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一一”三郎趴在船舷上,只觉得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难受至极。额头和胸前满是热汗,整个人仿佛断了线的风筝,浑身绵软无力,飘飘忽忽的,格外痛苦。
“好些了吗?”这时,二郎赶忙凑了过来,手中端看一杯浑浊的水,说道,“这是咱们从江户带过来的土混的水,喝下应该能好受些!”
“你说你,竟然还晕船!”
三郎强忍着不适,捏着鼻子,将那杯水一饮而尽,苦笑着说:“我又没坐过船,哪知道晕船这么难受啊?”
他趴在船上,眼睁睁看看自己的呕吐物在大海上漂浮,不过眨眼工夫,便被一群鱼儿争抢着吞吃殆尽。想起这几天吃的鱼,他顿时愈发反胃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船员走了过来,递上一块晒干的橙子皮,说道:“噢嗅这个,能舒服点儿!”
鼻子边传来淡淡的橘酸味,三郎这才稍微缓过劲儿来,满脸感激地说道:“多谢!”
二郎扶着三郎,来到甲板上坐下休息。虽说直射的阳光有些炽热,但比起闷热潮湿的船舱,这里已经好了很多。
此时的甲板上,早已坐满了人。兄弟二人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江户附近的单身汉,拖家带口的人甚少。他们个个身材矮小,皮肤黑,瘦得就象一根根排骨。
这几天在船上,许多人已经开始抱团。毕竟身处异国他乡,又在茫茫大海上的船上,不抱团实在难有安全感。
而他们兄弟二人,对此却毫无兴趣。他们唯一心心念念的,便是能娶妻生子,别无他求。
至于种地,他们长期在码头扛包,早已生疏,所以想着去魏国娶了老婆后,继续到码头扛包,起码不会饿肚子。
没过多久,船只停靠在了长崎港,开始补充水、粮食以及水果等物资。
众人不能下船,只能居高临下地望着繁忙的码头,看着一个个辛苦劳作的力夫,心里竟格外舒畅:往日他们自己扛包,今日却能在船上看着别人扛包。
这种角色的转变,让他们有一种别样的快感。
“你瞧那傻小子,扛一个包还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新来的!”
“哼,太瘦了,老子当年扛两包都不带喘气的!”
几个小时后,物资补给完毕。这时,一个身着单褂的唐人走上甲板。他留着短发,双自微眯,自光如电般扫视看众人。
所有人都被他这股气势所震镊,纷纷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低着头,不敢言语。
“诸位能登上这艘船,想必也是吃了大米饭的,从今日起,咱们就是自己人了,我也就不说那些客套话了!”
“从现在开始,诸位不再是日本人,而是魏国人,所以必须取新的姓氏和名字,然后进行登记造册。”
见众人反应平淡,他接着说道:“登记完,就有大米饭吃!”
“鸣呼一—”众人一听,立马精神振奋,欢呼起来。
二郎和三郎赶忙排队登记,可对于自己的新姓氏,他们却毫无头绪。虽说离开了日本,他们本可以假冒武士的姓氏,但取个汉姓,着实难倒了他们,毕竟他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好在负责登记的人早有准备,他直接翻开百家姓念叨起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
“轮到你们是张姓,既然你们是兄弟,那就叫张二、张三吧!”
说完,他又询问起二人的特长。
“我们不会种地,也不是工匠,只会在码头扛包。”
“哦,力夫!”男人点点头,在他们职业的表格下填上“力夫”二字。
而在那厚厚的登记本子上,“力夫”一栏的人数占据了七成,馀下的则是种地、搓澡、剃发、船匠学徒、竹编等各类职业。基本上都是在江户混不下去、看不到希望的人。
长崎停留了一天时间,从北方又驶来两艘船,运来的都是朝鲜人。船队的规模一下子扩大到了十二艘,人数也达到了三千来人。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略显无聊的学习时光。所有人都在努力学习汉话,尤其是在大米饭和肉食的诱惑下,大家学习动力十足。
经过一个月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古晋港。
这时,所有人被告知,每个人都有娶妻的机会,但需要出钱购买。十块钱就能娶一个老婆,这可比江户城便宜太多了。
“要是没钱呢?”二郎兄弟忍不住问道。
“南洋银行可以贷款给你们!”男人感慨地说,“年息五厘,跟白送差不多!”
精明的江户人立马算出了利息,一个个兴奋起来。相较于江户城的借贷情况,这信用贷确实如同白送一般。
二郎和三郎喜极而泣:“终于可以娶老婆了!”
解决了娶妻的问题后,官府紧接着又对大家的职业和生活安置做出了安排。种地的被安排到农场,有手艺的进了工厂,或是当了手工业学徒,不一而足。
“每人十块安置费!”公差继续说道,“这是魏王的恩典,此次是无息贷款,五年还清就行。”
众人按手印、签字后,十块钱安置费便到手了。
紧接着,兄弟二人租了房子,等了三五天,两个本地女子便被送了过来。女子模样普通,但确确实实是女人。
虽然每人背负着二十块的债务,但二人却丝毫没有忧虑。毕竟魏国的粮价还不到江户的一半,养活一家人并非难事。
“早就应该来魏国了!”兄弟二人抱着妻子,满脸都是喜悦。一时间,对魏王的感激之情充满了胸腔。
“朝鲜那边的移民也还算顺利,各地都巴不得流民少一些—”刘远山轻声汇报着,“日本这边更是顺利,已经创建了航线,每年预计可运送十万民众。”
“要一视同仁!”徐炜神色凝重,沉声吩咐道,“同时也要推进汉化,将他们打散,不要让他们聚居在一起。”
“臣已经在办了!”刘远山笑着道:“土女已经优先分给他们,让他们安家落户,如今都对魏国感恩戴德呢!”
迁移日本、朝鲜民众过来,不仅因为他们容易被汉化,也是因为他们在南洋属于少数派。
换而言之,其必须团结在汉人周边,才能保有果实,活得舒服。
谁都知道,偌大的魏国,实质上是在对土着的清剿、驱逐、压迫的基础上创建的。
可以预想,这样的民族压迫还会不断持续,南洋地域庞大,在大清移民不够用的情况下,这两国移民就是汉人群体的有益补充。
同时,打乱婆罗洲的族群结构,越是复杂多样了,就越不容易团结,日后独立的可能性就越低。
经济控制加之族群因素,徐炜感觉自己在预防婆罗洲独立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