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读书人上台前,皆是信心满满。
真正得以登上二楼者,却仅仅不过三人,如此一算,却是酒楼掌柜大赚了一笔。
当第二轮酒杯摆上台时,酒楼掌柜宣布题目是“爱恨”。
在七夕题中,这个比“相逢”更容易,因为但凡关于七夕的诗词,多多少少都会与爱恨挂钩。
果不其然,这一轮题目足足有六个读书人上了二楼,比之前多了一倍。
看着那些读书人意气风发的登上楼梯,端坐在二楼居高临下的品酒赏景,阿朱忍不住偷偷将目光看向了赵煦。
“公子,你看他们的眼神……”
在少女心中,自然是圣人最高,哪里受得了那些书生居高临下洋洋自得的神色。
赵煦笑了笑,拈起一颗蜜饯塞进她嘴里,“看不了就别看。”
不是他脑袋里没存货,那些七夕节的名篇多少还是记得几首。
但毕竟不是文科生,储备不多,怎么能用在这么默默无名的地方?
至少也得在大庆殿上,文武百官面前展露才华。
对于这个以文治天下的北宋,皇帝的文采也是一个加分项。
赵煦没有动作,慕容复却看到了机会。
“此人一直以身份压我,令表妹冷淡我多日,今天分别之际,刚好用文采盖一盖他风头。”
慕容复不止武功博学,文采也不差,毕竟始终以复国为理念,只懂武功不懂文治怎么行?
而且他知道表妹相比于武功,其实更喜欢诗词。
或者说这个文治时代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
没有几个不曾幻想才子佳人;
没有几个不曾在闺房中偷偷写下藏着少女情怀的小诗。
王语嫣自然也不例外。
恰好此时,酒楼掌柜又摆上十杯酒,公布了这一轮主题“鹊桥”。
慕容复心中窃喜,这个题目刚好他有未曾公布的旧稿。
于是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时,他便以轻功率先跃至台前,一手端酒,一手背负身后,姿态潇洒从容。
假意踱步沉思,然后不经意间看向王语嫣,眼眸深情。
星槎夜泊,云裳暗解,万鹊衔枝成路。
金风未解玉璎络,空留得,秋痕几度。
珠帘半卷,冰绡难缀,十二阑干谁顾?
天孙若解世情长,应笑我、痴言如故。
“好好好!”
慕容复刚刚停下,风波恶立刻大声捧场起来,带头叫好。
包不同也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公子才华岂是一个好字了得?当用妙极!妙极了!”
虽然慕容复此人有诸多缺点,但他的样貌气质只要不与赵煦比较,的确算得上人中龙凤。
加之这一首中规中矩,但颇有深情的《鹊桥仙》,在四位家臣带头起哄下,竟然也引得酒楼此起彼伏的称赞。
酒店掌柜虽有些不情不愿,但碍于已经将规矩说明,不得不拱手道:“恭喜这位公子,暂得今日诗词魁首,请上三楼歇息!”
慕容复表情不骄不躁,对着王语嫣轻声道:“表妹,我们上楼去歇息吧?”
王语嫣俏脸通红,本来这几日心中郁气就已经消散许多,此时再被这样一篇深情表白,哪里还能继续斗气?
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跟在慕容复后面,登上楼梯。
包不同还故意对着赵煦抱拳道:“公子,一张桌子坐不下这么多人,暂且别过了。”
阿碧一脸懵的左看右看,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前些日发生的矛盾,大家都不愿意提,也就没人跟她说明。
就在她打算跟着上去时,阿朱气鼓鼓拉住她道:“不准去!”
阿碧瞪大眼,手足无措。
我们是慕容家的婢女,不跟着慕容公子,跟着谁?
阿朱却不与她解释,如果是座位不够,慕容公子大可以让自己和阿碧、阿大、阿三先生在楼下等着。
但他却故意不叫圣人,摆明了是在让圣人难堪。
在阿朱心里,让她委屈可以,但让圣人委屈就绝对不行。
她第一次感觉到,以前仰慕敬佩的慕容公子,竟然也是个小肚鸡肠的性格。
瞧着阿朱眼框里都开始泛起泪光,赵煦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小婢女的性格还真是令人怜惜,又想了想脑袋里的存货诗词。
好象的确有一首诗词快要“过期”了?
赵煦回头,对着赵三吩咐几句。
赵三立刻手脚麻利的去找了笔墨过来,在桌面铺开。
赵煦提笔,略微思索片刻,确认无误以后挥毫泼墨。
“好漂亮的字!”
意识到圣人要做什么时,阿朱就兴致冲冲的在旁边偷看,待看到圣人写下词牌名时,一双妙目就已经泛起亮光。
赵煦闻言一笑。
美术生啊!
字当然漂亮,而且还是用的未来宋徽宗成名的“瘦金体”。
终于让朕感觉美术生不是一无用处了!
至少当个文抄公,也比其他人有范。
“瘦金体”字迹瘦硬挺拔,运笔迅捷灵动,至瘦又不失丰润。
阿朱只是看得出漂亮,但在阿碧看来,这书法更不仅只是漂亮而已。
阿碧师承“琴癫“康广陵,不仅琴技了得,书法也是上佳。
在她看来,这书法似乎取法唐代薛曜的骨感用笔,兼融褚遂良、薛稷技法,并吸收黄庭坚结体笔势。
这种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的境界,已经堪称书法大家!
惊愕抬头,又忍不住继续仔细看后续。
随着赵煦一字字落下,阿碧一字字默念,神色渐渐入迷。
“这,这!这?”
待到赵煦放笔,阿碧再看赵煦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样。
赵煦揉了揉手腕,轻呼口气,“瘦金体”的名头看样子得挂在我头上了。
就当提前跟赵佶收点利息。
当时下定决心要去揍他,都因为高滔滔给的压力太大给忘了,下次回京补上。
弹了弹纸张,示意赵大将诗词拿去给酒楼掌柜,赵煦吩咐道:“让他不要声张,我们先上三楼再朗读这词。”
阿朱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有限,只觉得圣人的词很美,但具体什么水准也不知道,悄悄问阿碧:
“这首词,一定能上三楼吗?”
阿碧看着自家模样娇憨的姊妹,心里再次默念那首诗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阿碧幽幽一叹。
“何止是上三楼,这首词一出,百年内怕是无人能再写七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