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乱世辣手,兵锋所指
一见到陆无病走上大殿。
正感觉无聊的小公主姬文秀,立刻脸上浮现笑容,站了起来。
笑道:“看着这些家伙胡言乱语一番,听得着实憋闷得很,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坐吧,公主殿下,今日算是你第一次发声,从此走到台前,没有威严那可不行。”
“哼”
姬文秀抿嘴轻笑一声,舒舒服服的重新坐在监国公主的座位上,眼神古怪的看向文武两列群臣。
这两人一番对话,听得朝臣全都一头雾水。
心里大感不妙。
好象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而自己这些人并不知道。
“他是谁?怎敢在朝堂之上轻慢公主,藐视朝廷诸公?”内阁首辅大学士张仲初脸都黑了,厉声喝道。
四周也跟着一片附和声。
“等会儿,你就知道我是谁了,是不是啊,黎府尹?”
陆无病似笑非笑的看了朝天府尹一眼,转头下令:“开始吧。”
“微臣请奏!”
陈同光一直忐忑难安,想要退缩,不过,左脸被自家大哥打过的地方,仍在隐隐作痛。
他咬了咬牙,排众而出,高声喊道。
“说。”
姬文秀饶有兴致的开口。
开启了看戏模式。
虽然先前也是在看戏。
但戏与戏是不一样的。
“微臣要弹劾朝天府尹黎仲黎大人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以至京城大乱,贼人啸聚”
陈同光既然开口,自然没有退缩的机会。
当下沉下心来,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全都当众念了出来。
事实上,在朝为官,屁股下干不干净,别人不知道,同僚却是最清楚的。
只不过平日里大家你好我好,各有分润,就算是有人举告,也没人理会。
直接就被弄成【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戏码。
受到冤屈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自认倒楣。
真的不肯干休,往往就会迎来打击报复,家破人亡那是肯定的。
而黎仲身为朝天府尹,号称黎青天。
他最是为人称道的就是,手底下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可想而知,在这个武林高手横行来去,科技并不发达的环境之下,有案皆破,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以往那些年,大离王朝姬九凤沉迷于酿酒、绘画以及修仙,更是忙着应付诸多秀女,也不会有心去查探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
身为王朝之主,他要的只是京城平安。
没人作反就行了。
放眼望去,所见都是一片繁盛,那就是干得不错。
至于朝天府是不是真正捉到凶手,捉到的【凶手】到底是怎么来的?他一点也不关心。
可想而知,这位黎青天,手底下有多少屈打成招的冤魂?
随便捅出一两件事来,黎仲黑脸都变白了。
不过,他仍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只是双目凛然生威的盯着陈同光。心里想着,接下来怎么把这个从五品礼部郎中给弄死。
长信侯府手中既无实权,无非就是养了一些个门客和家丁,放在官场上,连一个普通士绅都比他们家有牌面,算不得什么阻力。
“拉下去细查,若是属实,打入天牢侯斩,抄家,女眷发往教坊司。”
陆无病挥了挥手。
身后王全忠躬身应下,立即就有一队甲兵上前,把黎仲拖了下去。
这位黎青天一边大叫着冤枉,眼中全是不敢置信的神色,他发现,来捉拿自己的,全是金鳞卫。
殿外站着的,却是金吾卫,那些亲卫,象是一点也没听到殿内动静,昂首挺胸的站着门口,象是一群木雕。
金鳞卫内察贪腐,外侦敌情,身为天子亲军,他们一出动,就代表着这事已基本上定局。
就算没事,也能查出事来。
更何况,朝天府衙门口,那如同树木般林立的站笼,每天要站死多少人,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冤枉的。
别人不清楚,黎仲还能不清楚吗?
叫了几声冤枉之后,见到公主仍然好笑的看着自己,黎仲脸色剧变,全身瘫炊,忍不住涕泪横流,心知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是你,是你干的?”
他痛恨的望向陆无病,眼里一片怨毒。
前面针对回春堂的时候,有多卖力,现在就有多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调派全部兵力
“没错。”
陆无病也不掩饰。
这已经是摆在明面上了,他一声令下,金鳞卫都要听从指挥,公主都依他为主心骨。
虽然一身青袍,未着官身,站在那里,却是凛凛天威,再没人敢小视。
“陛下亲军,怎么会掌控在你的手中,本官可从没听到半点消息。”左都御史张士达感觉不妙。
自己兼任京营提督,掌管驻京兵权、四门防守。京中上十二卫,内四卫兵马悄悄的归附公主殿下,他竟然一点也没得到消息。
这情况,简直是让人心中发冷。
“不用急,就轮到你了。”
陆无病摇头笑道。
陈同喜站了出来。
“微臣有奏,左都御史张士达,里通外反,收受北周十万两白银,四位蛮女京师南门处,放过一支北周商队,其中暗藏兵甲,若两百馀人。”
“咻”
四周响起一片吸气声。
不是因为这事情太严重。
而是这罪名,是往死里扣啊。
一旦坐实,抄家灭门那是网开一面,下手重一点,夷三族。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张士达闻言,脸色变得血红,身上气息猛然高涨。
一身真气浩荡勃发。
他自己当然知道,收了十万两白银是真的,四位蛮女的确是腰力十足,媚功了得。
今晨起身,就算以自己先天境真气护体,仍然感觉到脚下轻飘飘的。
上殿的时候,差点就跪倒。
放过来的那支商队,虽然没有严查,一个粮商,料想也不至于敢藏着兵甲士卒进京吧?
“清玉胡同十三号,两百人已然全都斩杀,弓弩盔甲在此。还搜到一份御史府通行令。放心,冤枉不了你。”
陆无病摇头失笑,这么一个人来掌管京营十五万大军,简直就是开玩笑。
在不久的将来。
很可能蛮骑刚刚到了城下,京城内部就已大乱,城门洞开。
都不用怎么去打,北周大军直接就是一马平川的进京了。
“公主殿下,可不能纵容金鳞卫肆意攻讦大臣,如此以往,国将不国。”
大学士张仲初憋得十分难受,转眼之间,两位朝廷重臣,就已被拖了下去,并且,连罪证都准备好了。
不管这罪名是真是假,但无论如何,此事就绕不过当朝监国公主,否则,师出无名。
这个平日里被自己等人掐在手心里的公主,不出声倒好,一出声,就闹出这么大的风波来。
如果整治朝堂,处理官员,全都不需要他这首领大臣发话,那他还有什么权力?
“那要怎么才能治理好国家?莫非,就让你们把大离王朝给卖给北周,这国就变好了?”
公主姬文秀一点也不气。
因为,他知道,下一个,就轮到这个老家伙了。
这些日子,她可被气得狠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朝中一切,都听这位张大学士的,她这个监国公主,只负责按印就行。
这是监国吗?
拴一条狗都能不把这事干好吧。
“微臣请奏!”
这一次,就是金鳞卫新任指挥使王全忠,虽然没有经过内阁票拟,但是,他已经提前上任了。
别的能力不提,情报搜集的工作,这位简直是细到极处。
藏起来的小本本拿出来,朝中众臣大小错事,不说百分百被拿下,百分之九十九都能抓到把柄。
一些小官,一些小错,例如随波逐流,贪点小钱,那也懒得理会。
但其中那些严重渎职,大捞特捞的,他都已经标明。
并且,今日带在身上,捧在手里。
首先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这位内阁大学士。
“大学士张仲初张大人,六月十五日,收取北周十万两金子,珍珠宝玉”
“户部尚书文昭烈文大人,六月十八日,与北周黑龙台张既密晤,收取白银五十万两,珍珠宝玉”
“兵部尚书”
看着一个个重臣被拉走,朝堂之上,逐渐就变得稀疏了起来。
百馀人的官员,足足被拉走了六七十人,整个朝堂就变得空虚。
还在殿内之人,全都两股战战,生怕接下来就喊到自己的名字。
“就这样吧,陈同光,即日起,你领一千金鳞卫,赴任朝天府尹。
三日之内,捉拿要犯,平反冤案,清理城狐社鼠。我要潍京风平浪静,董宁,你随行护卫。”
“微臣尊旨。”
陈同光连忙躬身应下,脑子一片晕晕糊糊。
果然,大哥说得没错,这就是最大的机缘
竟然如此轻易就当上了正三品实权大臣。
他梦里都不敢这么想。
有着一千金鳞卫,有着天星宗高手随行协助,不服皆斩,这官当得好象也不难。
心中狂喜之下,他甚至没注意到,自己拜的是自家外甥,并没有向公主行礼。
不过,在场官员并没有谁笑话他。
因为,此时此刻,干阳殿内,那个青衣少年的身影,就如参天巨峰般立在那里,虽然没有鼓荡真气,压迫心灵。
但不知道为何,只要他站在前面,就能让人忽略周边一切。
就算是公主殿下也不例外。
“陈同喜,即日起,你领一千金鳞卫接管京营兵马,若有不服,皆斩。
七日之内,我要看到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锐大军。”
“是。”
陈同喜面色复杂上前谢恩。
他比自家弟弟醒目一些,先拜公主,再拜自家外甥,只不过,眼中稍有为难之色。
陆无病一看就明白了。
“历年欠饷,稍候会让人运往军营,一一补足。
从今往后,一日三餐管饱,三日有肉,军饷足额发放。每日操练,能否练出一支强兵?”
“微臣敢立军令状。”
“那倒不必,有什么难处尽渠道来。
如今北周兵马即将渡河,不日将要兵临城下。这一战,不胜则死,万万轻忽不得。
郑元彬,你随行护卫,有事禀报。”
“是。”
五师兄知道自己是去干什么的。
其实,就是监军。
与董宁一样。
虽然安排的是亲戚当官,但是,在这两处最重要的位置,却也不能随便他们任意行事,多少还是要派人看着的。
倒不是信不过,而是不想让他们犯错误。
至于其他官员任免,就让公主姬文秀与剩下的次辅,以及六部剩下的三三两两官员,商量着办。
军队开拔,粮草金银,等把朝中那六七十位大员,全都抄家一遍,估计再养数十万兵马都足够了。
陆无病比谁都相信,这些官员财力到底有多么雄厚。
指不定,单是大学士张仲初一家,就能抄出千万级的银钱出来。
“回春堂太小了,住得可能不怎么方便,无病哥哥你就住大学士府吧。以后就叫陆府了。
你不是已经传信给天星宗,千馀弟子入京,那里占地百亩,再多人也安置得下。”
“也行。”
张大学士所住的府第,三十年前,就是东宫太子府,后被改为学士府,算是王府规模,比翼王府还要大。
想到翼王。
陆无病轻拍脑门,“对了,还有一个大老虎没有打。”
“正好,在兵临城下之前,先把翼王府给平了。又是一笔极丰厚的收入。”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京城似乎有了变化,似乎也没变化。
只不过,一代新人换旧人。
往日里在城内喧嚣横行的那批人,悄悄的不见了踪迹。
街上人来人往,少了几分吵闹,多了几分温文。
菜市场每日里数千颗人头,砍得血流成河。
翼王府以及大半朝廷大臣被抄家斩首,京内风气一变,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姬九凤仍然没有出关。
大圆光寺、通天观等势力,也没有什么动静。
肉眼可见的,他们的香火竟然还好了几分。
这一日,天气晴好。
前线传来的消息,说是北周大军,已然渡过潍河,陈兵火凤关下,关隘告急。
陆无病,却是带着沉心如一行,来到朱雀街朱雀台前。
北周使团已然静静在一旁等着。
远远近近,成千上万百姓,仰头看着台上。
他们都知道,这一战,很可能决定着大离王朝是兴是衰。
若是金阳王世子宇文霸赢了,那就万事皆休。
朝堂上下,很可能会失去信心,再也挡不住北周兵马。
若是陆无病赢了,携斩杀强敌之威领兵出马,也许能重挫金阳王大军于城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