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房,林老把放着老妻的照片的相框给拿了出来。
相框是他亲手做的,上面的玻璃也是他亲手按上去的。
就连照片,也是他一个个摆进去拍好的。
按照他们老家现在的规矩,人死后应该拍张照片放在堂屋,供着。
乡下人穷,没钱就算了,有钱的就算没照片也给画个像留着。
逢年过节烧香磕头,那是免不了的。
不过这些年闹的厉害,谁家堂屋也不敢供东西,更别说一日三炷香的烧。
林老的身份和别人不一样,很多事情老百姓做没事,他做不行。
所以妻子死后,他就把她的照片弄了相框放在自己的屋里。
那个相框里,除了妻子,还有两人结婚时候的照片,小七出生后妻子病重后拍的全家福,他和战友的照片,妻子和战友的照片。
最老的一张照片没放在明面,而是压在她媳妇遗照的后面,那是妻子少女时候和她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闺中好友拍的。
从右往左,分别是柴淑云、魏舒欣、姜淳于的奶奶、他的妻子小七的母亲、赵香巧。
魏舒欣手里有个葫芦,当年她和老姚并肩战斗过,两人也互生情愫。
只是老姚是道士,国破家亡的事情,有些规矩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等老姚想通了的时候,魏舒欣已经死了。
那场战役,血流成河。
老姚活着,其实和死了没什么区别。
他一直责怪自己,要不是他拒绝了魏舒欣,也许魏舒欣就不会死。
他们可能很多革命伴侣一样,结婚生子,一起相伴走完一生。
哪怕是死,也无憾。
林老其实早就隐约猜到两个孩子弄来的这些东西,和玉葫芦有关。
因为小七脖子上的玉葫芦挂了十几年,突然不见了,他肯定要问。
小七是个瞒不住话的人,但是在他面前,非咬死了说是丢了。
丢了就丢了,不过是他亲妈留下的个念想,但是这孩子的神态不对。
后来陆陆续续弄的那些东西,他就是个傻子也明白。
不过是装糊涂。
小鱼去海外,送了好些东西回来。
林老心里怕的慌。
这孩子胆子太大,什么东西都敢往回弄,害的他找借口都不好走。
东西太多了,没办法找借口。
谁都不是傻子。
他虽然和大领导通了气,但是外面还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
没办法,他去找了老姚。
自从鬼子被打出去,老姚就去了山上。
就在以前道馆的旧址上建了三间石屋,自给自足。
他们这些老战友,这么些年不是没去找过他,但是他都是关门谢客,谁都不往来。
后来在山上捡到个孩子,自己养着。
因为魏舒欣和他们夫妻的关系,林老派人去送过几次东西,老姚都收了。
小鱼去了海外,林老病急乱投医,没办法才去找的老姚。
老姚说,没事。
这是好事。
他当然知道是好事,可那两个孩子是他的孩子呀。
老姚说,你要是不放心,就把两个孩子送远点,离京城远远的。
等这几年乱过去了,再让他们回来。
林老当时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把两个孩子送远远的,蛮瘴之乡也好,隔壁沙漠也罢,让孩子吃几年苦。
等太平了,再让他们回来。
他走的时候,老姚突然说了一句:“要是出什么事了就去找他。”
谁出事?
出什么事?
老姚没说,他一直是这样,自从搬到山上后,就这么神神叨叨的。
但是本事也是有真本事。
直到小鱼突然病了,林老才突然想起老姚的话。
谁出事,那肯定是两个孩子出事。
小七没出事,但是小鱼出事了。
这事他知道看病没用,因为小鱼根本没病。
那只能找老姚。
等到姜淳于进屋睡觉,林小七才轻手轻脚下了楼。
林老坐在屋里等他,正拿着帕子一遍遍擦拭着镜框上的玻璃。
“爸。”
林小七跪坐在地上,将头靠在林老的膝盖上。
小时候他想要什么,就和父亲耍赖,坐在地上抱着他的腿哭。
要是大儿子或者二儿子,林老一脚就能给踹老远去。
男孩子,就要有个男孩子的样子,天天哭哭啼啼像什么。
但是林小七不一样,妻子拼死生下的老儿子,从小养的就娇惯。
这可是老妻捧在手心里养了几年的宝贝,他怎么舍得动一根指头。
老妻死后,他们父子犯冲,待久了必定出事。
林老没办法,听老姚的话把小七送走,让他两个嫂子轮流照顾。
他舍得吗?
当然不舍得。
小七那时候才四五岁,哭的哇哇的。
小儿子送走后,他大半年都没缓过劲来,直到小七被他大哥带着回来看他。
后来,父子就分习惯了。
每年小七来看他两三趟,然后他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的老儿子,有他有两个哥哥护着,不说荣华富贵长长久久,起码他这辈子吃穿不愁,能够顺应自己的心意活。
谁知道老天爷就是看不惯他闲着,非给孩子整点事。
还有小鱼。
这两个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从他们搞事开始,他那心整天就提在嗓子眼,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给他来个大的。
整那些事情,也亏得他现在脚跟站得稳,不然非被这两个小兔崽子给祸害死不可!
“爹。”
林小七那么大一个个子坐在地上,此刻委屈的像个孩子。
林老太阳穴直蹦跶。
“说吧,今天你们去见老姚,他都说了什么。”
林小七这下也不瞒着了,把玉葫芦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五个玉葫芦,姜淳于弄到手四个?
第五个老姚让他们去找,找到还要给他看看。
林老坐在那半天没动弹,这叫什么事情,就和老姚说的一样,天注定的,
五个葫芦,要是这五个人都活着,想要找回来都不易。
何况这五个人都死了,葫芦也不知道传给了什么人。
那个赵香巧都跑对面去,当时她跟着丈夫兵败后直接就随着大部队走了。
可以说他们成了死敌,几乎没有再见的可能。
他也一直以为赵香巧在对面,并没有想到她会转去海外。
是个聪明人。
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
谁能想到赵香巧会去海外,还会沉船,而姜淳于愣是从海里把那个玉葫芦给捞了上来。
从对面转去海外,船都沉了,葫芦还能回来。
这不是天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