攸家中到荀攸掏出圣旨,说白了都是荀攸单方面的在给自己施压。

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拒绝的权力。

如果继续这样的话,自己只会被荀攸绑在他的身上,最终陪伍孚一起被杀。

荀攸不愧是荀攸,能够给曹操当谋主的人,果然不简单。

如今想要活下去的话,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夺回主动权。

荀攸见到刘末将圣旨丢掉一边,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抬起头看向刘末。

“刘兄为何如此?”

刘末的手指向郿坞所在的方向。

“你以为杀了董卓就可以正朝纲,安天下?”

荀攸听到刘末这么说,顿时就愣住了。

刘末继续开口道。

“今董卓挟持百官居于长安,上有三公,下有西凉贼众。”

“休说你我几人能否得手,便是杀董卓于殿上,仅凭这一纸空文,便想令天下,止贼众?”

刘末看着荀攸的脸色,发现荀攸的脸色却是如常。

荀攸摇了摇头,然后将圣旨捡了回来,然后开口道。

“董卓虽掌兵数十万,但忠于此人者又有几人?”

“董卓又无子嗣,只要董卓一死,再下诏安抚其部,只诛董卓无关他人,西凉贼众自降。”

听到荀攸这么说,刘末不由得愣了片刻。

其实荀攸说的倒是没有问题,若是能够答应西凉众既往不咎,确实是一个办法。

但问题是,你荀攸凭什么既往不咎?

你荀攸是什么身份?你再看看你的那些同伙又是什么身份?

议郎、长史、校尉,竟然还有一个小黄门?!

就这三瓜两枣,还想出头去赦免西凉众?

哥们,你谁啊?

刘末摇了摇头道。

“你我虽身负皇命,意欲诛除董卓,可仅凭我等身份,如何可保西凉众兵将?”

“西凉一众兵将又如何会信我等?”

“届时西凉一众兵将若欲活命,必然复董卓旧事!”

“若不解其根源,董卓死后还有牛辅董越,牛辅董越之后还有李傕郭汜,不仅你我丧命,连同天子亦难活命啊!”

若是其他人的话,只怕是难以驳斥荀攸,但是刘末不一样。

刘末是从后世来的,对于这一段历史十分了解。

不能解决根本,而只是杀了董卓的话,就会有这样的下场。

这便是治标不治本。

刘末倒果为因,直接用结果来反推前因,自然说的流畅。

最关键的是荀攸也不是蠢笨之人,刘末这么一说,荀攸就立刻明白了这么干只怕是更加混乱。

董卓在的时候虽然说经常夜宿皇宫,搞得天子不象天子,百官不象百官。

但就算是再黑暗的规则,那也比没有规则要强得多。

董卓好歹还知道百官的价值,但一旦西凉兵入长安,那百官可就只是刀兵下的枯骨罢了。

十一月份月份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但荀攸的额头上却开始冒出冷汗。

荀攸眉头紧皱,不断的推演着事情的可能性。

但是无论怎么推演,得到的结果却和刘末所说的没有多大区别。

荀攸抬起头来看向刘末,但很快就想到了什么。

自己如今为了刺杀董卓,能够拉刘末入伙,届时若是成功刺杀董卓,再找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出来给西凉众兵将担保就是了。

只是这个人不仅要让西凉军信服,还要让朝廷百官信服。

西凉军信百官不信,不行。

百官信服西凉军不信,也不行。

刘末见荀攸如此,想要继续趁热打铁,但却见荀攸的眉头舒展开来。

“此事刘兄所言极是,但攸已有破解之道。”

“董卓一死,我等虽人微言轻,却可在朝中寻一德高望重之人,便可安抚。”

刘末听到荀攸这么说愣了片刻,原本还想着趁这个关头脱身,没想到荀攸这么快就想出来了对策。

只是荀攸虽强,但刘末反应却也是十分快速。

“何人可当此任?”

荀攸低着头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开口道。

“可求天子。”

听到荀攸这么说,刘末摇了摇头。

“天子今不过十岁,虽位至尊,却一稚子,如何服众?”

荀攸尤豫了片刻之后,却是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刘末说的没有任何问题,天子虽然身份极高,但是却根本没有用,因为刘协根本没有实权!

是的,刘协可不是汉灵帝所立,刘协是董卓新立的。

本身刘协就是一个傀儡,就算是百官认了,但是西凉军的那些人可不会认一个傀儡。

你让一个傀儡去给西凉一众兵将打包票,这不是扯淡这又是什么?

西凉的一众兵将信了之后,你再动手清算又该怎么办?

荀攸又沉思了片刻之后,开口道。

“或可请王司徒安抚贼众?”

这王司徒便是王允,他的身份绝对是足够的,在朝中也受百官信赖。

也是因此董卓迁至长安之后,便让王允出来主持朝政。

他若是出来担保的话,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是王允凭什么给这帮子西凉兵将担保?

刘末如果记得没有错的话,王允在诛杀董卓之后,就一力主张清算西凉军,这才导致了李傕郭汜之乱。

最终王允被杀,汉献帝刘协也被李傕郭汜抢走。

汉室好不容易升起的希望,被王允给彻底葬送。

刘末冷笑了一声之后开口道。

“王司徒如何肯为西凉军担保?”

“王司徒忠义激烈,如今时机未到还可隐忍,若董卓一死,以王司徒之性,必除西凉诸军!”

荀攸想了想王允的性格,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要知道在大汉是以忠孝立国,当官也是举孝廉,那你怎么让别人知道你孝廉?

那自然是出身越高,别人越知道你孝廉了。

因此能够当上高官的,都是背景超然的,那大家的背景都高的话,凭什么你能当三公呢?

那就要看具体的事迹了,而王允正是以直而出名。

王允当年还是晋阳郡吏的时候,就敢杀贪横跋扈的黄门。

当主簿的时候就敢封还太守的命令,哪怕是被打了几十鞭也不改。

这样的人他得势了之后,你让他放过祸害了朝堂这么久的西凉军众,那确实是有点难为他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权利法则之天荒 霍格沃茨的预言大师 西游:七仙女怀孕,管我土地爷什么事? 星穹铁道:我不是后土 重生:我媳妇是憨批 全球骑士,我却是怪人开局 今天也没有被顾客吃掉 未曾遇见的你 重生:至尊魂师 谁敢动我的乖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