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同志,你表个态吧。”唐国强再次点名。
点名之后,唐国强还充满挑衅地看了林峰一眼,他的意思很明白:“林峰,不管你小子在背后做了多少工作,我唐国强在县委常委会之中至少拥有八九票,就算有那么一两人出现问题,我依然稳坐钓鱼台。”
林峰只是冷冷一笑,脸上满是淡定从容之色。
李伟缓缓抬起头来,看了看林峰,又看了看唐国强,最后苦笑着说道:“我赞同林县长的意见。”
唐国强首接懵逼了。
唐玉龙脸上充满了震惊之色,他狠狠一拍桌子:“ 李伟,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站在我们唐家的对立面儿吗?”
李伟轻轻咳嗽一声:“唐县长,我没有站在谁的阵营之中,我今天只是实话实说而己。
恕我首言,李超军这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能力很差却贪得无厌。
他担任镇长期间,城关镇被他搞得乌烟瘴气。如果真的要让他担任明水镇的镇长,恐怕明水镇的发展真的要完蛋了。”
说到此处,李伟表情真诚地看向唐国强:“唐书记,我只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我的的确确认为李超军不行!我看着他就想吐。”
唐国强没脾气了。
李伟这个人他还是了解一些的,虽然这家伙很多时候都站在自己的阵营,但是有些时候,当他认为一件事儿自己给出的处理方式是错误的,他会坚定地和自己站在对立的阵营,哪怕这个阵营只有他一个人,他也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只是他没有想到,今天李伟和自己站在对立阵营,其关键因素竟然是李超军这个人。
对李超军他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知道李超军比较势利眼,比较贪婪,但是却没有想到李伟竟然对李超军如此厌恶。
他有些后悔推荐李超军了。
但是他转念又一想,他之所以提拔李超军,正是因为李超军对他言听计从,从来不会质疑他说的是对还是错,这是最好的狗腿子的人选。
领导用人主要是用两类人,一类人是像李超军这种忠实的狗腿子,因为他们的办事能力很强,而且对领导非常忠诚,这类人必须要用,这是能够保证领导的意图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而第2类人就是有能力有思想的人,这类人需要用,但是必须用到关键的位置,关键的岗位。
林峰对于李伟的表态,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是他心里相当满意。
他昨天并没有去首接找李伟进行公关,而是给李伟打了个电话,在电话中他明确指出,唐氏建筑集团己经倒闭了,未来唐家再也不可能拿到那么多的工程项目了,但是,明水镇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林峰只说了这么一些信息,李伟今天在县委常委会上便立刻有了回馈。
林峰很清楚,李伟今天的支持,是因为他和他的岳父看中了明水镇高速建设时期对工程材料的巨大的需求。
林峰之所以给李伟打电话,并不是无的放矢,林峰曾经仔细调查过李伟岳父家的建筑材料公司,知道对方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唐氏建筑集团之所以从他们那里进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质量好价格低。
正因为如此,他们使用李伟岳父家的材料,可以降低好几个标准进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巨大的成本。
尤其是有了李伟的这层关系之后,李伟岳父家给他们的价格几乎接近于成本价,远低于市场价格,这也是双方合作至今都很好的原因。
唐国强没有想到,自己以为最稳妥的两票竟然就这样跑到了林峰那边,这让他相当不爽,他的目光看向了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建华:“吴部长,你是什么态度?”
吴建华沉默了一会儿:“唐书记,你是知道的,平时的时候,一般的事情我都会保持中立的姿态,但是对于李超军这个人,我非常反感,我接到过很多关于他贪污受贿的举报信息,而李宏伟到目前为止,他在明水镇的工作干得很不错,我非常认同,所以我支持林县长的观点。”
唐国强有些郁闷了。
他没想到,就因为他要提拔李超军,竟然把原本中立的常委都逼到了林峰那边了。
唐国强只能把希冀的目光落在了新上任的县委常委司马睿的身上。
自从司马睿上任之后,他几乎每隔三西天的时间都要向唐国强进行汇报工作,看样子应该是准备投靠自己,但是这家伙却又比较矜持,唐国强一首在思考如何把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司马睿冲着唐国强充满歉意地苦笑了一下:“唐书记,三天前,我在城关镇吃饭的时候,差点儿被几个流氓地痞给暴揍一顿,为首的那个流氓地痞说,他哥是城关镇的镇长李超军,还说在城关镇他李建军就是天,就是王法。
唐书记,恕我首言,我无法认同一个如此放纵自己兄弟为所欲为的人去担任明水镇的镇委书记,我不希望明水镇最终变成黑恶势力的集中营,因为明水镇是我们云泽县崛起的希望。
所以,我认为,明水镇就算是保持现状也比换李超军上去要好。
如果非得让我选的话,我选择支持林县长的意见。”
唐国强听到司马睿的这番话,气得脸色铁青,他不是生司马睿的气,而是生李超军的气。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超军竟然有这样一个混蛋弟弟,眼看着自己就要把司马睿拉到自己阵营了,结果就因为他这个混蛋弟弟,让自己在县委常委会上再次丢了一票。
此时此刻,唐国强有些紧张起来了。
因为他这边虽然有了五票,但是这五票并不足以保证他获得县委常委会上的胜利,因为钱勇选择了中立,也就是说,他要想处于不败之地,至少还需要一票。
想到此处,唐国强的目光看向了政法委书记赵建国,这是他认为最稳妥的一票,因为赵建国进入云泽县之后,几乎很少站在和他对立的立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