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功罪史(1 / 1)

镇北侯府。

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有一种无声的压迫感。

热闹的街道,诡异地安静下来。所有人的交谈都停止了,千万双眼睛,汇聚到了那个骑在白马上的红袍状元身上。

他会怎么做?

是下马叩门,认祖归宗?还是破口大骂,宣泄积怨?

钱文柏和林铮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陆渊什么也没做。

他只是在马上,静静地看着那块牌匾。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他看了很久,然后,他轻轻一拉缰绳,调转了马头,准备离去。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意外。

就在这时。

“嘎吱”

镇北侯府那扇十六年来从未为他打开过的沉重大门,缓缓开启了。

一个身穿完整侯爵朝服的身影,从门内走了出来。不是陆英,不是陆康,是镇北侯陆战本人。

他独自一人,走下台阶,站在了府门之前。他看着马上的陆渊,那个他亲手抛弃、视作耻辱的儿子,如今身穿状元红袍,接受万民敬仰。他的脸部肌肉在抽动,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天人交战。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让全京城都为之失声的动作。

他对着马上的陆渊,缓缓的,无比艰难的,拱手,作揖。

一个手握兵权的超品侯爵,向一名刚刚入仕的新科状元行礼。

这在礼法上,无懈可击,是对新科状元的尊重。

但在所有知晓内情的人心里,这是一场彻底的,无声的认输。是他,向他曾经最看不起的儿子,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面对这石破天惊的一揖,陆渊没有动,他没有下马还礼。

他只是在马上,平静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他开口,说出了十六年来,他对这个男人说的第二句话。

“侯爷,客气了。”

说完,他轻轻一夹马腹。白马迈开蹄子,带着状元的无上荣光,从镇北侯府的门前,缓缓行过。

他再也没有回头。

身后,是陆战瞬间佝偻下去的背影。那挺拔的身姿,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在满城百姓敬畏的注视下,迅速苍老。

三日后,授官仪式。

陆渊被正式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从六品。

仪式最后,天子赵乾将他单独留下。

“陆修撰。”

“臣在。

皇帝走下御座,来到他的面前,定定地看着他。

“朕的‘功罪史’,就交给你了。从哪个人开始,从哪件事开始,由你决定。”

“朕等着看。”

翰林院,国朝储才之地,清贵二字,是其风骨,也是其枷锁。

陆渊身着从六品修撰的青绿襕衫,踏入这方被誉为“玉堂”的官署。

没有想象中的书声琅琅,只有一股陈旧纸张与沉闷空气混合的味道。几名早到的编修、检讨,各自坐在案后,或假寐,或翻着一本书,半天不动一页。

他一进来,所有活动都停止了。

一道道视线投射过来,不带任何温度,只是纯粹的审视,然后又迅速移开,仿佛他是一块投入死水中的石头,连个涟漪都懒得泛起。

掌院学士刘正风从他的公房里走了出来,他年过花甲,须发皆白,一身绯色官袍穿得一丝不苟。

“你就是陆渊?”

“下官陆渊,拜见刘学士。”陆渊躬身行礼。

“嗯。”刘正风的回应只有一个字。他上下打量着陆渊,没有半分对新科状元的热络。“陛下命你入翰林院,兼领修史之责,这是圣恩。但翰林院有翰林院的规矩,修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下官明白,愿听学士教诲。”

“教诲谈不上。”刘正风转身,走向院子深处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独立的阁楼,门窗紧闭,门上积着厚厚的灰尘。“状元郎才高八斗,但做学问,要先学会坐冷板凳。这里是本院的‘废档库’,藏的都是前朝与本朝立国以来,因各种缘由废弃、残缺、禁毁的文书典籍。无人问津,也无人整理。”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着陆渊。

“陛下让你修史,你总得知史。你的第一个差使,就是把这里的故纸堆,给整理出来,编撰一份《废弃书录》。何时做完,何时再谈别的。”

此话一出,院中几名竖着耳朵的翰林官,脸上都露出了各异的表情。

这是最苦、最没有前途的差使。

整理废纸,见不到天日,更不会有任何功绩。这是要把状元郎直接架空,扔进故纸堆里活埋。

“下官,遵命。”陆渊的回答,平静得让刘正风准备好的所有说辞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没有愤怒,没有不甘,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

刘正风叫来一个老吏,取来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打开了阁楼的大门。

“嘎吱”一声,一股腐朽到呛人的尘土气息扑面而来。

阁楼内,堆积如山的竹简、发黄霉变的书卷、散乱的文书,从地面一直堆到房梁,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陆修撰,请吧。”老吏将钥匙递给陆渊,便退到了一边。

陆渊接过钥匙,对着刘正风再次躬身一揖,然后一步踏入了那片黑暗与尘埃之中。

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

“哼,少年得志,不知天高地厚。就让这故纸堆,好好磨一磨他的锐气。”刘正风拂袖而去。

阁楼内。

陆渊没有立刻动手。他站在原地,让自己的身体适应这里的光线和空气。

这里是信息的坟墓,也是信息的宝藏。

他欣然领命,并非故作姿态。

过目不忘与思维风暴】的能力,让他处理这些信息的效率,是常人的千百倍。

别人眼中的惩罚,在他这里,恰恰是执行皇帝“修史”密令,最完美的起点。

他脱下崭新的官袍,只穿着一件白色中衣,挽起袖子,开始动手。

他不只是搬运,而是以一种极其高效的方式进行着。

第一步,分类。竹简归竹简,卷轴归卷轴,册页归册页。

第二步,初筛。根据材质、墨迹、形制,大致判断其年代。

第三步,识读与录入。

他的双手动得飞快,一卷卷竹简在他手中展开,他的视线扫过,上面的每一个字都烙印进脑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断亲后,我抱上了长公主的大长腿 养生美食 火阎王 于晨曦星辉处等你 我的大道在家乡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港片:跟我玩心眼?先搞你陈浩南 西游:孙悟空成我师侄,佛门震惊 玄武门对掏,我真没想当太孙 陈情重生甜甜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