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的大事?
听到刘进的讲述,霍光眼中精光一闪,而后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回应:“皇孙已经做了很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每一件事都是造福黎民,匡扶社稷。难道还有更大的事比代田法、耦型、耧车还要惊天动地?”
“当然有!这件事情成功后,将会影响大汉的历史,相当于改朝换代。”刘进兴奋道。
改朝换代!
这四个字从刘进的口中说出来,充满了刀光剑影的杀机。
霍光笑了笑,道:“皇孙喝多了,有些醉了。”
“我没喝醉,你不信是吧!”刘进问道。
霍光目光深邃,提醒道:“皇孙,不如今晚就喝到这里?”
“我没醉,我正高兴着呢。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吗?”刘进问道。
霍光没有回答。
刘进自顾自说:“当然是为了陛下,我是因为陛下,也是为了大汉,所以才决定去做的。”
霍光在心中幽幽叹息一声,他已经违规提醒,但没有作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所以霍光问道:“敢问皇孙口中说的这件大事是什么?”
刘进又饮了一杯酒,醉意浓浓,说道:“我幼时读书,听说始皇帝衡石量书,当时还不信,后来见到陛下处理国事,奏折堆满了龙案,每日埋头于案牍之间,真是太过于辛苦。不仅是陛下,还有各官衙的运转,文化的传播,也都臃肿效率太低我要改变这一切”
霍光皱了一下眉。
怎么听到的回答和自己想象的内容不一样。
还以为皇孙要干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惊天动地,现在来看并不是,而是体恤陛下,所以要去改变。
霍光暗暗心虚,自己在陛下身边做事太久,见多了尔虞我诈,所以误会了。
想到这儿,霍光好奇问道:“皇孙,既然是为了陛下、为了社稷,下臣愿意效劳,有什么事情是下臣能效力的吗?”
刘进醉笑说:“霍都尉当然能效力,不仅是你,天下读书人能要出力!此事成了,大父一定会很开心,大父他继位至今,太辛苦了,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彻底醉了。
霍光来到刘进面前,呼唤道:“皇孙,皇孙”
刘进发出轻微的鼾声。
霍光盯着刘进,似乎想看出刘进的底细,片刻后,才收起目光。
一刻钟后,关雄将刘进送入马车,护送其离开。
宵禁的长安城异常安静,车轮碾在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熟睡的刘进突然坐直了身子,眼神清亮。
次日清晨。
冬日暖阳撒入大殿的地砖上,喧染出一片金辉。
汉武帝站在窗边看着外面呼啸的北风,问道:“按照你的意思,皇孙这段时间神出鬼没,是看朕辛苦,要替朕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的声音听不出悲喜。
在其身后,站着霍光。
霍光回道:“是的陛下,皇孙醉酒后是这样说的。”
“那你确定这是酒后吐真言,而不是装醉?”汉武帝笑着问道。
霍光回道:“根据太子宫内寺人的记录,皇孙从十四岁至今,一共饮了一百二十三次酒,都是一壶的酒量,超过这个量,便会喝醉。昨日下臣也观察了皇孙醉酒的状态,没有发现任何的破绽,所以下臣暂时无法判断皇孙是真醉,还是假醉。”
“你分析的没问题,所以你相信皇孙是真醉?”汉武帝问道。
霍光回道:“下臣不敢随意判断。”
汉武帝打开窗,瞬间冷风灌入,让人头脑清醒。
下一刻,汉武帝笑道:“算了,不管他是真醉,还是装醉,他说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应该是真的,朕等着瞧。对了,除了这些,还聊了什么?”
“回禀陛下,大部分时间聊得是冠军侯的过往,皇孙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冠军侯的崇拜,以及想要前往草原,征讨匈奴的期待。后面,他还感慨陛下的辛苦,还说陛下远征匈奴,绝非好大喜功,而是要给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大一统,没有外敌威胁的疆域,为此,陛下宁愿背负一些骂名”霍光将昨晚交谈的内容一字不漏的重复了出来。
汉武帝听后,瞬间沉默。
好一会后,汉武帝把窗关上,然后返回龙案安坐下来,然后说道:“子孟,你知道吗?徜若皇孙说的是心里真话,那朕会很欣慰,后继有人也。但假如皇孙说的都是假话,那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下臣不知!”霍光回道。
汉武帝没有解释,而是道:“是真还是假,会真相大白的,你不要露馅,继续做下去。”
“诺!”霍光低着头,眼神闪铄,不知在想些什么。
刘进为了自己的计划,经常神秘消失,这件事已经引起汉武帝的怀疑,刘进必须想办法打消汉武帝的疑心。
所以面对霍光的示好,刘进才主动中计,并借着醉酒,把经常失踪的原因,说成是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汉武帝不好骗,所以接下来,刘进要言而有信,把这件造福社稷、体恤陛下的大事搞出来,从而进一步证明自己所言的真实性。
并且,从接下来开始,刘进还要减少神秘消失的次数。
万幸,巨鹿山庄、破釜山庄、沉舟山庄已经建成,兵马、铸器、造甲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卓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刘进不必经常过去。
说干就干,接下来几日,刘进一直待在天工坊内,和工匠待在一起。而消息最快传到了太子刘据的耳朵里。
“进儿,你又在搞什么发明?”
太子刘据匆匆赶来,身后还有太子少傅石德,他看着院子中堆积成山的树皮、麻布,好奇询问。
刘进无奈道:“父亲,最近政务不忙吗?”
刘据表情一僵。
刘进真想扇自己一巴掌,总是往刘据的伤口上撒盐。他过问政务,主要以参与为主,大事由汉武帝做主,小事也不用他做主,哪怕汉武帝巡游,由他监国,那也是名义上监国。
刘进赶紧转移话题,说道:“父亲,我在做一件改变历史的大事,此事若是成了,不仅造福朝廷,还会造福后世子孙,造福整个华夏。”
“这么厉害啊!我也要参与。”刘据兴奋道。
刘进笑道:“行,那咱们父子齐心,一定把此事搞出来!”
一旁的石德一听好处这么多,殷勤道“太子殿下、皇孙,我能从旁辅助吗?”
刘进扫了一眼石德强壮的双臂,眼前一亮,这么好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于是把一个大剪刀递给石德,笑着说道:“麻烦石少傅将这些树皮、麻布全部剪碎,越碎越好!”
“好嘞!”石德虽然好奇,但想到皇孙的能耐,当即拎起袖子,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君子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进儿,那我干什么?”
刘据跃跃欲试。
天工坊内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
听说皇孙、太子齐上阵,在搞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汉武帝就坐立难安。
没办法,刘进给他带来太多惊喜,每一次的创造都在造福社稷,而这一次的影响会更大。
“去博望苑!”
最终,汉武帝按耐不住了。
苏文连忙规劝:“陛下,外面冷,陛下龙体为重。”
汉武帝根本不理他,换了身衣服,便带着霍光、张安世等人一同去见证。
来到天工坊后,看到眼前的场景,汉武帝皱起了眉。
太子少傅在用剪刀处理树皮、麻布,太子拿着一根木棒,在一个木桶中不断地搅拌,皇孙盯着蒸锅,不知道在蒸着什么,空气中散发着不太好闻的气味。
换做以前,汉武帝肯定怒斥一声成何体统,堂堂的储君、朝臣,竟然不顾身子,干这等有损颜面的事情,置身份于何地。
而现在的汉武帝已经有些习惯这一幕。
“咳咳咳!”
汉武帝咳嗽了几声。
刘进、刘据闻声转头,看到是汉武帝来了,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上前行礼。
“瞧瞧你们的样子,你们在干什么?”汉武帝问道。
刘据下意识放下了袖子,然后瞥向了刘进,似乎在说,儿啊,你赶紧解释。
石德轻挪脚步,躲在刘据的身后。
刘进看到两人的小动作,心中一阵无语,真是狗队友,说的就是你石德,白瞎了你一身的孔武有力。
“大父,我们在发明一件好东西,它能改变世界。”刘进解释道。
汉武帝问道:“是什么东西啊,有何用处?”
刘进笑道:“大父若是有时间,不如亲眼见证它的问世,这样很有参与感。”
“行!朕倒要看看这些树皮麻布,能创造出什么改变世界的好东西。”汉武帝也来了兴趣。
于是乎,接下来的场面变成了这个样子。
石德拿出木槌,反复捶打蒸煮的麻布纤维,使使纤维分丝帚化,形成细腻的纸浆。而太子刘据、霍光、张安世三人将捣碎的纤维加水配成悬浮浆液,刘进亲自指挥,确定浆液的浓度与均匀度。
而汉武帝站在一旁,观察着一切。
接下来,刘进拿来一个竹帘,和刘据持两头,用竹帘抄起浆液,浆液通过竹帘的缝隙渗漏下去,将一层薄层纸胎留在了竹帘上。
反复几次后,竹帘上的纸胎越来越多,越来越均匀,最后,刘进将竹帘送入特制的烘干房中。
“大父、父亲,接下来,只需要耐心地等待片刻很快,你们就会见证奇迹”
o
刘进看着烘干房,郑重说道。
所有人都目露热切,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