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暂时告一段落,但农忙还没有结束,又下了一周的雨,田里开始积水,大队要安排有经验的老人育秧苗。
这没莫莉什么事,雨一停,她要开始收玉米。她的玉米成熟了,除了她姐姐和莫安,没有谁知道。莫莉将玉米秆连根拔起,她不敢把玉米秆放外面,解释不清,只能将它们堆积在屋檐下,等干了就拿来烧火。
别看种的玉米面积不大,可几乎每一根玉米秆上都长了两个玉米,玉米棒又大又长,莫荷从未见过这样的玉米。
“这事不太对。”莫荷很早之前就觉得她妹妹不对劲,种出来的东西也不对劲,但她不敢细想,也不愿意去想。
她盯着莫莉的眼睛,“虽说现在破四旧,神神鬼鬼的东西不能提,可不能提不代表他们不相信。你这个季节种出这么好的玉米是不对的。”
莫莉一脸坦然,“我不会让人知道。”
“可你也不是时时在家,要是有人想钻空子,你防不住。”莫荷依旧不放心。
莫莉也知道这一点,“我想养一条狗,姐姐帮我打听看,这附近有没有养狗的。”
“养一条狗也好。”莫荷拧了拧眉头,“但狗崽子只怕不好找,我让人帮你问问。”
玉米棒足足装了三个背篓和两个麻袋,接下来几天,莫莉哪里都没去,就在家整理菜园子,晒玉米,掰玉米粒。
等玉米粒晒干后,她又重新种下去。菜园子只要有巴掌大小的空地方,她都撒上了玉米粒。
重新种下玉米后,莫莉跑去山上,挑挑选选,带了几块大石头回来,自己动手凿出了一个石磨。
玉米粒粗,煮玉米费时,且并不是那么好吃,莫莉打算磨成玉米粉,玉米粉摊饼,做玉米面馒头都行。莫莉家的石磨响了四天,所有玉米粒都被磨成了玉米面粉,重量约摸有三四百斤。
莫莉让莫安给莫荷送了五斤,不多不少,不会引起李小菊和赵上旬的疑心。
这几天,莫莉做了玉米面馒头,蒸玉米面发糕,摊玉米面饼,每天不重样。
进入三月中,莫莉家里的腊野猪肉吃完了。
公社给大队下达通知,让大队五天后去公社购买家禽家畜。
莫莉想了想,对莫安道,“我们明天杀猪。”
从去年腊月到现在三月中,那几头野猪在她家待了四个多月,由刚回来的四五十斤,长到了现在的一百六七十斤,这速度比家猪长得还要快。
莫莉打算把那两只阉割过的公猪杀了,留下两头母猪,跟公社送来的公猪配种。她记得公社的猪并不是每年都会劁过才拿出来卖的。
劁猪有风险,公社并不太想承担这个风险,直接卖没劁过的猪才是寻常操作。
莫安也觉得家里的猪该杀了,如今家里有三十四只鸡,其中三只母鸡,三十一只半大的小鸡,单是这些鸡每天就要吃一桶猪食。如今猪和鸡吃的是同样的东西。
此外这些鸡还要吃掉两篮子青菜。
他们家在山脚下,这些鸡每天吃了就出门,一天回家吃几趟,吃饱又出去。
猪吃得更多,每天都是满满一大铁锅,额外还要吃掉两背篓的猪草。过段时间又要迎回来一批小猪仔,不杀了大猪,他家是养不起了。
那些小鸡还小,现在没人说什么,若是等它们大了,他们家肯定要被投诉。
莫莉不舍得卖鸡仔,这些小鸡有一两斤了,再过两三个月,长到三四斤就能吃了。吃腻了野猪肉,莫莉现在想吃鸡肉。
第二天一早,没等莫安起床,莫莉就把两头猪嘎了,全程没发出半点声音。莫安起床后就看到院子里多了两头猪的尸体,以及一大木盆的猪血。
莫安:“”亏他特地早起,结果还是没帮上忙。
莫莉用玉米秆烧猪毛和猪皮,再用清水刷去猪皮上的灰,“你去准备早饭,吃了就去上学。中午回来吃杀猪饭。”
“姐,这么多猪肉,你打算怎么处理?”这天气准备要热了,留不久,如果是烟熏,也有坏掉的风险。
“做成坛子肉。”这是莫莉早就想好的。自家养的猪,没有野猪的骚味,肉也没有野猪粗糙,她不打算卖掉。她打算做成坛子肉,保存一年都不成问题。
除了她家,农场季家那边也要送一些。
等处理好这两头猪,她要去供销社买几个大瓦罐回来,比上次的陶罐更大一些。
莫莉处理好两头猪肉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她匆匆出门往供销社去,买了能装五十斤水的大瓦罐两个,能装三十斤水的大瓦罐三个。
回到家后,她又马不停蹄清洗瓦罐,晾晒。然后开始把猪肉切成成年男人拳头大小的块状。她只取下了猪身上大块的骨头,比较小的骨头,比如排骨之类的,她连肉带骨头一起砍了,一会儿全都放进打铁锅里油炸。
因为莫莉忙不过来,她晚餐也懒得煮,让莫安去请莫荷过来帮忙。
晚餐吃的还是猪杂之类的东西,莫荷爆炒了一盘猪杂,剩下的她清洗干净,全都卤了。
“你这野猪长得可真肥,肥油特别多。”莫荷知道莫莉养野猪,却不知道莫莉的野猪竟然长得这么大了。
“吃得好。”莫莉道,“一会姐姐你带一些坛子肉和猪血回去。今天我去了镇上,要是有人问,你就说我从镇上买的。”
莫荷没拒绝,前段时间春耕干活干得太狠,她身体亏得厉害,每次经期都痛得死去活来,再不好好补补,她担心自己怀不上孩子。
多亏了妹妹不时给她加餐,不然她的情况只会更糟糕。
“我明天要去看望季和风的家人,接下来几天,我家里就拜托姐姐了。”莫莉道。
“又去?”莫荷皱眉。
“恩。等大队的猪回来,我就抽不时间了,趁这猪没回来,我过去一趟。”
“路上小心。”
“姐姐放心,我知道的。”
晚饭后,莫莉让莫荷帮自己炸着肉,她则要去一趟大队长家。她没空手去,带了半篮子山药。
大队长没为难她,“几天后猪就到了,你别误了时间。”
莫莉抿嘴笑,“不会。”
大队长摆摆手,“去吧。”
莫莉一走,大队长的媳妇就忍不住夸赞,“这莫莉太会来事了,每次来都不空手。你看这山药,啧啧,长得可真好啊,有你小孙孙的手臂那么粗了。”
“那是她有本事。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弟弟,日子过得比谁都好。”大队长打从心里佩服莫莉,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份上,有情有义,有实力,实在是难得。
赵上旬吃完饭还不见老婆回来,他搬了凳子到门外,摸黑搓草绳,不时往山脚的地方看去。
“这莫莉家又有什么好吃的,怎么每次都只叫莫荷,不叫你?”李小菊对这件事很不满,觉得莫荷不疼老公,每次去吃好吃的都不叫上她儿子。
赵上旬倒不在意,“莫莉也没少给我们送东西。娘你就说莫莉莫安每次送来的东西是不是顶顶好的,我们不回礼,他们也不生气,该送的还是送,这样的亲戚上哪儿找去。”
李小菊一噎,她儿子说得没错,没有比莫莉更好的亲戚了,“可我就是想让你也去吃顿好的。”
“娘,别说了,莫荷回来了。”赵上旬道。
李小菊扭头,就见莫荷抱着个木盆走回来。她当即笑着迎了上去,“哎哟,这是什么东西啊,累不累啊,我来帮你拿吧。”
莫荷任由李小菊将木盆接过去,正好她手酸了。
“是猪血,还有我妹炸的几块坛子肉,她今天去镇上买了一些肉,心疼这段时间我春耕辛苦,便给一些让我带回来。”莫荷语气自豪。
木盆里装着凝固的猪血,还有有一搪瓷盆的坛子肉,坛子肉很大块,满满一盆,全都浸泡在香喷喷的猪油里。
李小菊馋得直咽口水,呐呐道,“这么多啊?”
她好久没见过这么油了。
莫荷很满意李小菊这个样子,淡淡道,“我妹大方。天气热了,这猪血留不到明天,娘,你把猪血煮了吧。煮熟了,可以多留两天。”
李小菊连连答应,“是得煮了,这么多猪血,坏了就太可惜了。儿子,你饿不饿,折几根青菜,一会儿我给你煮一碗猪血青菜汤。”
“娘,煮三碗,我们三个一人一碗。”赵上旬有些无奈,明明是莫荷带回来的东西,他娘怎么又忽略了莫荷?
莫荷无所谓,她要想吃,李小菊不给她也会争取,但她现在不饿,“你们吃吧,我在我妹家吃过了。”
早上醒来,房子里还弥漫着一股香腻的油脂味。
莫莉摊了玉米饼,搭配刚从菜园子里采摘的生菜和昨天莫荷卤的内脏,别有一番滋味。
吃了早餐,她拿来扁担,扁担一头挂着两个堆栈在一起,总重约一百斤左右的瓦罐,一头是装着一百斤玉米面的麻袋。瓦罐用草绳缠了几圈,看着非常牢固。她的后背还背着一个麻袋,里面是晒干的蘑菇。手里还拎着一个小一点的麻袋,里面是两个去了骨头的猪头肉。两个猪头肉已经用盐腌过,其中一个一分为二,分别用草绳绑好,一个是完整的。
今天莫莉时间把控得正好,她才到公社大门外,汽车就来了。
“哎哟,莫莉是你呀。”售票员孙姐看见莫莉热情不已,“这次也是送东西?”
“我去探望亲戚。”莫莉道。
孙姐帮莫莉把东西搬上车,让她坐自己旁边,羡慕道,“妹子,你这日子过得可真好啊。”
莫莉连连摇头,“乡下人,卖苦力气的,和孙姐钱叔比不了。”
钱叔正是司机。
钱叔听到莫莉提到自己,他朝莫莉笑了笑,又扭过头去开车。
莫莉把装了猪头肉的袋子拿过来,小声对孙姐道,“我们大队猎到了野猪,我带了一个猪头肉过来,孙姐您和钱叔一人一半。但我家里袋子不够用了,孙姐你们有袋子装不?”
一听有肉,孙姐眼睛就亮了,趁着车上人少,她找了个布袋子出来,“你先把肉给我,等到了站,我再和钱叔分。”
“行。”莫莉提着草绳,把两块猪头肉放进孙姐的布袋子里。
“这野猪长得可真大。”孙姐赞叹,半边猪头肉带着一只耳朵,看起来有五六斤。
这妹子可真大方啊,这多肉说送就送。
孙姐把肉藏好,从口袋里抓一把水果硬糖,塞进莫莉手里,“姐没什么好东西,这几颗糖你拿着吃。”
“谢谢孙姐。”莫莉当着孙姐的面剥了糖纸,将糖塞进嘴里,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好甜。”
见她喜欢,孙姐心里也开心,“傻孩子,糖能不甜么。”
钱叔也朝莫莉丢了个东西过来,“鸡蛋糕,你也试试。”
“谢谢钱叔。我等中午饿了再吃。”莫莉没吃过鸡蛋糕,供销社有卖,但她没票,一直没机会尝。
落车,转车,莫莉抵达许夏安家里时,天已经黑了。
看见莫莉莫莉,许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热情得让莫莉有些不适应。
最后是许夏安拯救了莫莉,“弟妹还没吃晚饭吧,我们正开饭,快坐下来一起吃。”
莫莉的确是饿坏了,她把还剩一个猪头的麻袋递给许夏安,“昨天杀的猪,用盐腌过了,你看有没有味道。”
看见里面又是猪头,许夏安嘴角抽了抽,“你每次来都送我们这个,是什么原因?”
“刚好剩下的。”莫莉没有半点心虚。
许夏安:“”
“有得吃就不错了,你还挑。”许妈妈拍了许夏安后背一巴掌,“还不谢过莫莉。”
“莫莉婶婶,我小叔也喜欢吃猪头肉的,他每次专挑肥的吃。”
“莫莉婶婶,我也喜欢吃猪头肉,谢谢你。”
“我喜欢吃猪嘴巴。”
“我喜欢猪耳朵。”
小孩子们七嘴八舌,看着大猪头流口水。
“吃吃吃,奶奶这就给你们煮去。”许妈妈笑道,又看向莫莉,“莫莉啊,你坐一会,我再添一个菜,很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