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632章 治水政策

第632章 治水政策(1 / 1)

寅时三刻,安阳府衙门的议事厅已灯火通明。叶明命人将一张三丈长的《安阳水系全图》铺展在青石地面上,图上朱笔新标了十几处红圈,恰似一串触目惊心的伤口。

“诸位请看。”叶明点在城西河段,手持一根包铜竹杖,面色凝重地说道。他将竹杖轻轻点在水面上,众人的目光随着竹杖的落点望去,只见此处河水浑浊,水流缓慢,显然是淤塞严重。

“此处淤塞最甚,河床较去年抬高了四尺有余。”叶明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让人不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接着,他将竹杖移向东坪乡,指着灌溉渠说道:“这里的灌溉渠出现了矿渣污染,这对农田的灌溉和农作物的生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然后,竹杖划过南塘,叶明眉头微皱,说道:“蓄水塘的暗渠破损,这会导致蓄水能力下降,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用水。”

最后,叶明的竹杖重重地敲在城北水车处,发出“砰”的一声闷响。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怒斥道:“更有豪强私改水道!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必须严惩!”

工房主事刘石头见状,立刻捧上一个木匣,走到叶明面前。他小心翼翼地掀开木匣上的红布,露出一段锈迹斑斑的陶管。

“这是在南塘底下挖出的前朝暗渠,已经酥得像脆饼了。”刘石头说着,轻轻掰下一块陶管,只见陶土在他的指间瞬间碎成了齑粉。

“下官查验过矿渣。”刑名师爷也走上前来,呈上一个琉璃瓶。瓶中装着一些锈水,经过沉淀后,呈现出诡异的分层。

“这锈水中的含铁量极高,绝非本府所产。”师爷的语气肯定,显然是经过了仔细的检验。

叶明突然像是变戏法一样,从宽大的袖子里抖出了一卷已经微微泛黄的账册。这卷账册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纸张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显然是被主人精心呵护着。

众人的目光都被这卷账册吸引住了,议事厅里原本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平息下来,变得鸦雀无声。

叶明的指尖停留在账册的某一页上,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发现了什么异常。

“诸位请看,”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议事厅里回荡,“这是近三个月来各乡的用水记录。”

他的手指指向账册上的一行字,“周家庄名下不过百亩良田,然而其用水量竟然比那些拥有千亩大村还要多!”

这句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议事厅里顿时议论纷纷,人们交头接耳,对这个惊人的发现表示难以置信。

窗外,清晨的鸟儿在欢快地啼鸣,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室内紧张的气氛。一缕明亮的天光透过窗棂,恰好照在案几上的账册和叶明的身上,给他的身影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而那道天光,也正巧落在了账册上的一处矿渣标记处,仿佛是在提醒人们这里隐藏着什么重要的信息。

叶明并没有被众人的议论所干扰,他静静地看着大家,等待着喧闹声渐渐平息。

当议事厅再次恢复安静时,他突然拍了一下手掌,清脆的响声在空气中回荡。

随着这三声击掌,几名衙役从门外走了进来,他们的手中抬着三块漆牌,漆牌上分别写着“疏”“堵”“引”三个字。

叶明站起身来,走到那三块漆牌前,他的目光落在了第一块写着“疏”字的漆牌上。

他轻轻翻转漆牌,只见背面绘制着一幅详细的浚河工具图。图中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挖泥铲,它带有齿轮,可以更有效地挖掘河底的淤泥;还有可拆卸的运土筐,方便将挖出的泥土运走;此外,还有一种能够折叠的测量标杆,用于测量河道的深度和宽度。

“诸位,”叶明的声音再次在议事厅里响起,“安阳河的主河道将由官府负责疏浚。”

他拿起一根竹杖,在地图上的安阳河主河道处比划了一下,“而各条支流,则将分段承包给各个乡里,按照挖掘的土方量来抵扣赋税。”

一直沉默的郑大年突然捧出个陶盆,盆里种着几株怪草:&34;这是下官在锈水渠边发现的,寻常杂草沾了锈水都枯死,唯独这草长得旺。

议事至午时,叶明突然命人抬进个沙盘。整个安阳水系微缩其中,不同颜色的细沙标示着水深,棉线代表水流方向。

他取下簪子,在沙盘上划出几条新线:&34;若在此处开条减河,汛期可分洪三成。

众官俯身细看时,叶明从怀中取出个铜制小闸门模型,往沙盘某处一放:&34;闸口设在这儿,旱时蓄水,涝时泄洪。;模型精巧异常,转动手柄还能调节闸门开合。

说着从案底抽出本册子,封面上赫然写着《周氏田亩水册》——里头详细记录着每块田的用水时辰。

散衙前,叶明将各人分工刻在竹简上:刘石头督造水闸,郑大年查勘污染,刑名师爷追查矿渣来源最后取出一串铜牌,每牌刻着&34;安阳水政&34;四字:&34;持此牌者,可调民夫十人。

暮色渐浓时,叶明独自在签押房复盘计划。烛光下,水利图上的红线仿佛在流动。

窗外蛙声渐起,新修的《安阳水政》摊开在案,墨迹未干的批注旁,静静躺着个铜闸门模型,在烛光中泛着幽光。

第二天晨光微熹时,叶明已在签押房摆好了沙盘。武明堂推门进来,官靴上还沾着露水,手里捧着个紫檀木匣。

叶明眼睛一亮,立即将旧图覆在沙盘上比对。两张图的水道走向竟有三处重合,其中一处正是现今淤塞最严重的河湾。

武明堂突然从袖中取出个铜制罗盘,放在沙盘边缘:&34;下官查过地方志,每年汛期水流偏东十五度。;罗盘指针微微晃动,正指向他们标记的淤塞处。

二人俯身研究至日上三竿,最终敲定三策:

其二,水源分配厘定新规。上一套铜制&34;水时筹&34;——每根筹棍刻着乡名与时辰,插入特制的轮盘后,可自动排定各乡引水次序。

其三,治污与防涝并举。污染,武明堂提议设&34;滤污池&34;:引污染渠水经三层过滤——碎石层去粗渣,细沙层澄清水质,最下层铺满郑大年发现的那种怪草。

叶明立即在沙盘上添了三个滤污池模型,突然灵光一闪:&34;何不将滤池与蓄水塘相连?

正说着,衙役送来周家庄的田亩册。翻阅,突然停在某页:&34;奇怪,周家西山那片薄田,用水量竟比良田还多。

午后二人细化了罚则。私改水道者,每擅引一时辰水,罚修渠一丈;污染水源的,除赔偿外,还需亲赴受害乡里助耕三日。武明堂还提议在渠岸植柳固土,每活十株赏钱五文。

武明堂拈起一片闸板细看,发现厚度不及指甲,却刻着精确的流水纹:&34;如此精巧!

日影西斜时,二人终于拟完《安阳水政十条》。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美剧:从薅小谢尔顿羊毛开始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逃荒种田:我的金手指是个垃圾桶 崩坏:无瑕时代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邪修不语,只一味给万物加点! 百世修妖:从金蝉开始积累天赋 水元成神,终为天地山川主 萌娃特工闯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