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星是被油锅里“滋滋”的声响闹醒的。窗外天刚亮透,晨雾比昨天薄了些,透过窗纱能看见妈妈站在灶台前,手里的长筷子夹着根面团,“哗啦”一下放进滚热的菜籽油里,面团瞬间鼓起来,金黄的油星子在锅底轻轻跳。
他趿着鞋跑出去时,案板上已经摆了半盘油条,冒着热气,裹着淡淡的碱香。“醒啦?”妈妈回头笑,筷子又夹起一根刚炸好的油条,在控油架上沥了沥,“刚炸好的,你先尝一根,阳阳应该快到了。”傅星捏起油条,指尖烫得轻轻颠了颠,咬下一口,外脆里软,咸香刚好,他含着油条含糊道:“比镇上早点铺的好吃!”
话音刚落,巷口就传来自行车铃的“叮铃”声,清脆得撞在晨雾里。傅星赶紧把剩下的半根油条塞进嘴里,擦了擦手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就看见陈阳推着自行车站在槐树下,车筐里除了昨天的铁皮盒,还多了个浅褐色的布包,布角绣着朵小小的梅花。
“早。”陈阳看见他,眼睛弯了弯,伸手把布包递过来,“我奶奶早上蒸的糖三角,说让你带着路上吃,甜口的。”傅星接过布包,触手温温的,能闻到里面的红糖香,他赶紧转身跑进屋里,拿了个油纸袋把案板上的油条装起来,塞给陈阳:“我妈炸的油条,你也带着,咸的配甜的正好。”
陈阳接过油纸袋,笑了笑,把它放进车筐里,又把保温桶拿出来——昨天傅星忘了把保温桶拿回家,他晚上洗干净,早上特意装了壶热水:“路上喝,免得渴。”傅星点点头,伸手要接,陈阳却直接把保温桶挂在他的车把上,指尖不经意蹭过他的手背,比昨天暖了点,傅星耳尖又热了,赶紧跨上自行车:“走吧,不然去晚了供销社人多。”
两人骑着车出了巷口,晨风吹在脸上,带着麦田的青气。路边的野草上还沾着露水,车轮压过田埂边的小路,偶尔溅起几滴水珠,落在裤脚,凉丝丝的。“昨天李师傅说,明天试播要早点去,得赶在太阳上来之前把种子卸好。”陈阳骑在他旁边,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螺丝要是不够,咱们今天多买两包。”傅星“嗯”了一声,转头看他,晨光落在陈阳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金,他忽然想起昨天陈阳递词典时的样子,心里软了软。
到镇上时,街面上已经热闹起来。路边的小摊支了不少,卖豆浆的推着铁皮车,“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从巷子里传出来,供销社的玻璃门敞开着,里面站着几个挑布的妇人。陈阳把自行车停在供销社门口的老槐树下,锁好车:“先买笔记本,再去五金店。”傅星点点头,跟着他走进供销社。
供销社里的柜台是玻璃的,擦得锃亮,里面摆着各种文具,铅笔、橡皮、笔记本整齐地排着。售货员是个四十多岁的阿姨,看见他们,笑着问:“阳阳、星子,来买东西啊?”陈阳点点头:“阿姨,我们看看笔记本。”
傅星凑到柜台前,眼睛扫过一排笔记本。大多是蓝色封面的硬壳本,上面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红字,只有最里面放着几本软皮本,封面是淡绿色的,印着小小的星星图案。他指尖在玻璃上轻轻碰了碰,有点犹豫——软皮本比硬壳本贵一毛钱,他昨天跟妈妈说买硬壳本就好。
“喜欢这个?”陈阳忽然凑过来,声音压得低了点,指了指那本星星软皮本,“这个纸厚,写起来不洇墨,你上次写作业,纸薄得透墨,字都晕开了。”傅星愣了愣,他没想到陈阳还记得这个,脸颊有点热,小声说:“可是这个贵……”
“没事,”陈阳转头对售货员阿姨说,“阿姨,我们要这本绿色的软皮本,再要一支钢笔,黑色的。”售货员阿姨笑着拿出笔记本和钢笔,放在柜台上:“一共一块二,阳阳你跟星子一起,又是帮你爷爷修机器?”陈阳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钱递过去,傅星赶紧也掏钱,却被陈阳按住手:“我请你,就当谢你昨天给我的创可贴。”傅星手顿了顿,看着陈阳的侧脸,没再坚持,只是把笔记本小心地放进自己的布兜里,指尖碰到封面的星星,暖暖的。
出了供销社,两人往五金店走。五金店在街尾,门口堆着些铁丝和水管,老板是个高个子的叔叔,跟陈阳爷爷以前是同事。“哟,阳阳来了!”老板看见他们,放下手里的扳手,“来买螺丝?”陈阳点点头:“王叔叔,要播种机用的小螺丝,二十个,再要一把新的螺丝刀,之前的那把有点钝了。”
王叔叔转身从货架上拿了包螺丝,又找了把新的螺丝刀,递过来:“你爷爷以前修机器,就爱用这种螺丝刀,说握着手感好。”陈阳接过螺丝刀,握在手里试了试,笑了笑:“是挺舒服的。”傅星凑过去看,螺丝刀的木柄磨得很光滑,上面刻着个小小的“陈”字,应该是陈阳爷爷以前刻的。
“你们俩现在天天一起修机器,跟你爷爷和星子爸以前一样。”王叔叔靠在柜台上,笑着说,“以前你爷爷跟星子爸,也是天天一起去厂里,回来还一起在巷口下棋,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傅星听着,心里有点热,他爸爸走得早,妈妈很少跟他说爸爸以前的事,没想到陈阳爷爷和他爸爸以前这么要好。陈阳也愣了愣,然后笑了:“我们现在修的播种机,还是我爷爷以前画的图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买完螺蛳,已经快中午了。街边的早点铺还在营业,傅星拿出妈妈做的油条,递给陈阳一根:“吃点吧,不然下午回去该饿了。”陈阳接过油条,咬了一口,点点头:“阿姨的手艺真好,比我奶奶炸的酥。”他又拿出奶奶做的糖三角,掰了一半给傅星:“你尝尝这个,红糖馅的,不烫了。”
傅星接过糖三角,咬下一口,红糖的甜混着面香,暖得胃里舒服。两人坐在五金店门口的石阶上,一边吃一边聊。“下午去书店看看吧?”陈阳忽然说,“我上次听李师傅说,有本讲播种机保养的书,说不定有用。”傅星点点头:“好啊,我还想看看有没有讲成语的书,上次那本词典,好多成语我还没看懂。”陈阳笑了笑:“那正好,一起找。”
吃完东西,两人推着自行车往书店走。刚走到街角,傅星的自行车突然“咔啦”响了一声,骑不动了。他下车一看,自行车链掉了,垂在车轮旁边,沾了点泥。“我来修。”陈阳赶紧放下自己的车,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车链捡起来,“你帮我扶着车座,别让车倒了。”
傅星赶紧扶住车座,看着陈阳修自行车链。陈阳的手指很灵活,一点点把车链往齿轮上扣,指尖沾了点泥和油,他却没在意,专注地调整着。傅星看着他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虎口处的创可贴有点歪了,应该是早上骑车时蹭到的。
“好了。”陈阳站起身,试着转了转车轮,车链顺畅地转起来。他刚想擦手,傅星赶紧从布兜里掏出纸巾,递过去:“擦擦吧,手上有油。”陈阳接过纸巾,低头擦手,指尖不小心碰到傅星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陈阳赶紧移开手,擦完手把纸巾扔进旁边的垃圾桶:“谢谢,不然等下翻书该弄脏了。”傅星摇摇头:“不用谢,上次你也帮我修过车。”
书店在镇中心,不大,只有两排书架,上面摆满了书。老板是个戴眼镜的老爷爷,正在整理书架。“小朋友,找什么书?”老爷爷看见他们,笑着问。陈阳赶紧说:“爷爷,我们找讲播种机保养的书,还有讲成语的书。”
老爷爷点点头,领着他们走到最里面的书架前,拿出两本书:“这本《农业机械保养手册》,里面有播种机的部分,还有这本《成语故事大全》,带插图的,小朋友看得懂。”傅星接过《成语故事大全》,翻开一看,里面的成语都有解释和插图,比如“相辅相成”旁边,画着两个齿轮,跟陈阳的注解一模一样,他忍不住笑了。陈阳也拿起那本保养手册,翻了几页,对傅星说:“这本有用,明天试播完,咱们一起看。”
买完书,两人刚要走,就看见李师傅的儿子李建军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阳阳、星子,你们也在这儿?”李建军看见他们,笑着说,“正好,我妈让我给我爸带点感冒药,你们回去的时候帮我捎过去吧,我下午要去县里,赶不回去。”傅星赶紧接过布包:“没问题,我们回去就给李师傅。”
返程的时候,天有点阴,风比早上大了点。陈阳让傅星骑在里面,自己骑在外面,挡住点风。“明天试播,要是顺利,过几天就能帮村里的人播种了。”陈阳骑在他旁边,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到时候咱们早点起,争取一天多播几亩地。”傅星点点头:“好啊,我妈说,要是播种顺利,她给咱们做红烧肉。”陈阳笑了笑:“那我可得好好干,争取早点吃上红烧肉。”
快到村口时,路边的麦田里有人在除草,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阳阳、星子,从镇上回来啦?”陈阳点点头,笑着回应。傅星看着身边的陈阳,他跟人打招呼时,嘴角弯着,很温和,像春天的风。他忽然想起早上陈阳帮他修自行车链的样子,想起他选笔记本时的细心,心里像装了块暖糖,慢慢化开来。
回到巷口,两人停下车。傅星刚想把笔记本和书放进屋里,陈阳忽然叫住他:“傅星。”傅星回头,陈阳从车筐里拿出那个铁皮盒,递过来:“你把螺丝放进铁盒里吧,免得丢了,这个铁盒密封性好,不会受潮。”傅星接过铁皮盒,打开一看,里面的软布还在,他小心地把螺丝倒进去,刚想盖盖子,却看见软布下面有个小小的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几行字,是陈阳爷爷的笔迹,写的是播种机零件的型号和保养的小技巧。
“这是……”傅星拿起纸条,抬头看陈阳。陈阳愣了愣,然后笑了:“我爷爷以前记的,我都忘了还有这个。”傅星小心地把纸条折好,放进自己的布兜里:“这个很有用,明天给李师傅看看,说不定能用上。”陈阳点点头:“好,你收着吧,我怕我放着会弄丢。”
傅星把铁皮盒抱在怀里,又想起早上陈阳给的糖三角,赶紧说:“明天早上我早点起,把油条装保温桶里,咱们路上吃。”陈阳笑了笑:“好,我明天早点来叫你,争取早点去地里。”
回到家,傅星把笔记本和《成语故事大全》放在窗台上,挨着那本蓝色的词典,摆得整整齐齐。妈妈看见他回来,赶紧问:“买着笔记本了吗?阳阳呢?没跟你一起进来坐坐?”傅星摇摇头:“他回去了,说明天早点来叫我。”他把陈阳爷爷的纸条递给妈妈看,“妈,你看,这是陈爷爷记的零件型号,明天给李师傅,说不定有用。”
妈妈接过纸条,看了看,笑着说:“你陈爷爷以前就是细心,什么都记下来。阳阳这孩子,跟他爷爷一样,对你也上心。”傅星听着,脸颊有点热,赶紧转身去收拾螺丝,把螺丝小心地放进铁皮盒里,盖好盖子,放在窗台上。
晚上吃饭时,傅星跟妈妈说了明天试播的事,还说了陈阳帮他修自行车链、买笔记本的事。妈妈笑着说:“阳阳这孩子心细,你以后跟他一起,多学着点,别总是毛手毛脚的。”傅星点点头,扒了口饭,心里想着明天的事,想着和陈阳一起去地里试播,想着一起看保养手册,嘴角忍不住弯起来。
睡前,傅星坐在窗边,打开新买的软皮笔记本。第一页是淡绿色的,印着小小的星星,他拿起陈阳买的钢笔,在上面写下“傅星”两个字,钢笔出水很顺畅,字写得比平时好看。他又翻到第二页,抄下了“相辅相成”这个成语,旁边画了两个小小的齿轮,像书里的插图一样。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放在枕头边。窗外的风轻轻吹着,带着麦田的青气,还有陈阳身上淡淡的皂角香,仿佛就在身边。傅星躺在床上,想着明天早上的油条,想着播种机转动的样子,想着陈阳的笑容,心里很踏实。
这样的日子,像手里的软皮笔记本,纸页干净又温暖;像陈阳爷爷的纸条,藏着小小的心意;像并肩骑过的镇路,每一步都带着默契。九零的风里,他们的影子挨得很近,慢慢朝着明天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