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出家人不打诳语”
这番话如同惊雷,让二圣心头剧震——接引道人下意识地攥紧念珠,神识却悄然与准提圣人相连,开启了只有二人能感知的秘密交流。
“师弟,你观那孩童做水净化实验时,眼中可有贪嗔痴?我观之,唯有“求知欲”——此乃众生本具的“灵明”,与佛经中“众生皆有佛性”的教义,岂非同源?”
“师兄所言极是。可我先前总以为,科技是‘向外求’,佛法是‘向内求’,二者相悖。今日见他以科技解众生饥寒,以佛法守众生本心,才知‘内外本无别’——若连肉身都难以存续,何谈‘明心见性’?”
“《法华经》云‘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科技便是凡俗的‘方便法门’:以机械代人力,解众生劳作之苦;以知识启蒙昧,破众生无明之障。这与我们‘以佛经渡化烦恼’,本质都是‘拔苦与乐’,何来异端之说?”
‘我曾见凡间有高僧用‘天文望远镜’观星,说‘星河浩瀚,恰如佛说三千大千世界’;用‘显微镜’观微生物,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原来科技非但不碍佛法,反倒能为佛法作‘印证’,让抽象的教义,变成众生可见可感的实相。”
“你再思,我们执着于‘拢断修行典籍’,究竟是‘护持佛法’,还是‘执着于权威’?若佛法真能渡人,即便凡人靠科技觉醒灵根,也会主动探寻‘为何修行’‘如何不执着于力量’——这恰是佛经能解答的问题。反之,若只能靠‘断绝他路’让人皈依,那皈依的不是佛法,而是‘恐惧’,是‘依赖’,与魔道的‘控制’又有何异?”
“更重要的是,‘渡化’从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指引”。你看那妖盟的众生,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活得有尊严,这便是‘自力更生’的佛性体现;他们愿意读佛经,是因为佛经能解他们的烦恼,而非因为‘不得不信’更不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这才是‘众生与佛平等’的真义——我们不是‘救世主’,只是‘摆渡人’。”
二人神识交流间,虚空中的佛光竟变得柔和通透,不再有之前的紧绷与戾气。
闻瑞的目光一直在二圣身上,明显察觉出他们的佛光气息变化,连忙趁热打铁,语气多了几分务实与恳切:“今日我不想谈太多约束,也不想提额外要求,只一个提议——双方罢兵。灵山与各地寺庙被毁,是战争所致,非我本意针对西方教传承。若你们同意休战,我明日便可派出专业工程队,携带纳米重建技术前往灵山——此技术能快速修复建筑,还原地势原貌,不出半月,灵山便可恢复如初。”
似乎是为了推销一般,闻瑞还切换了平板画面,展示出金碧辉煌的娲皇宫:“女娲娘娘的娲皇宫翻修项目,就是不才在下承包的,我可以保证重建的灵山,绝不会比娲皇宫逊色。”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你我双方未来如何相处,科技与佛法是否能合作,这些都不急。先止戈,让众生免于战火,让西方教能安心传法,待局势稳定后,我们再坐下来细细商议——这样,总比继续打下去,让阐教坐收渔利,让三界众生受苦要好。”
平板的弹幕也瞬间沸腾,满是对和平的期待:“造化天尊太有诚意了!”“不愧是值得我们全心全意信奉的导师啊,太有格局了!”“赶紧罢兵吧!灵山重建了大家都好!”“早就该这样了,打下去有什么意思?”
这个提议,没有丝毫逼迫,只有务实的和平与重建承诺,让二圣彻底放下了对“条件压制”的担忧。
接引道人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释然的神色,指尖的念珠不再紧绷,语气平和:“你的提议,我应下了。即日起,西方教全面罢兵,不再参与任何针对凡俗科技的行动”
闻瑞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他虽警剔二圣,却也没想到对方会在全网目光下公然背弃承诺。
可就在他刚要开口回应时,接引道人与准提圣人突然对视一眼,两道金色佛光瞬间暴涨,冲破会议室的屋顶,直上云宵!
“不好!”
闻瑞心头一凛,刚想激活随身的概率逆转器防御,却见二圣同时大手结印,口中默念晦涩的佛号:“三千世界,唯心所现!坛城之内,唯我独尊!”
虚空剧烈扭曲,无数金色梵文从二圣周身涌出,交织成一座巨大的“识海坛城”——坛城之内,佛塔林立,经文流转,却无半分祥和,反而透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一股无形的力量死死锁住闻瑞,将他从会议室中硬生生剥离,周围的景象飞速变换,眨眼间,他已身处坛城中央,而二圣则立于两侧佛塔之巅,周身佛光不再柔和,满是凛冽的杀意。
外界的直播画面瞬间中断,只留下一片漆黑,三界众生的欢呼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慌乱与质疑。
而坛城之内,接引道人的声音冰冷如铁,彻底没了之前的通透:“闻瑞,你真以为三言两语,便能让我等纳头便拜,与你把手言欢?”
闻瑞心都凉了,终日射雁,今日却被雁啄了眼,狡猾如他都万万没想到,这两位世间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出家人竟然公然在三界众生面前打了诳语。
准提圣人挥动七宝妙树,坛城四周升起金色光墙,将所有退路封死:“你描绘的合作愿景再好,也不过是画饼罢了,吾等岂会被你蒙骗?”
接引道人的声音也褪去了所有伪装,只剩对教义终极目标的执着,不见半分私怨:“闻瑞,你以为我们应下提议,是被你的诚意打动?你错了——我们顾虑的,从不是恩怨,而是佛门的未来。”
“你描绘的合作愿景,看似平和,实则是断了佛门大兴之路。”
“若按你所说,科技主导凡俗生计,佛法仅作‘精神指引’,佛门最多只能‘延续’却再也没有主导三界的机会,永远无法实现‘地上佛国’的愿景——那是我西方教自创立以来,追寻的终极目标,是让三界众生皆以佛法为根,以慈悲为念,构建无纷争、无苦难的净土。”
(本章完)