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帝之前是太上皇的嫡长子,是天然的太子人选。
但他母亲去世得早。
加之太上皇宠幸郭贵妃,也就是现在的郭太妃,然后,就立了郭太妃的儿子,也就是义忠亲王为太子。
但那个时候,隆兴帝已经快三十岁了都,因为是嫡长子,又很是有才干,在朝堂之上和民间都是素有贤名,所以不少官员都视他为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也是如此,这么多年来,隆兴帝早就有了一大帮的追随者,或者说积累了不小的势力。
所以太上皇强行立义忠亲王为太子,都引起了朝堂巨大的震动,哪怕最终是被太上皇强行压了下去,但不少人心里还是不服品行不端,又好大喜功,残忍暴戾的义忠亲王的。
这也是三年前,隆兴帝能翻盘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是,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军权。
虽然隆兴帝靠着自己眼前的这位领兵打仗很是厉害的嫡亲兄弟忠顺亲王,在翻盘的时候,用他领军的部队迅速的代替了当时被太上皇带走的一部分禁军,再拉拢了一部分剩下的禁军……。
可是,守卫皇城的二十二部禁军里,除了贴身守卫皇帝的龙骧卫四部,武骧卫四部,羽林卫四部基本的掌控了之外,其他的府军卫,金吾卫等十部,还是有不少太上皇的人在的。
至于拱卫京城的京营十六卫,那就更是绝大部分都被太上皇一系的王子腾这个京营节度使所代表的四王八公的人掌控了。
没办法,四王八公的人,那可都是凭借着军功出身,在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一点都不奇怪。
那么,哪怕现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谁也不敢乱动刀兵,造成巨大的内讧。但京营这个卧榻之侧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不好好的解决,有朝一日,可能就会成为最大的祸害。
想到这里,忠顺亲王暼了隆兴帝一眼,低声道:“我早就说了,当断则断,有什么恶名,归我来承担就好。”
当初翻盘的时候,忠顺亲王是准备直接把太上皇和义忠亲王都杀了的。
但隆兴帝没答应,只是把义忠亲王关了起来,至于太上皇,那更是在对方退位之后,就基本没怎么限制了。
毕竟,太上皇在立了义忠亲王为太子的那几年,义忠亲王可是一直想着找机会干掉隆兴帝,但太上皇这时候还是维护了隆兴帝的。
不管太上皇是因为对隆兴帝的歉咎,还是因为隆兴帝当时表现的非常隐忍低调。
问题是,隆兴帝不是李世民,他的根基到底还是浅的,所以,结果就是,三年后的今天,太上皇的实力都基本能跟隆兴帝分庭抗议了。
“生为人子,慎言。”隆兴帝说道。
忠顺亲王轻哼一声,他对太上皇可没啥感情,他甚至觉得要不是太上皇宠幸郭太妃,他母亲都不会那么早死。
所以,甚至是有恨。
不过,隆兴帝不让说了,他也就岔开了话题。
“我带兵这么多年,就明白一个道理,当兵的,大多都是为了吃份饷,所以,我现在每次都是亲自去发饷银。”
忠顺亲王还说道:“把王子腾挪走了,咱们又掌握着大家的饷银,慢慢的,京营的人也就知道陛下才是他们的天。”
隆兴帝只是淡淡的笑笑,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不容易。
比如,饷银从哪里来呢。
他微微皱眉,“高祖的时候,国库岁入超过3000万两,到了父皇的时候,岁入已经只剩下了1000多万,而现在,我们连田赋都不能完全掌握,就更不要说盐税和商税了……。”
没钱,拿什么给官兵发饷。
忠顺亲王呲呲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江南的盐税就掌握在贾家的那个女婿林如海的手里吧。”
隆兴帝也有点无奈。
随后,却突然一笑,转头看着忠顺亲王,“你说那个荣国府的旁支贾菱不错?”
忠顺亲王愣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对方的心思,才嘿嘿一笑,“我昨晚就专门让人打听了一下,据说以前也是个浪荡子,但半年多前,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说着还感慨了一下,“那是真的脱胎换骨了,人长高了,壮了,还力大无穷的,甚至性子都变得成熟沉稳……。”
“你说他一招就放倒了你的侍卫头领?”隆兴帝也是有些惊讶的。
“不然臣弟也不至于那么惊讶,实在是太厉害了!”
忠顺亲王却又说道:“最有意思的是,我感觉他有点在向我示好,不只是帮我在考核的时候解围,还是之后的各种言谈举止……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诈。”
隆兴帝微微一笑,“那就再好好的观察观察,这等英才,如果用得好了,可就不只是一个将才那么简单!”
忠顺亲王也嘿嘿笑了起来,“陛下英明!”
然后和隆兴帝对视了一眼,随后就都笑了起来。
……
荣国府。
昨晚喝多了,回家又晚的贾宝玉,一直睡到快中午了才起床。
等到了被叫去跟贾母吃饭的时候,他也知道了现在整个神京城都在疯传的,隆兴帝看上陈圆圆,还有贾菱准备跟隆兴帝争夺陈圆圆的事情。
前者他早就知道了。
后者则是才听说。
当时就撇撇嘴,“哪里有这样的事情,那都是讹传,说他准备追求陈圆圆,是忠顺亲王顺口开的玩笑,当时所有人都知道。”
随后,在贾母问起来后,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了贾菱的事情。
“菱哥儿是真的好强壮呢,倒不是普通的那种高大威猛,而是又有咱们贾家人的俊俏,又有侠义之士的那种放荡不羁的野性美。”
贾宝玉啧啧有声的说着,随后又开始兴奋的比划,“他的武艺是真厉害啊,这么哗啦啦的一下,我都没看清楚他怎么出手的,忠顺亲王的那个侍卫头领就给干趴下了,那可是连柳湘莲都说不是对手的高人……。”
他这么说的时候,坐在另一边的凤姐儿眼睛里都是水汪汪,亮闪闪的。
就觉得贾菱真是又帅又野,又强壮威猛的让她心里如同猫爪在挠一样,真是都快忍不住了都。
贾母盯着贾宝玉绘声绘色的讲述,也是难得的对贾菱来了兴趣了。
她本身就是个爱热闹的人。
听到说贾菱还能写诗,虽然不合当时的情形,但《竹石》写的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风骨不错。
那么,贾菱就不只是个粗鄙的武夫了,也就不怕他到时候在府里混帐浪荡,做出什么不堪的事情来。
就笑了笑,看着凤姐儿,“这么说起来,菱哥儿倒是个有趣的人儿。”
凤姐儿不愧是有着七巧玲胧心的。
一听就懂了老太太的心思,立刻嫣然笑道:“还真巧了,这些日子,菱哥儿刚好在我手底下办事,既然老太太都好奇了,要不我干脆把他叫府里来,给老太太您请安问好?”
贾宝玉听到这话都惊讶了,“啊,菱哥儿在给二嫂嫂你办事么?”
贾母也是愣了一下,随后就开心的指着她笑道:“要不为啥都说你这凤丫头精明,原来你早就把人抢过去了……行,那就听你的,咱们也都见识见识一下这位菱哥儿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