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陆家村,傍晚。
林超将内丁零岛的建设任务和神龙机甲的训练计划全部交给了阿辉,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相信以阿辉的能力和那十名精锐队员的执行力,很快就能让那个营地运转起来。
他自己则需要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香江这盘棋上。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林志强带着一身的风尘仆仆从外面走了进来。
“超仔,这是你要的。”
他将一个牛皮纸袋放在了林超的桌上,然后自顾自地坐到沙发上,倒了杯茶一口灌下。
林超打开纸袋,里面是一叠文档和几张照片。
他仔细地翻看着。
这是一套完整的印尼户籍资料。
新的名字叫“林建国”,父亲叫“林德义”。
资料上显示,林德义是当地华侨罗家的女婿,几年前妻子因病去世。
而林建国则是林德义唯一的儿子,如今父子二人打算“落叶归根”,回到印尼。
整套资料做得天衣无缝,只需要去一趟将资料在官方报备即可。
“罗家办事的效率很高。”林志强解释道,“他们已经打通了所有关节,你随时可以凭这份资料过去,他们会安排好剩下的一切。”
林超将文档收好,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有了这个身份,他在东南亚就有了一个可以摆在明面上的支点。
无论是未来创建商业据点,还是进行更隐秘的活动都多了一层至关重要的伪装。
“老豆,辛苦了。”
“小事。”林志强摆摆手,“马来西亚那边,阿卜杜拉暂时不敢乱动了,黑鹰社也换了新头目,我让陆家的人盯着。
山鸡带着二十个陆家子弟在练兵,有那些家伙事在,足够他们自保了。”
林超点了点头,对父亲的安排很放心。
他并不着急立刻去印尼。
那边只是一个未来的落子,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在香江创建起自己的工业基地。
“老豆,我准备在香江建个大工厂。”林超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建厂?”林志强有些意外,“现在这个行情,所有人都想着关厂跑路,你还要往里砸钱?”
此刻的香江正处在股灾和石油危机的双重打击之下,无数工厂倒闭,老板跳楼,市面上到处都是哀鸿遍野。
“别人恐慌我贪婪。”林超笑了笑,“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要趁这个机会,用最低的成本,拿下最好的土地和厂房。”
林志强看着儿子脸上那自信的神情,没有再多问。
他早已习惯了自己这个儿子神鬼莫测的手段和超前的眼光。
接下来的几天,林超开始频繁地接触各大地产中介和银行。
他的要求很明确:要大,要沿海,要有现成的基础建设。
中介们拿来的资料堆了半迈克尔,大都是些几千上万尺的小厂房。
林超看了几份就失去了兴趣,这些小打小闹的厂子,根本无法承载他未来的野心。
这天,一份来自银行资产处置部门的资料,引起了他的注意。
德发纺织,屯门印染基地。
林超的视线,落在了那张航拍的黑白照片上。
照片上,一片平整的土地沿海展开,几栋庞大的现代化钢结构厂房坐落其中。
德发纺织林超有点印象。
这是60年代末香江纺织业黄金时期的明星企业,老板陈德发也曾是风光一时的“纺织大王”。
资料上写得很清楚,72年股市最疯狂的时候,陈德发野心膨胀,将公司上市。
他从股市里圈了一大笔钱,又从银行贷了巨款,在屯门买下这片超过100万平方英尺(近千亩)的土地,兴建了这座号称亚洲最先进的纺织印染基地。
结果股灾和石油危机接踵而至。
股价一泻千里,欧美订单断崖式下跌,银行疯狂抽贷。
陈德发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地狱,资不抵债,被银行和供应商追得走投无路。
这座刚刚建成不到一年的超级工厂,还没来得及大规模投产,就彻底停工,成了一座巨大的鬼城。
银行正准备将整个工厂连同土地,进行破产拍卖。
“就是它了。”
林超的手指点在照片上。
超过100万平方英尺的现成工业用地,光是这块地,几年后地产复苏价值就可能过亿。
更重要的是,那些已经建好的现代化钢结构厂房、办公楼和仓库,能为他安装汽车生产线节省至少一到两年的基建时间。
还有工厂里那套由德国西门子安装的大功率变电站和工业供水系统,更是汽车工厂急需的内核设施。
这些东西在破产拍卖时几乎一文不值,银行只会按照土地价格加之基础的建安成本来估价。
林超不想等几个月后的拍卖会。
他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华旗银行香江分行副总裁办公室的号码。
“霍尔先生,我是林超。”
“林先生!下午好!”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热情无比的声音。
自从得知有一笔超过三千万美金的巨额资金,即将通过瑞士信道注入华旗香江的账户后,霍尔就将林超的名字列为了最高级别的贵宾。
“霍尔先生,我需要你的帮助。”
林超将自己看中德发纺织那块地和厂房的想法,简单说了一遍。
“我希望银行能帮我直接联系到德发纺织的陈德发,我想直接从他手里收购。
我愿意出一个比法院拍卖略高的价格。”
电话那头的霍尔思考了片刻,随即用热情地说道:“林先生,这真是太巧了!
我们华旗恰好也是德发纺织的债权人之一!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银行的效率高得惊人。
第二天下午,在华旗银行位于中环的贵宾接待室里,林超见到了陈德发。
眼前的男人不到五十岁,头发却已经花白了大半,脸上满是掩不住的憔瘁和疲惫,曾经“纺织大王”的风采荡然无存。
“林生,您好。”陈德发的声音沙哑。
林超开门见山:“陈生,我想买下你在屯门的那座工厂,包括土地、厂房和所有设备。”
陈德发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光,随即又黯淡下去。
“林先生,工厂现在被几家银行冻结了,我自己做不了主。”
“我已经和华旗的霍尔先生谈过了。”林超平静地说道,“只要我们达成协议,银行那边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看着陈德发:“我给你开个价,一千八百万港币。
这个价格比你走破产清算能拿到的钱,只会多,不会少。”
一千八百万!
陈德发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很清楚,如果真的走到法院拍卖那一步,各路秃鹫都会扑上来疯狂压价,最后能剩下一千万就不错了。
而这一千八百万足够他还清绝大部分私人债务,至少不用去跳楼。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想点头答应。
但生意人的本能,让他还是想再争取一下。
“林先生,我那块地光是买回来就花了一千五百万,还有那些厂房和德国设备……”
林超打断了他。
“陈生,现在是什么行情,你比我清楚。
你的那些设备如果没有订单就是一堆废铁。
你的厂房,如果开不了工,每天都在折旧亏损。
一千八百万是我能给出的最高价。
如果你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合同。
你不同意,我最多等几个月,去拍卖会上把它买回来,价格只会更低。”
林超态度坚决,根本不给对方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
陈德发沉默了。
他知道对方说的是事实。
几分钟后,他象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地靠在沙发上。
“好,我卖。”
林超微微点头,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
他又补充了一句:“陈生,付款方式上,我会让华旗银行给我提供授信,直接将收购款支付给你们的债务委员会,我个人不会出现金。”
这意味着林超要空手套白狼。
但陈德发已经不在乎了,他只想尽快甩掉这个烂摊子。
“没问题。”
事情谈妥,霍尔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杯香槟。
他亲自见证了双方的签约。
随后,林超将后续的所有法律流程,全部交给了杜伯霆的律师团队,让他们和陈德发、以及华旗银行的法务部对接。
几天后,所有手续全部办妥。
那座位于屯门海边的超级工厂正式归于林超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