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器篇》的墨迹未干,其阐述的富民、启智、恤民之策已在东海郡内部引发深远的思辨,并为各项新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昶将目光投向了烽火连天的北境,投向了那些在石岭堡、鹰嘴隘浴血奋战的将士,开始着手撰写 《治世新策》 中与《文器篇》并立的另一核心——《武备篇》。
此篇并非寻常兵书,不专注于奇谋诡计或具体阵型,而是旨在构建一套根植于东海郡现实、服务于长久安宁的国防与军事哲学。其核心思想,在开篇便赫然点明:
“武非好战,乃为止战。兵非凶器,用之在人。善用武备者,非恃力逞强,暴虎冯河;而在谋定后动,以最小的代价,守护最大的安宁,此方为‘武德’之真义。武备之强,其根在于文器之盛,其形彰显于疆场之胜,其魂维系于民心之固。”
其一,《固本篇——民心为垒,科技为锋》
陆昶首先将武备的根基,牢牢锚定在《文器篇》所构建的基础之上:
其二,《善守篇——纵深联防,守中有攻》
基于东海郡目前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态势,陆昶系统总结了其防御思想:
其三,《伐交篇——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最后,陆昶将武备的运用,提升到了战略与心理的层面:
当《武备篇》的初稿与《文器篇》一同呈现于东海郡核心层面前时,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系统性的强大力量。
谢玄赞叹道:“陆兄之《武备篇,与《文器篇》一脉相承,浑然一体!以往读兵书,皆言奇正、谋略,却从未有将武备之根基如此深刻地与民生、科技、民心相连!‘民心为垒’、‘技器为锋’,此八字真言,道尽了我东海新军之所以能战之本!如此治军,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高啸亦深深认同:“府君将斥候游击、情报收集、心理扰敌皆纳入武备体系,使其不再是零散手段,而成有机整体。属下日后行事,方向更为明确矣!”
《武备篇》与《文器篇》共同构成了陆昶《治世新策》的核心思想。它向所有东海军民,也向外界昭示:东海郡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武力扩张,而是一种以“文器”滋养“武备”,以“武备”守护“文器”的、内外兼修、文武并重的强国之路。这条道路,以其深刻的务实精神与强大的理论逻辑,正悄然成为吸引天下英才、凝聚郡内人心的巨大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