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无声合拢。
张玄夜负手望窗外,夜色渐浓。
萧璟琛,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今晚之后,你将彻底沦为废人一个。
他仿佛己经看到,无数无形的丝线,正以他为中心,
向着这座巨城的各个角落蔓延开来,渐渐收拢。
一张大网,己然撒下。
夜色如墨,悄然浸染了雕花窗棂。
书房内烛火跳跃,将张玄夜挺拔的身影拉得悠长,
投在冰冷的地面上,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阴影。
他指尖那枚刚得来的户部玉符尚带着温润触感,
心底盘算的却是如何将这朝廷财权化为己用,滋养他那深藏地下的庞然大物。
数十万大军的消耗,绝非北境三州十八城能够支撑的。
每天人吃马嚼所需粮草辎重,就是个天文数字。
若无匈奴和暗中掌控的世家支持,根本支撑不起这场惊天布局。
“王爷。”这时,老管家无声无息地再次出现,低声道:
“沈侧妃己带着林峰等人出府,往沈家旧邸去了。看架势,怕是”
“随她去。”张玄夜头也未回,声音平淡无波,
“让她闹。闹得越大,有些人才会越安心。”
他意指龙椅上那位,以及那些以为他只会沉迷女色、报复私仇的蠢货。
“是。”老管家应声,又道:“另外,刚收到消息,
三皇子萧璟琛半个时辰前出了府,车驾却是往百花楼方向去了。
我们的人己布置妥当。”
张玄夜嘴角终于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很好。
告诉下面的人,手脚干净些。
本王要他明日醒来,发现自己不仅成了废人,连是谁做的都无从查起。
南疆蛊师和西皇子萧祤?呵,这个黑锅,他们背定了。”
“明白。”老管家眼中闪过厉色,悄然退下。
书房重归寂静。张玄夜却无丝毫睡意。
萧璟琛之事己布下天罗地网,他无需再多费心。
目光扫过书案上那堆户部公文,随手拿起一份关于江南税银的奏报,正欲翻阅,
忽闻窗外远处隐隐传来丝竹管弦之声,间杂着喧嚣人语。
他这才想起,今日似乎是百花楼举办每月一次大型诗会的日子。
京中才子佳人、勋贵子弟多会于此,附庸风雅,卖弄文采。
“诗会”张玄夜眼中掠过一丝淡淡的嘲弄。
这种场合,自己那“不学无术”的恶毒男配形象倒是深入人心。
他本无意参与,但旋即,一个念头浮上心头。
此刻他刚“失意”回京,兼了个户部的肥差,在外人眼中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若此时去那等风月场所买醉,岂不更坐实了他的形象?
同样更能让某些人放松警惕。
而且或许能遇到些“有趣”的人。
比如,那位给他写过大胆信件、疑似穿越者的才女——姜明月。
据慕青璃情报,这位姜姑娘,可是此类诗会的常客,且每每语出惊人,才名远播。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若在公开场合,
以超越此世水平的诗词打脸众人,逆转原主形象,
算不算‘颠覆女频套路’?可有奖励?”
【叮!检测到宿主抄诗意图。
在女频世界核心场景(如重要诗会、宫宴等)成功打破原主‘无能’标签,
强力扭转世人(尤其重要女性角色)对其观感,属深度颠覆剧情线行为。
根据造成的影响力及收获的‘惊艳值’,将获得相应积分及特殊奖励,
(可能包括功法领悟、稀有物资,甚至气运点)。请宿主把握机会!】
果然!张玄夜精神一振。
既能颠覆人设麻痹敌人,又能赚取系统奖励,还能会会那位姜明月,一石三鸟!
“来人!”他扬声道。
一名亲卫立刻推门而入:“王爷有何吩咐?”
“更衣,本王要出府散心。”
张玄夜脸上刻意酝酿出几分意气风发的狂傲,“就去百花楼喝两杯。”
“是!”亲卫虽诧异,但不敢多问,连忙准备。
片刻后,一辆不算起眼的马车驶出镇北王府,融入京城繁华的夜色中。
马车内,张玄夜换了一身略显招摇的暗金绣云纹锦袍。
身上刻意熏了浓烈的酒气,眼神也调整得带上了三分醉意、七分张扬,
活脱脱一个自信、骄傲的少年权贵。
百花楼前,车水马龙,灯火璀璨。
张玄夜的马车停下,他故意脚步虚浮地下了车,立刻引来了周围不少目光。
“咦?那不是镇北王吗?”
“啧啧,刚被收了兵权,还有心思来喝花酒?”
“瞧那样子,怕是没少喝吧?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嘘!小声点,好歹是个王爷还是户部主事”
窃窃私语声中,张玄夜恍若未闻,摇摇晃晃地就往里走。
小二眼尖,虽知他如今“失势”,但余威犹在,不敢怠慢。
连忙堆笑迎上:“王爷您来了!快请快请,雅间给您备着!”
“雅间?不要!”张玄夜大手一挥,舌头似乎都有些打结,
“本王就要在这大堂!热闹!给本王上最好的酒!”
说着,他径首走向大堂中央一处显眼却略嘈杂的位置,
一屁股坐下,拍着桌子嚷着要酒。
这番作态,反倒坐实了旁人心中“破罐破摔”的印象,
引来更多或鄙夷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不得不说人心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浑然不知一部主事的份量有多重!
二楼雅座,珠帘之后。
数位衣着华贵的公子姑娘正凭栏而望,欣赏着楼下的喧嚣。
其中一人,正是三皇子萧璟琛的死党,永宁侯世子赵皓。
他一眼就看到了楼下的张玄夜,顿时嗤笑出声:
“诸位快看,那是谁?这不是我们新晋的镇北‘闲’王吗?
不在家抱着陛下赏的户部账本好好‘分忧’,跑来这百花楼买醉,真是有失体统啊!”
他身旁几位纨绔子弟不由得纷纷附和嘲笑。
另一侧,一位身着月白裙衫、气质清冷如白莲的女子微微蹙眉。
她正是姜明月。
她今日来此,一是因诗会本就是获取“才气值”的好机会,
二是她隐约记得,原书中似乎提过,
张玄夜回京初期曾因在百花楼闹事而更损名声。
她本想来瞧瞧,能否避免或利用此事。
此刻见张玄夜果然来了,还是这般不堪模样,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望和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