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集的人很小心,但贡院不是他们的地盘,里面并没有接应他们的人。
而且,这些家伙也是明显在熟悉情况,这让贾菱的跟踪监视相对容易了不少。
慢慢的,通过对方的各种操作,比如侦测观察贡院的地形和房屋结构等等的,贾菱脑海中稍稍有了个大致的猜测——这些家伙准备在贡院干点啥?
但仅此而已。
具体干啥之类的,因为对方暂时没有暴露出太多的端倪,所以他也没办法确定。
忙活到凌晨2点多,对方撤了,他也撤了出来,然后第二天继续。
第二天晚上7点刚过,贾菱就赶到了贡院大门口左侧的高升客栈——这里是各种赶考的学子们住的地方。
因为离明年三月的春闱已经很近了,现在这里面已经是很热闹了,都快客满了。
不过贾菱不是来住店的,而是在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就点菜吃饭。
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观察着贡院大门口和左边学府巷那边的情况——没错,这客栈就在两者的中间,都能够看到。
“兄台,一个人?”
他正观察呢,桌子前多了两个人。
一个斯文文士打扮,虽然衣服上全是补丁,青色的衣服都洗的有些发白了,但干干净净的。
一个则是个比贾菱还高,只怕超过一米九的彪形大汉,他长的壮不说,人还黑,肤色堪比现代社会的黑人了都,再加之一头乱糟糟的蓬松头发,整个人看着真就跟野人差不多了。
这家伙还盯着故意把自己涂黑了的贾菱,嘿嘿笑,“哈哈哈,妙哉,这世上居然还有跟我一样黑的?”
旁边文士打扮的拉了他衣服一下,拱手道:“冒犯兄台了……。”
贾菱随意的扫了四周一眼,看到四周基本上都满座了,就知道对方的来意。
于是手一引,“两位别客气,随便坐。”
“多谢兄台,某叫徐子仁,”文士打扮的书生自我介绍道。
旁边,那跟野人一样的大汉则是瓮声道:“我叫唐英雄,你小子叫什么?”
“唐兄,休得无礼!”徐子仁又要跟贾菱道歉。
贾菱笑着摆摆手,“无妨,这位唐兄也是脾气率真。”
随后道:“我叫贾师道。”他就是随便取了个名字。
互通了姓名,坐下来之后,大家就开始随意聊。
很快,贾菱就知道了他们来自那个倭寇最是猖獗的浙东之地。
徐子仁是来参加文科考试的,唐英雄则是和贾菱一样,来参加明年春闱的武科。
看他手里拿着的那一对加起来可能接近100斤的大铜锤,贾菱感觉这货力量也不小。
更多的身份背景,就交浅言深了。
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关于神京城的风物盛景,以及明年的考试之类的。
慢慢的,通过谈话,贾菱也大概知道,徐子仁是个很有才华且正直的人,唐英雄则是个性子直率勇武的汉子。
聊到8点左右的时候,从通济门过来的贡院东大街那边,过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此时,学府巷巷口,有两个山珍集的熟面孔不动声色的迎了上去。
贾菱不知道马车里是谁,但果断的站起身来,“两位,我还有点事情,先告辞了……这顿我请!”
徐子仁懵了一下,“这怎么可以!”
“相见即是有缘!”贾菱说道。
“嘿嘿,够意思!”唐英雄是不差钱的那个,但有人请,还是开心。
还冲贾菱说道:“下次我请你!”
……
从高升客栈出来,贾菱一路跟着山珍集的马车从贡院东大街往右拐到东升巷,然后从东升巷,穿过文苑街,文昌街,王府街等等的。
一路过去,山珍集的马车停在了一家家的高门大院前,然后,贾菱看到乌尔查哈从马车上下来,拿着一个个的大礼盒送了过去。
不知道是在送货呢,还是送礼。
贾菱为了小心,隔的太远,听不到对方的谈话。
大概9点半的样子,前面就是连接皇城的西安门大街了。
这时,贾菱远远的就能听到密集的马蹄声作响。
也是这时,乌尔查哈坐的马车停了下来,就停在跟西安门大街交汇的青石巷的巷口。
过了没一会儿,一队连人带马都笼罩在了一身黑色盔甲中的重装骑兵出现在了贾菱的视线里。
天狼卫——忠顺亲王二十二年戎马生涯里,护卫在他身边的无敌重骑,据说连草原上的大金可汗身边的金狼卫都吃过亏的存在。
一共两千骑,现在,有一千在禁宫里,守卫着隆兴帝;还有一千,就在忠顺亲王身边,随时准备面对可能的巨变。
得哒得哒的,将近两百骑护卫着的忠顺亲王马车,有那么一会儿才终于出现在了青石巷的巷口。
那一瞬间,贾菱感觉到跟在乌尔查哈马车边的几个伙计,身体绷紧了,甚至还有人摸住了身边的佩刀。
贾菱一挑眉,不会吧,不会吧,难道你们准备在这里刺杀?
哪怕乌尔查哈等人看起来很彪悍,但如果他们这么冲上去,那他们绝对死定了。
帮助隆兴帝强横的掌控了皇城的天狼卫那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果然,山珍集的人并没有动手。
贾菱只是看到乌尔查哈偷偷的掀开了马车旁的车窗,默默的盯着忠顺亲王的车队看了好一会儿。
然后,等忠顺亲王的车队经过后,他们又继续上路,然后继续给各种高官贵胄们送礼盒。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送到大半夜的,乌尔查哈他们也回家了。
不过,只是今夜无事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贾菱发现乌尔查哈借着送东西,各种换车马甚至是船之类的,一直在观察忠顺亲王那边的情况。
这还不算,贾菱还发现了,哈尔敦和吴悠之,一直都在分别领头偷偷的盯着忠顺亲王的行踪,包括他习惯走的路线,在他的王府外面布下暗子等等的。
这时候,贾菱就可以基本确定,乌尔查哈等人的目标就是忠顺亲王。
至于原因,他稍微分析了一下。
一旦干掉忠顺亲王,那隆兴帝就麻烦了,太上皇极有可能就翻身了。
哪怕没有干掉,隆兴帝和忠顺亲王也会大怒,如此,搞不好就会跟太上皇的一系发生火拼之内的。
而如此内讧之下,那大夏不就更加风雨飘摇了么。
那大金呢,自然就来机会了。
当然,这只是他粗浅的一点认知,至于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变化,他暂时也没办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