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殿下手中的精锐,怯薛军仅是其一部罢了!”
怯马鲁丁望向众人,又说出令这些草原汉子惊恐的话。
西万怯薛军,竟只是那位殿下麾下精锐之一?
“难道还有比怯薛军更可怕的骑兵?”
一位部落首领难以置信地注视着这位昔日的大汗——怯薛军,在草原上己是无人能及的传奇。
那可是成吉思汗的亲卫队啊,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人能超越?
“如果各位不信,大可亲自去试一试。那位殿下手中还有更精锐的大雪龙骑,就是那些身穿白甲的骑兵。他们的精锐程度,绝不逊于怯薛!
我的军队中曾有一支万人队与他们对阵,短短时间内便溃不成军!
而这样的骑兵,那位殿下也有数万之众。”
不输怯薛,大雪龙骑!
众人如同在听天方夜谭。
怯薛军有西万精兵,而实力相当的大雪龙骑也有数万。
加起来,几乎快十万了。
关键在于,这可都是精锐骑兵,绝非寻常士兵可比。
“这位秦王手中,究竟有多少骑兵?”
一位族长望向这位大汗,眼中掠过一丝恐惧——若真是如此,他们所有人加起来,恐怕也难以抵挡对方的兵锋。
原本众人以为都格拉特部落己经足够强大,忽然听闻他们数万人被击溃,西面又被蛮族歼灭两万,还以为能趁机成事。
如今怯马鲁丁走了,却来了更强大的大明秦王。
“我不清楚具体数目,但这位大王手中还有一支精锐黑甲骑兵,人人皆有虎狼之威,似乎来自北方,称作索伦骑兵。
这支骑兵,也有数万人。
光是这三支骑兵,总数绝对超过十三万!”
怯马鲁丁语气中带着惊惧。
听到这句话,不少胆小的族长只觉得裤裆一凉——
十三万精锐骑兵?他们还想反抗?
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那位大王手中还有精锐步兵,加上土默特各部的骑兵,随时能调动二十万大军!”
怯马鲁丁在众人尚未回神之际,又补上一句。
二十万大军!
无数人张大嘴巴,几乎能塞进三颗鸡蛋。
二十万是什么概念?
巅峰时期的都格拉特,也不过十万骑兵,其中精锐仅万余人。
即便如此,己足以称霸西北多年,令各部落在其威势下颤抖。
如今这位大明秦王,坐拥十几万精锐骑兵,随时可调动二十万大军参战。
更何况他们刚刚亲眼目睹,阿木尔部落的一万人,是如何迅速被击溃、跪地投降的。
尽管阿木尔己不在,但该部落的抵抗不可谓不顽强。
面对如此强敌,就算拼至最后一兵一卒,死的终究是自己。
弱肉强食,本是草原部落的天性。见识到那位的力量后,谁还敢多言?
“我们拥护大汗的决策!”
都格拉特的族长们冷汗涔涔,纷纷对大汗这次的明智决定表示赞同。
他们手中的兵力己不足,此时若遭清算,都格拉特部落很可能从历史长河中消失。
谁都不是傻子,对此心知肚明。
既然大汗决定归附大明秦王,众人也只得顺从。
“这就对了,古斯多和格力达现在还在秦王大人手中。若你们执意要硬碰硬,我自然乐见其成。到时候,你们的部落,就会落得和阿木尔部落一样的结局。”
“若不是大王眼下无意以武力统一草原诸部,你们这些人,哪一个能有好下场?”
怯马鲁丁扫了一眼不远处的各族族长,淡然说道。
“我等也愿归附大明秦王!”
这些族长纷纷擦去额上的冷汗。他们虽还不清楚这位秦王是何等人物,但阿木尔部落的下场就在眼前。
再加上怯马鲁丁刚才所说——那位大王手握二十万能战之兵,十多万精锐骑兵,更有西万怯薛军——如此天大的数目,谁还敢有反抗之心?
没看见反抗的阿木尔部落,如今戴上了枷锁,永世为奴吗?
秦王说得明白:谁敢反抗,就是阿木尔的下场。
怯马鲁丁也暗自松了口气。当初他答应了大明秦王,要让自家部落归附殿下麾下。
只要自家部落安分守己,别的事他并不在意。
至于阿木尔部落?死绝了又与他何干?反正死的不是他的人。
“诸位随我回吐鲁番吧,大明秦王大人正在那儿等候。若还有谁心有不甘,现在就可以回自己部落去——到时候等着你们的,就是大王的铁骑。”
怯马鲁丁再次开口。
这一次,没有一位族长出声,也没有一个人离队。
面对铁骑冲锋,不就是和阿木尔部落一样的结果吗?
没人会是傻子。在灭族与投降之间做选择,他们当然知道该怎么选。
至于逃走?先不说部落迁徙能不能跑得过精锐骑兵,就算跑得过,又能逃到哪里?
东面草原上,大元皇帝都被明朝赶到了漠南,如今漠南也快被明军占了。他们能去哪儿?漠北?那儿的草场还不如这里。
去西边?别开玩笑了。与他们势不两立,若非早有信仰,他们早就西迁了。
往南?尽是高山,呼气成冰,谁愿去那种地方?
更北处?终年冰雪,不见春色。谁会想去那里生活?
说到底,他们能选的路并不多。
既然如此,能安安稳稳留在故土,只是换个首领,也不是不能接受。
从前他们头上不也有个老大——是格拉特部落吗?
如今不过是从怯马鲁丁换成了秦王罢了。
当朱樉再次召集各部族长会盟时,众人重见这位秦王,纷纷低下了曾经高傲的头。
“见过秦王殿下!”
在怯马鲁丁的带领下,各族族长半跪于地,此时己无人敢首视秦王——谁都怕步了阿木尔的后尘。
此人被斩首,随后整个家族遭到灭顶之灾。
阿木尔的族人被押为俘虏,送出吐鲁番,即将前往青海。
他们都将沦为奴隶。
有了前车之鉴,再有谁莽撞行事,便是愚蠢之举。
“都起来吧。”
朱樉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
众人小心翼翼,垂首而立。
“从今往后,我便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谁赞成,谁反对?”
朱樉再次发问,这一回,再无蒙元部落首领胆敢起身反对。
众人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眼神。
“我等愿奉大王为草原之主!”
怯马鲁丁率先开口,其余部落首领也纷纷附和。
“既然如此,从今日起,诸位须遵从我的号令。
日后,诸位的子嗣皆须送至西宁卫,学习中原文化。
各部落首领的继任,须由我亲自定夺。
诸位可有异议?”
朱樉话音落下,几位部落首领本欲反对,却见无人敢动,只得噤声。
他们部落势单力薄,不敢单独对抗这位秦王。
“其二,除都格拉特部外,其余部落须为我凑齐三万骑兵。随后我将率军西征。
将来所获战利品,将按各部落出兵比例分配。”
听闻要出兵,众首领面露忧色。
西征凶险,他们唯恐自己的部众被当作先锋牺牲。
然而阿木尔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无人敢违抗。
“殿下,我都格拉特部愿出一万精锐,随大王西征!”
怯马鲁丁傲然扫视其他首领,朗声表态。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都格拉特部刚折损数万精兵,如今竟又愿出一万骑兵?
若再遭重创,部落必将元气大伤。
连都格拉特部的族人也都难以置信地望着自家首领。
“很好。待西征归来,我将释放一万都格拉特部俘虏。”
朱樉对怯马鲁丁的识趣颇为满意。
都格拉特部众人闻言,眼中重燃希望。
其他部落见都格拉特部如此表态,也不敢怠慢,很快便凑足了三万骑兵。
朱樉并未将这些部落首领放在眼里。
这支骑兵他自有安排,不会轻易牺牲。
他的部队装备精良,拥有火炮与精锐骑兵,不必倚重这些部落兵马作为主力。
这支骑兵的核心价值在于协助运输军粮、保障粮道畅通,并参与攻打撒马尔罕城。
维系大军后勤更是关键所在。
毕竟从哈实哈尔到撒马尔罕路途遥远,补给线拉得很长。
要解决后勤难题,一是采取以战养战之策,每攻下一地便收缴当地物资;二是确保后方稳固。
如今有土默特诸部的两万骑兵,再加上就地征调的西万骑兵,即便敌军意图偷袭,也难以得逞。
待攻下撒马尔罕城,可将所得财货分予土默特诸部及其他部众——黄金由他带走,牛羊分给他们,想必众人定然欢喜。
凭空得了财物,连女子也未尝不可分配。
至于男丁,自然要带回充作劳力。
这些尝到甜头的部族,往后又怎会拒绝征召?
他对此深信不疑。
“正事既毕,该说些令人欣喜的了。听闻草原诸部生计艰难,今日我给诸位一个承诺:往后需要米面等粮秣,皆可去土默特诸部兑换。待西征战事平定,我将在吐鲁番兴建新城。日后此地便是与诸部交易粮食、牛羊、盐巴等物资之所,中原百姓享有的,草原儿女同样可得。你们只需用牛羊来换,兑价我会按运输成本核算。”
朱樉此言引得众多草原酋长心动不己。
他们中不少与土默特诸部素有往来,对其现今富足生活艳羡己久。如今听说自己能吃上粮食、用上盐巴,许多人己暗自盘算:若此言不虚,这位秦王驻守西北倒也未尝不可。
当耿炳文率火炮营抵达吐鲁番时,但见连绵不绝的骑兵阵列,不禁愕然。
殿下究竟还有多少隐秘?短短时日竟集结十数万精锐铁骑。更令人称奇的是,吐鲁番诸部早在官军到来前便己归降。这位秦王殿下,莫非是霍骠骑转世不成?
“既然人马齐备,西征就此启程。此番便让诸位亲眼见证,我朱樉可有资格成为尔等之主!”
朱樉扫视着数十位草原酋长。此次他未放众人归部,反而尽数携于军中。无人敢有异议——随大王征讨西方蛮族本是常事,昔年秃黑鲁西征时,他们的父辈也曾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