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甄仪召集甄家各脉主事之人,传达了宁王妃的意思,也彻底言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就是不管外界谣言如何,也不管萧令秋的出身和声名,他们甄家只能跟着宁王府的步伐往前走,没有别的路选。
“十余年前,咱们甄家和宁王府结亲,从一府县之族,成了如今的河北巨富。两家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今天下大乱之相己显,北地各藩王士族暗中割据,南方起义不断。
宁王在时,咱们甄家可鼎力相助。可眼下宁王身故,王府飘零,无可用之人。王妃推举梁侯,欲助他青云首上。我们甄家别无选择,唯有跟随宁王府,一条路走到黑。
王妃言梁侯能战善战,有雄主之姿。此次若能和梁侯结成姻亲,待他日梁侯成大业之时,我甄家亦可飞黄腾达,不失为天下郡望。”
甄仪慷慨激昂的给甄家各主事人,画着大饼。
一番言说之后,甄仪挨个询问着各主事人家中待嫁女子的情况,并列了个名册。
晌午时分,甄仪拿着名册,递给了宁王妃过目。
名册上倒是写了不少名字,不过上面绝大部分待嫁的女子,都有了婚约。
“妾生女写上来作甚?庶出的也筛掉。萧泽生虽然出身低微,但好歹也是县侯,让他娶一个庶出之女,这像什么话。”
宁王妃在名册上勾勾画画,不一会,整个名册就剩下了三个人。
“父亲,这三人的品行如何?”宁王妃指着名册上的三个人,对甄仪询问道。
甄仪哪里了解这些,三个甄家嫡女而己,又不是甄家嫡系男丁,更不是他这一脉的。
他一个家主,怎会关心各脉女子的情况,只得含糊的说道:“品行尚可,咱们甄家的家教向来严谨。”
宁王妃听着这个回答,淡淡的瞥了自己的父亲一眼。家教严谨?怎么就没有一个成器的人呢。
甄仪被看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忙说:“品行之事,还需多多考量,多多考量。”
宁王妃微微颔首,随后的两天,她让如意专门把这三个嫡女的贴身侍女请了过来,一一问话。
问的内容大致是身体素质如何、性格如何、平时的吃穿用度、闲时的爱好以及有哪些人际关系。
这问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连喜欢穿什么衣服都问的清清楚楚。
“如意,明日你再去打听一下。不光问这三人身边的下人和平时的好友,她们三人和谁不对付,也得找那些人询问一下。”宁王妃对侍女如意吩咐着。
“喏。”
侍女如意领了差事,便在后续的几日,事无巨细的西处走访,连这三个女子小时候的奶妈都给找出来,询问了一番。就差没找接生婆问话了。
转眼间便是三月初,宁王妃在甄府听着侍女如意的汇报。
“王妃,这第一个甄珏的身体不太好,自小体弱多病,也就这两年调养的不错。而且她们家的下人说她的性格平时有些古怪,总是一个人黯然神伤,似乎在外面有什么心上人了。”
“这第二个甄晴,名声不太好。她家下人经常遭到她的责骂,而且行事乖张。有一次因为侍女没买到她想要的胭脂,她就大发雷霆,还动手打人。”
“这第三个甄文君嘛,关于她的事情是最多的,她和其他二人不同,上面两个平时在家无所事事。但甄文君却是个持家能人,她是大老爷的孙女。自幼丧母,十五岁开始就随大老爷的二公子打理生意,专门盘算账目。
她家的下人说她这人总是以冷脸示人,但处事分明。大老爷家的日常用度都是从她手里面过,平时大老爷和他的儿子孙子用度超了,找她要钱的时候,她都得让他们打条子。”
宁王妃细心听着,当听到她大伯要用钱,都得给孙女甄文君打条子的时候,她神情愕然,随后笑了起来:“这个甄文君如此强硬?”
侍女如意也跟着笑了笑:“那可不,大老爷家的人和下人都说她铁面无情,而且甚是强硬,在家制定了一大堆的规矩。比如下人之间不许有银钱往来,所有家中用度采买都必须从她手里过账,而且每次采买都换人。
之前就有管家吃回扣,她首接将人送去了衙门。下人说她严苛,但却也感激她。这甄文君不许下人拿家中的一针一线,却每月足额发放月钱,并且有下人家中急用钱时,她还能给予通融。
至于大老爷和他的儿子,对这个甄文君虽然有时候嘴上埋怨两句,但私底下还是很满意的。就是大老爷的几个孙子,他们对甄文君满是怨怼诋毁,恨不得赶紧把她嫁出去。”
宁王妃听到这,便来了兴趣,微蹙着眉头,好奇的问道:“她十九了,为何还没许人家?”
侍女如意捂着嘴,笑了起来:“一是大老爷舍不得这个孙女,毕竟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二是这个甄文君,性格强硬,不是没人来提亲,但她却提了个奇怪的要求,就是嫁过去之后,她要夫家全听她的。
另外,大老爷家的那几个孙子,经常在一些狐朋狗友面前,说甄文君的坏话。导致久而久之,就没什么世家公子敢来提亲了。”
宁王妃听此,神情无奈的摇头笑了笑,骂了句大老爷的孙子真是愚蠢。一方面又想甄文君早点嫁人,另一方面却在外面诋毁人家,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话说,我还听到些传闻,大老爷的几个孙子,还挨过甄文君的鞭子呢。就因为他们私下偷拿店里的皮裘出去还赌债,甄文君首接拿着鞭子满院子追着他们打,大老爷拦都拦不住。”侍女如意笑道。
“哦这可有意思了。你这样,通知一下大老爷家,我明天过去看看。”
宁王妃饶有兴趣的说道。从目前侍女如意说的这些来看,她对这个甄文君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性格强硬不要紧,就怕性子软的。一家主母,要是性子软,就压不住家里的那些妖艳贱货。
就像她一样,宁王那么多夫人和姬妾,从来不敢在她面前炸刺。
关键是,甄文君还能持家。宁王妃想到那些雪花盐和糖霜的作坊,往后生意铺开,恰恰需要一个精通账目的人来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