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二回头看了看,咽了口唾沫后,一个劲的冲我干笑:“妈呀!小浩哥,我怎么感觉头晕晕的好像是潜水病犯了,胸口一阵阵发闷难受啊,站不住了,真站不住了”
“他娘的!老二,别跟我来这套虚的”眼看着吴老二就要往我身上瘫,我急忙伸手撑住了他的后背,冷笑一声之后,继续说道:“呵!宝物就在眼前,要不要随便你,反正这里面的东西拿不拿都有我一份,大不了咱们现在就回去拿装备,然后潜水离开这,你最好想清楚了再晕。
听到我这么说,吴老二又回头看了了过来,目光中充满了幽怨,撇撇嘴说道:“小浩哥,我现在可算明白了,你们这次来威海,根本就不是为了旅游!你们一定早就跟文家的那帮人商量好了,要来盗这座海底的沉船墓,对不对?妈呀!你们把我骗来,难道就是为了利用我帮忙找到进墓的机关”
我见吴老二又要絮叨个没完,逐渐加大手上的力量,一边把他往墓室里推,一边笑着对他说道:“老二,你想太多了,不要注意那些己经过去的细节,我们要活在当下!现在重要的事情,就是趁着文家的人没回来之前,赶紧拿到宝物回去,这就叫闷声发大财”
说话的功夫,吴老二己经被我推到了墓室里,可能是觉得拿宝物比较重要,倒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抗拒,只是象征性的扭动了一下身子,半推半就的来到了墓室中央。
来到近处一看,我们发现墓室中间这一坨黑乎乎的东西,竟然是一块表面十分光滑的石头,大概有两米高的样子,上面明显可以看到人工雕琢的痕迹,但形状却极其怪异和抽象,很难用具体的语言来形容,眼前这块石头到底像个什么玩意。
非要描述一下的话,这块石头倒有点像是奥特曼与章鱼的结合体,上部分是个水滴状的头部,中间则是圆柱形的身体,手和脚则很像是章鱼的触手。
我见吴老二围着石头转来转去的看个不停,还时不时的发出“啧啧”声,好像从中看出了什么,于是便问他有何高见。
吴老二摸了摸下巴,沉吟片刻后回答了我:“看材质好像是乌金石,这么大一块,在古代也算是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了可惜雕刻的手艺不怎么样,可能是个失败的作品”
所谓的乌金石,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黑曜石,属于火山岩的一种,因其经过打磨后,表面会呈现出细腻如绸的光泽,所以在古人眼中被视为珍贵材料。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收藏过乌金砚,称其“石如漆,声如玉,世所罕见,乌金砚也”。
因此乌金砚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常被用于制作砚台和印章等文芳用品,象征着庄重与权威,是一种身份的体现,可惜在现代,黑曜石的价值并不高。
对于不值钱的东西,我和吴老二都没什么兴趣,举着手电在墓室里仔细搜寻了一遍,没找到一件陪葬品,不免有些扫兴,于是来到了右侧的棺床上,打量放在上面的棺椁。
这是一口石头棺椁,约莫有西米长,两米宽,从这个体积来看,里面应该还有一到两层的棺木。
用手电照着石棺的接缝处观察了一下,我暗暗在心里松了口气——棺椁的盖子可以推开,如果是抬的那种,光是开椁盖这一步,估计就能把我和吴老二累死。
我和吴老二在一左一右的棺椁头里站定,开始喊着口号一起推椁盖。
这回吴老二倒没有偷懒,一张脸因为用力过度而变得通红,我们很快就把沉重的椁盖从棺椁上推开了一小半。
我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是从棺椁里散发出来的,椁盖刚被推开时,我就闻到了,只是当时的味道很淡,没有现在这么重。
这个味道其实也不是特别的浓重,但却十分明显,有点像是炒辣椒的辣味,只是要稍微淡一些,闻着还挺舒服的。
我拿起手电筒一看,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棺椁里面竟然装着大半红褐色液体,看上去浓度很高,在潜水手电的照射下,也无法看清里面泡着什么东西。
看到这一幕,我脑中马上想起了西巨山于宋墓中的那几口石头棺材,除了棺液的颜色有所不同外,当时棺材里的场景,几乎和现在一模一样。
后来,里面泡着的老粽子就起尸扑人了,还差点干掉了张立轩。
想到这里,我不禁向后退了一步,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伸手就往腰间的刀囊内侧摸去,那里放着三根应急用的玄法钉。
棺液十分平静,表面看不到一丝涟漪波动,我却一点都不敢大意,万一里面坐起个湿尸老粽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见到棺材里装着暗红色液体,吴老二似乎也被吓了一跳,这货想也不想的一转身,就躲到了我身后,然后探出头看着棺液,娘们唧唧的对我说道:“妈呀!小浩哥,这口棺材里怎么全都是水,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我看了看身上,只有一把匕首,根本够不到棺材底部,又西处寻摸了一下,周围实在没有趁手的工具,来检查棺液里的情况,只好叹了口气,对着吴老二说到:“算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现在手上没工具,不太好弄这口棺椁。”
听我这么说,吴老二马上变得郁闷无比,在棺材边上急的抓耳挠腮,但也拿棺液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悻悻的跟在我身后,一起走出了石室。
由于这座沉船墓十分诡异,所以我格外小心,嘱咐吴老二千万别离我太远,免得再和文燕燕他们一样,来个突然消失,到时候只留下我一个人,那可就麻烦了。
在离开石室的时候,我还特意用匕首在石门上做了个小记号,这才和吴老二原路返回。
(各位书友若是觉得好看,请帮忙点个收藏和催更,这对小弟很重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