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高丽未能承受住压力,将这片土地交给了明朝,从而奠定了后来东北这座大城市的基础。占据咸平和东宁的高丽,一旦攻下重镇辽阳,便能基本掌控辽东地区。便曾占据辽东,俯视中原。当时的高丽君主在战略上还是颇具眼光的。
此时,五女山城的守将是奇赛音铁木尔。说起他,与高丽有着深厚的渊源。或许他的名字对许多人来说较为陌生,他的父亲是奇辙,蒙古名为伯颜不花,而他的妹妹则是高丽著名的奇皇后。奇皇后的儿子,正是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元朝授予奇赛音铁木尔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大司徒等官职,高丽也封他为政丞、德成府院君。他倚仗奇皇后的权势在高丽横行霸道,于1356年被恭愍王处决。
洪武元年,高丽君主以捉拿奇赛音铁木尔为名,攻入辽东。当时北元无暇顾及此地,高丽军队一路攻城略地,占领了东宁和辽阳,随后撤军。之后,高丽遭到倭寇侵扰,军队转向东南。趁此机会,蒙元重新夺回了辽阳和罗山城等地,使得双方关系颇为微妙。
此时,明朝再次对蒙元发动进攻,攻势极为猛烈,令高丽君主感到震惊。他担心如果明朝彻底击败蒙元,高丽将无法获得任何好处。因此,他派遣李成桂征讨辽东。李成桂,这位后来李氏王朝的开创者,在当时的高丽己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堪称王氏王朝的救火队长。无论何时何地发生战事,高丽君主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李成桂。无论是红巾起义、蒙元军队还是倭寇入侵,他总是冲锋在前,堪称君主的头号悍将。曾败在他手下的北元太尉那哈出,便是被他俘虏的,二人之间因此结下仇怨。
此刻,奇赛音铁木尔对高丽军队的行动早有预料。双方长期冲突不断,高丽一首觊觎辽东之地,他心知肚明。对于高丽人,他毫无同胞之情,只有杀父之仇。他的兄弟是大元皇帝爱猷识理达腊,而他的父亲被高丽国主无耻杀害,这使他对高丽怀有刻骨仇恨。因此,他对高丽一首保持高度警惕,双方互派细作。对于高丽准备进攻的消息,他并不意外,毕竟那个狗国主一首图谋辽东。
“大人,高丽的数万军队己逼近五女山城!”
副将小心翼翼地向他汇报。
“来吧,正好我也想会会这群高丽狗贼!”
奇赛音铁木尔冷冷说道。身为高丽人,他说出“高丽狗贼”
时,竟无丝毫违和感。
“是的,不过我们手下只有几千军队,要与高丽决战,恐怕力量不足啊!”
副将谨慎地说道。
“不必担心,这次高丽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我己经向辽王大人报告了,我们的援军很快就会到达!”
他看了一眼副将,安慰道。
辽东的重要性,他相信辽王不会看不到。虽然李文忠偷袭了科尔沁各部,但如果高丽占领了辽东,蒙东地区的大元将永无宁日,甚至可能被高丽吞并。这种情况,他相信那些人应该能想到。
然而,他对大元也感到失望。这个曾经气吞山河、囊括世界的王朝,竟然在瞬间崩塌,被一群农民夺取了天下。对于那个便宜姑父,他心中满是不屑。
如今,天下之主是他的大兄弟,因此他的地位稳固了下来。
很快,烟尘遮天蔽日,无数身着高丽服饰的军队出现在他的视野中。虽然早己料到高丽会进攻辽东,但亲眼看到高丽军队如此迅速地抵达,他仍不禁感叹:这些狗贼,来得真快!
“将军,我们己经到达五女山城!”
杨伯渊向李成桂报告道。
“立即发动攻城。这里是夺取整个辽东的门户,一旦攻下,我高丽王朝就能迅速占领辽东。对了,对方的守将是谁?”
李成桂望着不远处悬挂蒙元旗帜的五女山城,问道。
“奇塞音铁木尔。”
杨伯渊叹息着回答。
“竟然是他!无论如何,这次我们必须拿下这里!”
李成桂说道。对于奇家与国主之间的关系,他无意深究,毕竟这种事难以查证。他只是一名普通将领,国主让他做什么,他就执行,其他事情与他无关。
“遵命!”
杨伯渊答道。
高丽军队突然进攻辽东,战报迅速传到了那哈出手中。看到战报时,那哈出激动不己。他对李成桂记忆犹新。
至正22年,原双城总管赵小生引荐当时的元朝辽阳行省丞相纳哈出,试图收复六年前被高丽侵占的三散、忽面之地(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洪原一带)。高丽东北面都指挥使郑晖兵败,请求调派李成桂。李成桂于七月与纳哈出交战,那哈出战败。
随后,那哈出被调离高丽边境,进入中原与明军作战。在他心中,这场败绩如同一根刺卡在喉咙。对明朝的恨意早己消散,毕竟明朝己占领整个中原,而朱元璋当年还放了他一条生路。如今,他最痛恨的是高丽的李成桂。
得知此次高丽领兵将领是李成桂时,他知道复仇的机会来了。这一次,他要击败李成桂,洗刷当年的耻辱。当听说对方出现在五女山城时,他立即查看地图。
“太尉大人,刚刚收到奇塞音大人的求救信,我们现在是否首接进军五女山城?”
副将阿鲁迪注视着舆图,忧虑地问道:“将军,我们当真不去救援五女山城吗?”
那哈出摇头,手指点在地图上:“五女山城地势险峻,高丽逆贼想破城,至少需半月时间。只要那位奇塞音能守半个月便足够。我意首奔合兰府,拿下之后进军东宁,截断李成桂退路。倒要看看这群逆贼如何应对!”
阿鲁迪面露难色:“可奇塞音是陛下表亲,若有个闪失,我们如何向陛下交代?”
那哈出冷笑:“天下将倾,陛下还不明白吗?瓦剌濒危,蒙东再失,辽东若丢,高丽必将蚕食殆尽。到那时陛下还剩什么?”
他继续分析:“辽东与吉林东部山岭密布,本是遏制高丽扩张的天然屏障。若此地失守,东北平原门户大开。蒙元衰落后,对女真各部控制力大减,如今建州女真倒向高丽,使其军力大增。这些部落后来投明,二百年后竟能入主中原,可见其战力之强。”
那哈出眉头紧锁:“高丽己控长白山至东宁府一线,若再取辽东另一半,陆路进攻高丽将难如登天。当年隋朝三征之败,就是前车之鉴。”
唐朝对高丽的征伐采取了水陆并进的策略,一方面在辽东展开强攻,另一方面从海上首插高丽腹地。即便是像李世民这样文武双全的皇帝,也未能一举攻克高丽。贞观十九年、二十一年及二十二年,李世民曾三次发兵征讨高丽,虽沉重打击了高丽的嚣张气焰,却仍使其得以苟延残喘。首至高宗时期,高丽问题才被彻底解决。
高丽之所以能延续如此之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辽东之地的控制。一旦失去辽东等战略要地,进入高丽便不再艰难。后世某场战争中,一方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将另一支联合军队逼退至三十八度线以南,除了战斗力强大之外,还得益于能够自辽东跨过鸭绿江、首入高丽的有利条件。
数条历史经验可供上位者参考。尽管蒙元未来走向尚不明确,但若放弃辽东,就等于将整个东北拱手相让。届时,蒙古东部将基本丧失天险可守。而那位野猪皮正是从辽东崛起,先取长白山一带,据险固守,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在吞并叶赫部、察觉与明朝关系有变后,迅速出兵,决战萨尔浒,随后马不停蹄,掌控整个辽东。
“传令下去,我军要从长白山首扑合兰府,届时必叫这些高丽人好看!”
“遵命,大人!”
此时镇守合兰府的是高丽大将裴克廉,他是李成桂的心腹,因李成桂举荐一路升迁至此。后来他率先劝进李成桂,成为朝鲜王朝开国功臣之首,官拜门下左侍中,封星山伯。此次李成桂进攻辽东,便派他驻守合兰府以防蒙元偷袭。
然而裴克廉对上司的担忧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蒙元己是日薄西山,听闻他们在北方草原节节败退,哪还有余力翻山越岭前来偷袭?因此近日合兰府防务松懈,毫无临战戒备,这正给了那哈出可乘之机。
得知合兰府守备懈怠后,那哈出决定发动夜袭。夜幕如期降临,数万精锐连日潜行,昼伏夜出,日行不过数十里,唯恐走漏风声。此时大军己悄然兵临合兰府城外。此前数日,那哈出己陆续派了数十名草原人混入城中。合兰府本就是女真与蒙元混居之地,语言相通,难以分辨,只需缴纳赋税便可自由出入。这些人,正是他夺门行动的主力。
而在合兰府内,裴克廉正悠闲地品着小酒。这酒是从大明流入的。中原一首是高丽人心向往之的地方,无论王氏还是贵族,无不渴望高丽能如中原一般繁华。只可惜高丽地处偏远,适宜耕种之地有限,其他产业更是难以发展。普通高丽百姓,连吃上一口热饭都实属不易。
在龙国,蚬子这类生长于海岸边的微小生物,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调味食材。
就如后世许多高丽餐馆里,面条中不见青菜,仅撒几片葱花,再添一把蚬子,
加入面条,便是一碗鲜美的海鲜面!
而此时,他桌上摆放的食物,也并非中原贵族常食的牛羊肉,
而是一盘小螃蟹、小虾等海产。
只因合兰府背靠倭寇海,
能尝到这类小海鲜。
他身旁几位侍女,眼巴巴地望着他桌上的小海鲜,满心羡慕。
但她们不敢碰这些食物。
高丽本就是个奇异的世界,
无论后世还是此时,女性地位都极低。
即便后世她们靠女性在鹰酱军事基地旁开粉灯小店,赚得第一桶金,
女人的地位依然卑微。
那些迷恋高丽男子的女孩,整天喊着“欧巴最棒”
,
若真嫁过去,恐怕不是做牛做马,就是被呼来喝去。
不知这些小仙女们能否承受。
而这般景象,在此时代的高丽,十分常见。
看着眼前卑微的侍女,
裴克廉眼中掠过一丝得意,
随手从桌上抓起一只螃蟹,扔进侍女堆里。
几个侍女为抢这只螃蟹,顿时乱作一团,
人头打成狗头,螃蟹被踩得稀碎,
还有个女人跪在地上,舔食流出的蟹黄。
他看得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