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 1)

他屏退左右,心念一动,首先将那厚厚一摞的现代小学教材取了出来。

翻看着那些图文并茂、由浅入深、体系严谨的课本,张玄夜如获至宝。

这比他凭借模糊记忆去编写要系统和完善无数倍!

接着,他又提取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工艺详解。

一股庞杂而精确的知识瞬间涌入他的脑海,仿佛与生俱来一般熟悉。

“太好了!”张玄夜忍不住一拍桌案,眼中精光西射。

有了这些,他的很多计划就可以提前和加速了!

他立刻唤来绝对心腹,负责情报和秘密行动的“锦衣卫”首领,低声吩咐:

“立刻在城外寻一处绝对隐秘的庄园,调派可靠工匠和士卒,

按这份图纸和工艺(他快速写下关键要点),尽快建立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

所需物资,优先调配,不惜代价!”

“另外,将这些种子,交由农事官,寻找最肥沃的田地进行试种,派重兵把守。

所有接触者严格审查,收获后全部留种,扩大种植规模。

此乃军国重器,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属下遵命!”锦衣卫首领虽震惊于侯爷拿出的这些闻所未闻之物,

但忠诚让他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张玄夜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胸中豪气万千。

北境,将成为他最坚实的根基,也将成为这个世界变革的起点!

接下来的几个月,张玄夜展现出了惊人的精力和铁腕手段。

他一边整合军队,将北伐带来的威望转化为对北境军政的绝对掌控,提拔大量寒门出身的文武官员;

一边开始强力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便是改革赋税。

这个时代农民的认知还处于战国时代井田制余晖之下。

张玄夜却首接推行了后世才有的“摊丁入亩”与“一条鞭法”雏形作为过渡性政策,

首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认知,

待农具、生产力、法治体系等完善后,逐步收回土地所有权。

他还以雷霆手段废除人头税,按田亩实数征税。

同时将杂税徭役折银征收,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也减少了官吏盘剥的空间。

此令一出,北境十八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那些原本因苛税濒临破产的佃户,更是对张玄夜感恩戴德,视若救星。

为保证公平公正,他派出了精锐军士作为“清丈使”,重新丈量土地,清理隐田匿户。

这无疑触动了当地豪强士绅的共同利益,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甚至有豪族暗中串联,试图鼓动私兵反抗。

然而,张玄夜的应对简单而粗暴。

一支支武装到牙齿的镇北军小队,首接开进反抗最激烈的庄园、大户、宗族

以“抗税谋反”的罪名,将那些个跳得最欢的豪族首领首接拖出,

首接当众宣读罪状,抄家问斩,家产充公,土地收归侯府!

铁血手段之下,所有反对的声音都被瞬间碾碎!

北境上下,为之噤声!

这就是掌握军权的好处,这就是绝对的实力带来的底气!

张玄夜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在这北境,他的话就是律法,他的意志不容违抗!

百姓们对此则欢欣鼓舞,赋税减轻,日子有了盼头,对他的爱戴更是深入骨髓。

紧接着,张玄夜又将抄没的大量土地,分给了无地少地的平民和立功的将士,

进一步赢得了底层民众和军队的狂热支持。

均分田亩,虽然只是初步,却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

紧接着,张玄夜着手整顿吏治。

他设立“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吏每月上报政事,明确完成时限,

由新设立的锦衣卫负责核查,完不成者轻则罚俸,重则撤职查办。

这一系列利国利民政策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那些原本在旧体制下如鱼得水的官吏和豪强,对张玄夜更是恨之入骨。

他们暗中勾结,妄图破坏新政推行。

甚至散布谣言,说张玄夜意图谋反,自立为王。

妄图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守旧势力反抗。

更有甚者,暗中勾结北境周边的一些小部落,企图里应外合,颠覆北境的稳定。

然而,张玄夜早有防备。

他一面加强北境的军事防御,在各要塞增派兵力,严防外敌入侵;

一面利用锦衣卫的情报网络,将那些暗中搞小动作的官吏和豪强一一揪出。

对于造谣生事者,张玄夜毫不留情,首接当众处决,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在锦衣卫的秘密运作下,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很快建立起来并投入生产。

改良后的造纸术成本低廉,质量上乘。

活字印刷术更是效率惊人。

第一批雪白柔韧的“侯纸”和利用新印刷术批量印制出来的《千字文》《算术启蒙》等小册子被送到张玄夜面前时,

他知道,时机成熟了。

他再次召集麾下文官将领,宣布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开办“新学”!

在各城设立蒙学堂,适龄孩童无论出身,皆可入学,免学费,还由侯府提供一顿午食!

所学内容,并非单纯的儒家经典,而是更侧重识字、算数、自然常识,

以及——忠君爱国(忠的是镇北侯)的思想教育!

教材,自然便是经过他审订后批量印刷出来的小学教材简化版!

消息传出,北境再次震动!

这一次,不仅仅是豪族士绅,连一些投靠张玄夜的文人幕僚都表示难以理解甚至反对。

“侯爷!此举恐引起天下士人非议啊!学问之事,岂可轻授于贱民?”

“侯爷,教化之事,当以圣人之言为本,这些算数杂学,恐非正道”

张玄夜高坐主位,冷冷地看着下面议论纷纷的众人,等到声音稍歇,

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非议?本侯行事,何须在意腐儒之见?”

“圣人之言若能强国富民,为何如今北境之前仍是饿殍遍野?为何匈奴铁骑仍能南下牧马?”

“本侯要的,是能写会算、明事理、知忠义、懂实务的人才!

不是只会空谈道德文章的蠢材!”

“蒙学堂,必须办!而且要办好!这是军令!”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老婆曾在千年前,一夕穿到今天? 洪荒:写个日记,通天咋就转性了 生娑珞 穿越后我靠修仙俘获千年狐妖芳心 偷听尸体心声,六扇门离了我不行 花神的觉醒:我的守护者们 民国情渊绮梦 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农家长孙:带着空间去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