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风带着亲卫提供的有限却至关重要的线索,立刻前往中军大帐向安远侯详细禀报。帐内,老侯爷听完萧风的叙述,花白的眉毛紧紧锁在一起,手指敲击着桌面。
“女声……‘终于找到你了’……” 安远侯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地看向萧风,“听起来不象是偶然遭遇。倒象是……冲着萧煜那小子去的。” 他久经沙场,对各类情况有着敏锐的直觉。“黑风岭附近地形复杂,除了我军和敌军,确实可能散居着一些避世的村落,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小股势力。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黑风岭周边局域:“立刻加派几队精锐斥候,化装成行商或猎户,重点排查这一带所有可能有人烟的地方,尤其是那些位置偏僻、少与外界来往的村落。注意打听是否有陌生重伤男子被带入,或者近期有无异常人员活动。记住,要隐秘,不要打草惊蛇。”
“是!侯爷!” 萧风抱拳领命。
“至于苏姨娘他们,” 安远侯顿了顿,“让她留在营中等消息吧。外面情况不明,带着她反而不便。你告诉她,一有确切消息,会立刻通知她。”
“末将明白!” 萧风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安排。
萧风回到苏微雨所在的营帐时,苏微雨正坐在榻边,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从铠甲中找出的平安符,目光怔忪。露珠在一旁默默整理着简单的行装,其实也没什么可整理的,只是借此缓解焦虑。萧铭则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来踱步,一会儿又坐下叹气。
见萧风进来,三人立刻围了上来,眼神急切。
“萧风,侯爷怎么说?” 苏微雨率先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斗。
萧风将安远侯的安排言简意赅地转述了一遍,最后道:“姨娘,侯爷说得在理。搜寻需要隐秘进行,人多反而容易引起注意。您和萧铭公子、露珠姑娘暂且留在营中最安全。一旦有消息,我必定第一时间回来告知。”
苏微雨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她多么希望能亲自参与到搜寻中去,哪怕只是靠近一点。但她深知军令如山,也明白安远侯和萧风的顾虑是为了大局和她自身安全。她不是不懂事的女子。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点了点头,语气尽量平静:“好,我们就在营里等。有劳你和诸位将士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若是……若是需要打点村民或者有什么需要打探细致消息的地方,或许……或许我能帮上忙,我……” 她想说自己或许比军中汉子更细心,更能从妇孺口中套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知道此刻说这些也无用。
萧风明白她的意思,郑重道:“姨娘放心,斥候们都经验丰富,知道该如何打探。您安心等待便是。”
萧风离开后,营帐内再次陷入了一种沉闷的等待氛围。这种等待比之前漫无目的的煎熬更加具体,却也更加磨人,因为希望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隔着一层迷雾。
苏微雨不再枯坐,她强迫自己行动起来。她向负责后勤的军需官要来了干净的布和热水,仔细地将那件破损的铠甲擦拭干净,尽管无法修复,但她还是想让它看起来整齐一些。她又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线,将那枚平安符被压皱的地方小心地抚平整理。这些细微的动作,是她唯一能做的、与萧煜相关的事情,能让她暂时获得一丝平静。
露珠尽量找些事情做,比如将带来的干粮重新分装,检查水囊,或者帮苏微雨梳理有些凌乱的发髻。她看得出小姐在强装镇定,那微微颤斗的指尖骗不了人。
萧铭起初还在帐内转圈,后来大概觉得这样太不象话,便溜出营帐,在允许的范围内走动,竖起耳朵想听听有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偶尔会带回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比如“今天天气不错,适合搜山”或者“看到又有一队斥候出去了”,试图缓解帐内凝重的气氛,但效果甚微。
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逝。每一刻钟都显得格外漫长。苏微雨表面平静,但每一次帐外传来脚步声,她都会立刻抬起头,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待看清不是萧风或传令兵后,那火苗又缓缓熄灭,周而复始。
她不时走到帐帘边,望向黑风岭的方向,那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隐藏着萧煜的下落,也隐藏着那个神秘的“女声”。各种猜测在她心中翻腾——是世外高人?是萧煜旧识?还是……别的什么她不愿深想的可能?每一种可能都让她心绪不宁,唯有紧紧握住手中的平安符,才能获得一丝微弱的力量支撑。
等待,成了此刻最煎熬的考验。整个边境大营仿佛都陷入了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斥候带回那个能揭开谜底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