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们就是个笑话(1 / 1)

钱文柏一屁股坐在地上,整个人都没了力气。

“这叫商业围剿!我们账上的银子,最多撑不过十天。十天之后,发不出工钱,买不到原料,我们就是个笑话!”

陆渊终于放下了笔。

他走到钱文柏面前,把他扶了起来。

“起来。商场如战场,才刚开战,主帅就倒下了,这仗还怎么打?”

钱文柏抓着陆渊的胳膊。

“可我们没有兵啊!他们的本钱是我们的十倍,百倍!怎么打?”

“谁说我们没有兵?”

陆渊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运河上穿梭的船只。

“苏州城里几十万百姓,那些被他们挤压得活不下去的中小商人,都是我们的兵。”

钱文柏不解。

陆渊回过身,说出的话让钱文柏觉得他疯了。

“从明天起,商会关门,不做任何生意了。”

“什么?”

“你立刻去办一件事。在城里最显眼的地方贴出告示,就说我们‘新兴商会’,预售未来三个月后产出的新茶和生丝。凡是愿意提前支付货款的,价格,比市价低三成。”

钱文柏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陆兄,你这是我们现在连明天的原料都买不到了,怎么敢卖三个月后的货?到时候交不出货,我们就是欺诈!罪名比经营不善大多了!”

“按我说的做。”

陆渊的指令不带任何情绪。

“另外,发售一种‘提货券’,白纸黑字,盖上我们商会的大印。券上写明,此券可以随时转卖给任何人。三个月后,凭券提货。”

“这”

“去吧。记住,声势要造得越大越好。”

钱文柏带着满腹的疑虑和绝望,走了。

告示贴出去的第一天,应者寥寥。苏州的老牌士绅商贾们在各自的府邸里开怀大笑,都说那京城来的陆渊是黔驴技穷,想空手套白狼。

可第二天,情况变了。

一些胆大的投机商,算了一笔账。三成的利,三个月。这比做什么生意都赚。他们试探性地买了几十张提货券。

到了第三天,整个苏州城都轰动了。

百姓们发现,这提货券竟然真的可以在黑市上加价卖出去。一张一百两的提货券,转手就能卖一百零五两。这比把钱存柜子里划算太多了。于是,无数人拿出自己的积蓄,涌向新兴商会的售卖点。

短短五天,钱文柏抱着一个巨大的账本,冲进了陆渊的书房。

他的手在发抖。

“陆兄!五天!我们收到了三百万两白银!三百万两!这比我们钱家一年的进项都多!”

陆渊依旧平静。

“不够。这点钱,还不足以跟他们抗衡。”

他又拿出一张图纸,递给钱文柏。

“用这笔钱,成立一个钱庄,就叫‘江南信源钱庄’。”

钱文柏看着图纸,再次被上面的内容震住。

“钱庄?我们?”

“不止是钱庄。”陆渊指着图纸上的两行字,“我们要推出两样新东西。第一,‘有息存款’,告诉所有百姓,钱存在我们这里,不仅安全,每年还能按数额给他们一笔‘利钱’。第二,‘抵押贷款’,告诉那些中小商人,可以用他们的店铺、货物做抵押,从我们这里借钱周转。”

钱文柏这次没有质疑,他只是感觉自己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

存钱,还能拿利息?这事从古至今都没听说过。

“江南信源钱庄”开业那天,苏州万人空巷。当第一个储户存进十两银子,当场拿到一张写明“年利一分”的存单时,所有人都疯了。那些靠着提货券赚了钱的市民,那些对未来怀揣不安的百姓,把自家压箱底的银子全都搬了出来,在钱庄门口排起了长龙。

与此同时,那些被大商贾打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小商人,发现了一条生路。他们拿着房契地契,从信源钱庄借到了救命的钱,重新开张了铺子,甚至转头就去购买新兴商会的“提货券”。

李府。

盐商李老板,知府周康的小舅子,把一个上好的青瓷茶杯狠狠砸在地上。

“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越是封杀,他的钱反而越多!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幕僚颤颤巍巍的回答。

“老板,他他根本没跟我们做生意。他在用全城百姓的钱,来跟我们斗。现在,城里一半的闲散银钱,都流进他的钱庄了。我们名下的几家布行,今天有七八个小掌柜递了辞呈,他们拿着房契去陆渊的钱庄贷了款,自己出去单干了!”

李老板瘫坐在椅子上。

他引以为傲的货物垄断,市场控制,在这个叫“金融”的怪物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新兴商会的院落里,钱文柏对着陆渊长长一揖,直接拜了下去。

“陆兄,你这通天的手段,究竟是从何学来?钱某今日,方知什么是坐井观天。”

陆渊望着窗外码头上,那些因为买到了提货券,或是从钱庄拿到存单而喜气洋洋的百姓。

【金融学原理,原来还能这么用。争夺铸币权,不如先争夺货币的解释权。】

他开口,声音很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堵不如疏。你以为我是在和他们斗‘商’吗?”

钱文柏抬起头。

“不。”陆渊摇了摇头,“我是在争夺定义‘利’的权力。以前,他们说囤积居奇是利,所以他们发财。现在,我说预售是利,存钱是利,跟着我的人就能获利。谁能让更多的人跟着你获利,谁就是秩序的制定者。”

他顿了顿,补上一句。

“等他们的根基烂了,我再去清丈田亩,推行新政,就不是改革,而是‘拯救’了。”

一个月后。

苏州的士绅集团在商业战中节节败退,资金链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为了回笼现银,他们不得不开始低价抛售名下的商铺和城外的田产。

一笔笔交易,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而最大的买家,正是江南信源钱庄。

这天,陆渊换上了崭新的总执事官袍。

他走到苏州府衙门前,那里已经围满了人。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绸公告,亲手展开,抚平,贴在了告示墙最中央的位置。

无数颗脑袋凑了上去。

《关于清丈苏州府田亩、试行“一条鞭法”的公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恶王?朕的六弟太棒了 断亲后,我抱上了长公主的大长腿 养生美食 火阎王 于晨曦星辉处等你 我的大道在家乡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港片:跟我玩心眼?先搞你陈浩南 西游:孙悟空成我师侄,佛门震惊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