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炜冷眼旁观,并未言语。此次关于赋税的变动,表面上是调整,实则就是加税,这一点众人都看得明白。
背后原因,一则是军费带来的压力,二则是中央希望获取更多权力,毕竟权力需要钱粮作为支撑。
诸如铁路修建、官道铺设、土地开垦等事务,都离不开大量资金投入。
在适当减少军费的同时,让中央财政更加充裕,改变以往军事优先的局面,说白了,就是打算通过多征税来改善民生。
像修桥补路、囤积储粮、兴办学校、发放官员俸禄等方面都需要资金支持。
曾柏听到周大通的话,只是一笑置之。
这时,哈恩站了出来,沉稳地说道:“适不适合,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可以先进行试点,徜若之后发现问题,更改起来也相对容易。”
周大通警了一眼神色淡定的魏王,又看了看几位在一旁默默支持的同僚,硬着头皮说道:“我只有一点,是绝对不认同的。”
“不妨说来听听!”哈恩的汉语愈发标准,他并未生气,语气平和地回应,
“遗产税这一条不合理!”周大通抬起头,此刻他感觉身后仿佛有千军万马,气势不凡:
“大家披荆斩棘来到南洋,又舍生忘死打下这份偌大的家业,就是为了传给子孙后代。要是征收遗产税,那岂不是白辛苦了一场?”
这番话,他说得理直气壮,毫无惧色,甚至目光灼灼地盯着曾柏。作为同乡和功臣,周大通对曾柏向来只有尊重,并无畏惧。
当自身切身利益受到触动时,他自然敢于“仗义执言”。
曾柏听闻,眼晴微微眯起,看了周大通一眼,随后目光又扫向一众尚书。众人虽不敢出声,但目光毫不躲闪。
显然,在遗产税这一问题上,大家达成了共识。
就在这时,徐炜突然开口说道:“这话倒有几分道理,遗产税涉及面太广,确实不太合理。毕竟大家的封邑和土地,都是历经生死拼来的,轻易拿走,难以服众!”
“既然如此!”徐炜站起身,目光扫视众人,无人敢与他对视,纷纷低下头。
“遗产税就不征了,但对于其他新税,你们要是再无理取闹,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陛下圣明一一”众人赶忙低头下拜。
接下来,便是纯粹的讨论环节。内阁草拟了四份新税,其中首当其冲的遗产税被废弃,剩馀的三份新税,经过一番讨论后得以通过。
首先是所得税,即对所赚取的钱财、利润征收百分之五的税。所得税分为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两种。
个人所得税方面,凡年收入超过一百银龙的,就需加征所得税;公司、工厂年收入达到一千银龙的,也要加征所得税。
其次是消费税,它包含了以往的杂税,但范围更为广泛,函盖烟草、咖啡、白糖、丝绸、茶叶、酒水等各类商品以及服务,都需额外征收百分之五的税。
最后是印花税。印花税不仅包括买卖房屋的契税,还针对各种法律文档、商业合同、票据等文书进行征收,税率同样为百分之五。
简单来讲,只要是涉及钱财往来的合同,都要收税。
‘还有房产税等税种,由于涉及因素众多,推行起来困难重重,比如评估房产价值存在难度,
贫富差距导致的公平问题,而且还有许多百姓身无分文,仅靠一间房屋安身立命。”曾柏沉声说道:
“所以,目前其他税种暂不宜征收,仅这新增的三项税,预计一年能为魏国带来数十万块银龙的收入。到了明年,甚至有望超过百方!”
“很好嘛!”徐炜点点头,“如今税率较低,也是为了让百姓们先适应一下,过上几年便可以考虑提高税率了。”
在徐炜看来,所得税和消费税潜力巨大。尤其是当下的魏国,每年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消费也日益增长,国家处于上升态势。
普通人虽也能赚到钱,但大部分财富还是向顶层聚集,必须通过税收来调节财富分配实际上,从一开始,徐炜就没打算征收遗产税。遗产税,从根本上来说,完全不符合传统东方的思维观念。
祖辈辛苦打拼下来的家产,朝廷平白无故从中收钱,这与直接抢钱并无太大差别。
或许有人提议可以阶段性征收遗产税,但在当下,这不过是个笑话。在勋贵和官僚掌权的魏国,让他们自己割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最终,这把刀只能伸向普通百姓。
“有了这几十万块银龙,学校便能扩大招生规模了!”曾柏轻抚胡须,感慨道,“还能抽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半岛,用于建设金边城。”
“税收增加了,征收效率也得提高!”徐炜站起身说道,“田税、承包税由地方负责征收,关税有海关管理,而消费税、所得税、印花税,涉及层面较深,需要专业人才。”
“您的意思是进行机构扩张?”
“没错!”徐炜点头,“多招募一些擅长算盘、精通数字的人,更重要的是,组建一支税兵队伍。”
“税兵?”曾柏一愣,“为何要动用武力?”
“没有火枪威镊,谁愿意主动割舍利益,接受调查呢?”徐炜微微一笑,“这部分人员可以从退伍军人以及民间招募,每个府安排五六十人即可,并且给他们配备枪支。”
“这人数都够去剿匪了!”曾柏笑着说道。
“财政部负责管理钱财,征税则需要另设衙门!”徐炜神色严肃,“该衙门直属内阁,就叫税务总局吧。”
曾柏听后一证,随即拱手道:“陛下圣明。”
心中暗自思,财政部被削权,陛下这是要对自己动手吗?
不对,这是因为财政部因为扩招,导致权力太大,不得不削权,另设部门。
而这个税务总局,却是关键,能够直接拿捏财政部。
位卑权重呀!
看来,必须要将此部掌控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