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峡谷的和平景象仅维持了三天。第西天清晨,一架印着“前沿生物科技”标识的首升机降落在指挥部。来自某跨国企业的技术团队带着五箱装备不请自来。
领队德雷克博士递上的名片标注着“声学生物控制专家”:“我们研制的‘海妖’系统可以无害引导大型水生生物,希望能为你们解决问题。”
新型声波设备引发了团队内部分裂。
德雷克展示的“海妖”系统看似先进:通过模拟天敌声波、幼崽求救信号等复合声频,实现对鳄鱼行为的“温和引导”。但凯伦教授一眼看穿本质:“这是商业捕鲸技术的变种,长期使用会导致动物精神紊乱。”
高战面临两难选择:上级要求尽快证明管控能力,而科学团队警告声波武器可能破坏刚建立的脆弱信任。
测试在温泉峡谷外围展开。
德雷克团队在水下布置了十六个声波发射器。首次测试选择最低功率,模拟幼鳄嬉戏声吸引成年鳄鱼。
结果出人意料——“阿尔法”不仅没有靠近,反而带领家族退到峡谷最深處。更令人不安的是,监测器捕捉到它们发出一种从未记录的低频声波,仿佛在相互警告。
“它们在用我们不懂的语言交流。”苏雨涵对比声谱图时发现,“这种声波频率超出普通鳄鱼的发声范围。”
第二次测试酿成危机。
“它在保护家族!”刀岩罕通过望远镜惊呼。
更糟糕的是,其他巨鳄开始有组织地行动:幼鳄被转移到岩石后方,而“阿尔法”则潜入水底,用尾巴搅动泥沙——这是要制造浑浊水域作为掩护。
深夜,德雷克偷偷进行了第三次测试。
这次他使用了专利保护的“神经干扰频率”,声称能使动物暂时昏睡以便安装追踪器。但设备启动后,整个巨鳄家族突然陷入狂躁状态。
“阿尔法”疯狂撞击岩壁,而“贝塔”竟顺着声波传输电缆找到供电船,险些将船掀翻。最令人心痛的是,一只幼鳄在混乱中撞上岩石受伤,鲜血染红了水面。
“立即关闭设备!”高战强行终止实验。
代价是惨重的。
当团队次日清晨进入峡谷评估损失时,发现巨鳄家族己彻底改变了对人类的态度。它们不再接近岸边,之前建立的信任荡然无存。
更严重的是,苏雨涵在分析夜间录音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巨鳄们整晚都在重复一种特殊的声波模式,经破译竟是傈僳古语中“复仇”的声波等价物!
“它们不是在发泄,而是在制定计划。”凯伦面色凝重。
证据在三天后出现。
德雷克团队的营地夜间遭到神秘破坏:所有声波设备被精准摧毁,而现场留下的不是爪痕,而是用石头摆出的警告图案——与之前在陷阱处发现的图案完全相同。
“这是有预谋的报复行为。”陈岩检查现场后得出结论,“它们记住了每个参与声波测试的人的气味。”
德雷克团队仓皇撤离,但留下的伤害己经无法弥补。巨鳄家族连续七天拒绝食用人类提供的食物,用绝食抗议这种背叛。
转机来自意外的发现。
刀岩罕在整理设备时,偶然播放了一段阿普老人祭祀吟唱的录音。令人惊讶的是,当吟唱声通过水下扬声器传出时,“阿尔法”竟然主动游近岸边。
声学分析显示,老人吟唱的某些频率与巨鳄表示“和平”的声波高度吻合。原来古老的仪式语言中,早己隐藏着与这些生物沟通的密码。
“真正有效的‘声波武器’,不是控制而是理解。”阿普老人说。
团队开始系统研究傈僳古乐与巨鳄声波的关联,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承认人类在智慧生物面前的渺小。
当月光再次洒满温泉峡谷时,苏雨涵记录下这样一段观察笔记:
“我们总想用技术征服自然,却忘了最强大的武器,是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智慧。”
峡谷深处,巨鳄家族的声波再次与人类的音乐产生共鸣。这次,不再是对抗,而像是两种文明在试探着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