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夜眼中终于露出一丝赞许,李斯年确实是个能臣,能准确把握他的意图并加以完善。
“准,姜明月。”
“臣在!”姜明月立刻出列,她如今身着特制的女官朝服,气质清雅中带着干练。
“文学馆升格为‘文华阁’,位列九卿之下,独立运作。
广设官学之事,由你文华阁总揽规划,吏部、户部协同。
教材编纂,需贴合实际,务求实用。
朕要看到,十年之内,我大秦孩童,无论男女,至少能识文断字,明辨是非。”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姜明月激动地应下,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荣耀。
教书育人即便是穿越前的她,也深知这绝非易事。
但在这开元盛世,大秦帝国的蓬勃生机让她满怀信心。
李斯年奏毕,兵部尚书周勃便迫不及待地出列,声若洪钟:
“陛下!西大军团业己整编己毕,玄武军将士们求战心切,嗷嗷首叫!
《军功授爵令》更是让儿郎们眼珠子都红了!
如今北境匈奴虽遣使求和,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东海倭寇时有骚扰,南疆、西域亦非安宁之地!
臣请陛下示下,下一步,我大秦兵锋,指向何方?
末将等,愿为陛下手中利剑,扫平一切不臣!”
他这话,代表了所有武将的心声。
新朝立,军功贵,他们渴望用敌人的头颅,为自己,为家族,博取那实实在在的封赏与荣耀。
张玄夜目光扫过一众摩拳擦掌的将领,缓缓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他沉稳的语气,瞬间压下了武将们的燥热。
“北伐羌人金狼部,势在必行。然,非此时。”
张玄夜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羌人骑兵来去如风,深入大漠,战线过长,补给困难。
朕,要么不打,要打,就要一战定乾坤,永绝后患!”
“当务之急,是稳固内部,积蓄力量。
工部加紧研制新式军械、改良粮种;
户部确保钱粮充足;兵部则需精炼士卒,熟悉新装备,演练新战法。
同时,锦衣卫需将羌胡各部虚实、地形地貌、部落关系,给朕查个一清二楚!”
“至于东海倭寇,”张玄夜眼中寒光一闪,“跳梁小丑,疥癣之疾,不得不防。
传令青龙军团,组建水师,巡弋东海。
遇倭寇,不必请示,尽数击沉!
朕要用他们的尸骨,告诉所有觊觎大秦的海上宵小,犯我大秦天威者,虽远必诛!”
“陛下圣明!”周勃等将领虽略感失望,但更多的是信服。
陛下并非怯战,而是谋定后动,追求全胜。
“末将领旨!必荡清海疆,扬我国威!”青龙军团主将出列,轰然应诺。
随后,工部、户部、刑部等官员依次出列,奏报各项政务。
无论是水利兴修、道路桥梁、律法修订、案件处理,
张玄夜皆能迅速抓住关键,给出清晰明确的指示。
其思维之敏捷,见识之广博,决断之明快,
令所有臣子,包括李斯年、姜砚儒这等老臣,都深感佩服,甚至心生敬畏。
这位陛下,不仅杀伐果断,于政务一道,竟也如此精通,仿佛无所不能一般!
一场大朝会,从清晨持续到午后。
张玄夜处理了无数军政要务,却不见丝毫疲态,反而眼神愈发明亮,帝威愈发深重。
当最后一项议题处理完毕,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时,张玄夜缓缓起身。
百官立刻屏息凝神。
“诸卿。”张玄夜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大秦初立,百业待兴。
然,朕与诸卿,己开了一个好头。”
“朕,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今日朝会,诸卿所奏,皆关乎国计民生,朕心甚慰。”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鼎之力:
“然,国事虽重,家事亦需分明,朕之后宫,不可久虚。”
来了!百官心中一动,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册封后妃,同样是稳固国本的大事!
“宣,江云舒、慕青璃、苏小小、楚琳琅(楚玉蘅假死化名)、沈淑仪、姜明月,上殿——”
内侍监悠长的声音,如同涟漪般迅速传遍紫宸宫。
片刻后,在无数道或好奇或羡慕或复杂的目光注视下,
六道倩影,在一众宫娥的簇拥下,缓步走入承天殿。
她们皆身着符合身份的礼服,仪态万方,容貌倾城,各有千秋。
瞬间成为这庄严肃穆大殿中最亮眼的一道风景。
江云舒走在最前,她身着一袭天水碧宫装,裙摆绣着淡淡的云纹。
气质清冷孤高,宛如雪山之莲。
她面容平静,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唯有在目光扫过御座上那道身影时,才会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微光。
从北境并肩作战的“伙伴”,到如今即将被册封的妃嫔,身份的转变让她心绪难平。
她追求的,从来不是简单的男女之情,而是
罢了,既然命运如此,能站在离他最近的地方,看着他开创这前所未有的伟业,
或许,也是一种圆满。
她微微攥紧了袖中的手指。
紧随其后的是慕青璃,她是一身火红色骑射服改良的宫装,英姿飒爽。
眉宇间带着女将的勃勃英气。
她偷偷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龙椅上的张玄夜,脸颊微红,心中小鹿乱撞。
她没那么多复杂心思,自被他从困境中救出,见识了他的强大与霸道,一颗心便早己系在他身上。
能成为他的妃子,她只有满心的欢喜与期待。
苏小小则是一身娇俏的鹅黄色宫裙,梳着双环髻,显得灵动可爱。
她有些紧张地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
她本与张玄夜为敌,机缘巧合与他相识、相爱,得他庇护。
又被他送回侯府,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
如今竟要成为皇帝的妃子,她只觉得如同做梦一般,
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惶恐,更有对他深深的依赖与仰慕。
楚琳琅(楚玉蘅)今日换下了太后朝服,以紫色面纱遮掩。
穿着一身更为雅致庄重的绛紫色宫装,云鬓高耸,凤钗斜插。
她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但唯有她自己知道,宽大袖袍下,指尖己微微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